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业洞察
协同16年历史,260万粉丝的“销售与管理”全媒体平台。聚合全球一流商业趋势观察家,以犀利的商业嗅觉,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马靖昊说会计  ·  一个家其实就是一套财报 ·  昨天  
python自留地  ·  1个月存100元,1年1200元,大约83年 ... ·  昨天  
佰赞咨询  ·  华为财务如何工作 ·  2 天前  
佰赞咨询  ·  华为财务如何工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商业洞察

狂飙的中国金王,每月净赚20亿

商业洞察  · 公众号  ·  · 2024-06-09 17:27

正文




作者:任娅斐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

中国有两座著名的紫金山,一座位于南京,一座位于福建龙岩。

南京紫金山又称钟山、神烈山,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相较之下,位于龙岩市上杭县的紫金山,就不被公众所熟知了。

但就在这座紫金山上,诞生了一家中国最“多金”的上市公司——紫金矿业。

受益于黄金价格飙升,2023年以来,黄金类上市公司股票持续上涨,成为A股市场表现最亮眼的一大板块。万得数据显示,2023年初至2024年5月20日,黄金生产类公司中,四川黄金股价涨近两倍,紫金矿业、银泰黄金、中金黄金、山东黄金、晓程科技股价涨超六成。而紫金矿业作为国内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2023年紫金矿业归母净利润为211亿元,同比增长5.38%。今年一季度净利润近63亿元,相当于每月净赚20个亿。截至6月6日收盘,紫金矿业A股市值突破4600亿元。

在30年前,紫金矿业还是一家负债累累的县级企业。在过去的30年间,紫金矿业在海外相继发起超过500亿元并购,在全球疯狂“扫货”。截至2023年底,紫金矿业已经是中国最大的铜、锌、金(上市企业)生产商,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矿王”。

矿业具有极强的周期性,但自2000年以来,紫金矿业从未有过亏损。2005年,紫金矿业营收仅为30亿元,到2023年已经膨胀至29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从同期的7亿元增长至211亿元,增幅超过30倍。

相比之下,嘉能可、巴里克、力拓等全球矿企都曾有过巨亏经历。以“矿业史上最可怕的熊市”2015年为例,那一年,嘉能可亏损近50亿美元,巴里克亏损31亿美元,力拓亏损超17亿美元,紫金矿业则赚了近17亿元。

作为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到底是如何指挥紫金矿业这艘巨船,穿越险滩暗礁?紫金矿业的资本扩张之路上,陈景河到底赌对了什么?

01

狂飙的“中国金王”

作为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紫金矿业在业内一直都有“矿茅”的称号。
财报显示,2023年,紫金矿业矿产金产量为68吨,占中国矿产金产量的23%。同期,公司金储量、金资源量分别为1148吨、2998吨,权益储量占中国储量的37%。
截至2023年年底,紫金矿业在海内外拥有金矿超过15处,黄金资源量及产能位居主要上市矿企中国及亚洲第一,全球前十。
去年,黄金价格一路飙升。手持全球优质金矿产资源的紫金矿业,受益颇多。此前,东亚前海证券基于2021年金价和紫金矿业的生产成本测算,黄金价格每上涨1%,紫金矿业的黄金毛利润将增加2.03%。
财报显示,2023年紫金矿业营业收入2934亿元,同比增长8.54%;归母净利润为211亿元,同比增长5.38%。今年一季度,紫金矿业实现净利润近63亿元。其中,得益于金价上涨,去年紫金矿业矿产金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超20%,该产品收入增速位居公司当期产品收入增速第二位,是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陈景河在2023年报中表示,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和货币泛滥,黄金是金融安全的“压舱石”,黄金保值属性更加凸显。
回顾紫金矿业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通过技术创新,把贫瘠的紫金山“点石成金”,完成初始资本积累;其次,紧跟国家战略,走出福建,面向全国发展;最后,通过海外收并购,扩张全球商业版图。
这期间,陈景河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
1982年,作为中国高考恢复后的首批大学生之一,陈景河从福州大学地质专业毕业,加入闽西地质大队,在紫金山驻扎、勘探。1992年,紫金山完成初步勘探,进入实验性开采,但发现黄金储量仅有5.43吨,矿石品位不到1克,基本等同于一堆废石。(矿石品位,指每吨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以金矿为例,矿石品位≥10克/吨,便是富矿;矿石品位≥3克/吨,可开采盈利;1克/吨≤矿石品位< 3克/吨,无开采价值;矿石品位< 1克/吨,可称废石。)
当年,国家有关部门便将紫金山定性为“鸡肋矿”,下放给上杭县地方政府开发,由上杭县矿产公司接管开采工作。不甘心十年勘探成果付之东流,同年9月,陈景河选择辞职,主动出任上杭县矿产公司总经理。
第二年,上杭县矿产公司开始开发紫金山,公司更名为“上杭县紫金矿业总公司”。由于紫金山金矿品位低,如果采用传统方法开采,一期工程建设预计需投资2900万元。这对当时年利润只有3万多元的紫金矿业来说是天文数字,但如果放弃开采,就面临破产倒闭。
陈景河决定突破常规,将只在北方干旱、平坦地区采用的堆浸技术,引入多雨的紫金山区,仅用700多万元就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成为中国南方堆浸提金第一人。1993年至2000年,陈景河对堆浸技术进行多次改造升级,通过一系列手段压缩开发成本,紫金山由此一跃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金矿之一。
2000年,紫金矿业完成股份制改造,设立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此后发展顺风顺水,并相继在港股和A股上市,开始走出福建,面向全国。
02
逆势买矿捕手
对矿企而言,想要做大做强,站上世界舞台,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买矿山。陈景河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论:反周期买矿。
矿业具有极强的周期性,价格受供需、经济环境等影响波动较大。但周期性的特点又能让头部企业在行业低迷期通过低价收购,逆势扩张。
2002年,黄金价格走低,很多中小矿企经营遇阻,紫金矿业通过低价收购,将贵州水银洞金矿、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吉林珲春金铜矿、西玉龙铜矿等全部收入囊中,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5家金矿企业之一。2008年金融危机后,紫金矿业再次逆势扩张,斥资33.68亿元收购澳大利亚上市矿企Indophil,后因当地政府阻挠终止。之后又买下加拿大矿业公司Continental Gold。2012年,黄金价格再度走低,紫金矿业趁此收购了澳大利亚矿企诺顿金田,成为控股股东。
2015年,紫金矿业收购步伐加速。这一年国际铜价、金价暴跌,进入行业低谷,陈景河借此大举抄底,陆续收购了澳大利亚凤凰黄金公司、巴里克(新几内亚)公司、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如今,卡库拉已跻身世界第四大铜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品位、未开发的铜矿,也是紫金矿业2021年后增长的主力之一。
Choice数据显示,2009年至2021年期间,紫金矿业几乎每年进行数起并购交易。其中,2015年和2020年是收购高峰,交易金额分别约49亿元、121亿元。2022年,是紫金矿业的并购大年,据统计,年内紫金矿业累计完成并购10起,累计金额超过300亿元。
经过多年矿产并购后,紫金矿业矿产储量倍增。2023年,紫金矿业铜、金、锌产量分别位居全球第五、第八和第四。
03
陈景河的多面人生
作为商人,陈景河身上拥有福建人根植于血液中的特质:生性爱赌,敢于冒险。
同时,陈景河是一个典型的科研工作者,他参与撰写的60多篇论文至今仍能在知网上检索到。他也爱好作诗和写作,工作之余创作了多首诗词和文章,但大多都与紫金山有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