专栏名称: 就就TALK
就就,90后新媒体创业者、国家理财规划师、精致生活主义者。在银行工作4年后辞掉稳定工作,从小镇回到广州创业。时刻精进、热爱生活,分享职场干货、理财经验、成长故事。
51好读  ›  专栏  ›  就就TALK

“我,月薪3000,每个月给家里寄1500”

就就TALK  · 公众号  ·  · 2019-11-18 11:0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一起在职场中精进、成长~

你每个月会给家里生活费吗?
我认识一个毕业一年,在一家社区幼儿园当幼师的朋友,每个月扣完五险一金只剩 2000 多,交完房租就只剩 1000 了。
就这样,她每个月还得给家里生活费。
到底怎样交生活费才是最符合自己的情况?
——就就

作者 | 小春姐
来源 | 进击的小春姐(ID:jinjidexiaochunjie)

01

表妹刚出来工作,一个月只有 3 千,上周去了叔叔家一趟。


叔叔问她工资多少, 有没有给家里人生活费 。她尴尬地笑了笑,说实在太低没有给。
叔叔不高兴了,说:“不管钱多钱少,出来工作,就一定要给生活费!”
表妹笑笑不说话,心里却想:
一个月 3000 怎么吃?扣掉有的没的到手 2000 不到,扣掉房租 800,车费 200,我只剩下 1400 了呀,我吃水果都心疼钱!
一般情况下,家人都理解刚出来年轻人的不易,甚至还会想着补贴一点。
在双亲有稳定收入的前提下,硬让入不敷出的年轻人给生活费,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02

当然,也有比较优秀的年轻人,刚出来就有 8 千以上的工资。那是不是说收入越高,就一定要给得越多呢?其实也不一定。

师妹雯雯也是刚毕业,试用期 6 千,转正 8 千,每个月给家里转 4 千做生活费。

我先给她点了个赞,随后问:那你剩下那 4 千块每个月能剩多少呢?

她瞪大眼睛,说:没有剩了呀。

除却日常花销,平时也就周末和舍友去搓一顿,吃点烤鱼火锅什么的,总不能一直紧巴巴过日子吧。 同事约一起喝下午茶,正常的交际该有吧。

出来工作该有点职场女性的样子,买个 MAC 的唇膏、雅诗兰黛的粉底液,真的只是基本操作。

加班加点,负能量爆棚时买点甜品下下火,释放压力难道不应该吗?

对了,还有换房子这个大头,押二付一,每次都是劳民伤财。她想,她怎么可能有剩呢?

我接着问:那你那 4 千块的生活费家人都会花了吗?还是会给你存一部分?毕竟你将来也要买房?

她自信地笑了笑,说:将来我的收入一定会上升,我希望靠自己的能力买房。不过,我猜我爸妈还是会偷偷给我存一部分。

首先,雯雯给家里生活费这件事是值得支持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她并没有给自己留下一定资金来做周转。

像她家人还会给她存点钱,但万一她家人是「挥霍成性」的类型,双方都遇到紧急的事,那该怎么办?

有能力给家人更多,是好事,但是也不要忘了给自己预留一点钱,做周转或是自我投资都是好的。


03

说到底,出来社会后, 给不给生活费,给多少生活费,要看自己个人的情况,也要看家庭情况。

家里确实需要这笔钱且自己负担得起,那么你的确可以去承担这份责任。

家里需要这笔钱而自己负担不起,如果周围还有人好吃懒做充当吸血鬼,你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就可以,其余的,能拒绝拒绝。不要成为下一个樊胜美,被拖进金钱的深渊,失去钱财的同时也得不到体谅,什么都没有。

家里不需要这笔钱且自己暂时负担不起,你完全可以给父母送礼物或是请他们吃一顿饭代替,重要的是心意。

如果家人确实介意的话,应该告诉家人你的难处,告诉他们你也需要钱去投资自己,这样收入才能更好地增长,将来才可以更好地奉养他们。

最根本的,是要知道这笔钱在不同人的手上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知乎上网友的反应非常有趣。

有的知道钱在自己手上就一定会花出去,给自己留了足够的生活费后就赶紧上交,让父母顺便帮忙存一部分。

有的深知自己父母「挥霍成性」,钱在他们手上只有花出去的份,于是在交了该交的生活费后,其他的便存起来或是进行第二次的投资,早早为将来做打算。

有的日进斗金,知道父母喜爱玩乐却也有度,每月也会上交不少生活费,图个开开心心。

你看,同样是一笔钱,在不同人的手上会有不同的结局。

想想你的钱在你的手上会流向哪里,在别人手上会流向哪里,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就会知道该如何妥善处理。


04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知道钱在不同人手上的结局,我也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但是没有办法,太多外部因素(自制力、家庭、环境等)影响着我的决定。
你有没有听过心理学上一个叫 自我决定理论 的理论?

它认为,人有一个最基本的心理需求,那就是自主性的需求,即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有选择和决定权。 如果我们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受到外界压力不得不做某件事情,我们就会缺乏内在动机,很难从中获得快乐。
就像小时候,不想学习时被逼迫着学习,不仅不快乐,而且效率也低。同样地,在交生活费方面,如果是迫于外界压力而做的话,我们也会很抗拒。
如果是按我们自身接受的方式去交生活费的话,情况便会截然不同。
外界我们不能轻易影响,但是我们还不能影响自己吗? 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方面,增加内在动机。
想想怎样交生活费才是自己最想要的情况,不断想象实现时的情景,增强自身的渴望。
同时,认真思考,不同选择会带来的不同结果,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又应该如何规划,增强实现的可能。
不要被定时的烦恼所蒙蔽双眼,跳出来想想如何摆脱困境,相信你会得到一个更满意的答案。
共勉。

——END——


本文作者:小春姐,50万人关注的生涯规划师,曾任职上市公司,10亿美元估值互联网公司前高管,新晋创业者,马拉松边缘选手。


你每个月会给家里生活费吗?给多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