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人物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人物  ·  3元吃到撑,中国版“萨莉亚”挤满年轻人 ·  昨天  
南方人物周刊  ·  拒绝无效阅读,这才是中学生的正确阅读方式 ·  3 天前  
每日人物  ·  研究生毕业,我在县城五星级酒店打工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人物周刊

豆瓣9.3,这部剧才是张桂梅故事改编的正确打开方式

南方人物周刊  · 公众号  · 人物  · 2024-10-11 12:00

正文

这所女高的出现对抗的是陈旧的、难以撼动的社会观念。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 丁慧

编辑 /  杨静茹[email protected]



最近一段时间,多部女性题材影视作品在国内舆论场中颇有影响力。


8月23日上映的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以金句“儿子继承财产,女儿继承癌症”点出了华人家庭内部在财产继承问题上的重男轻女;9月15日上映的电影《出走的决心》改编自苏敏阿姨自驾游的真实故事,讲述了“娜拉出走”前的生活,道出了女性在家庭中被要求无限付出、失去自我的困境;9月份播出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则以山区女教师张桂梅的故事为原型,展现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高建校之初的艰苦岁月。


2023年11月,同样改编自张桂梅真实事迹的电影《我本是高山》上映后,因剧情问题引发争议,比如影片将张桂梅办校的精神支柱设定为她去世的丈夫,再比如出现了现实中很难见到的酗酒的农村母亲形象。而这一次,改编自相同原型故事的《山花烂漫时》却获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豆瓣开分9.0,目前播出完毕已经涨到9.3。从观众的“热血女高”、“这版张桂梅终于对味了”等评价中,也能一窥影视作品书写女性故事的正确打开方式。


过去的影视作品中,即使是女主角也常常被困在性缘叙事中,不是以母亲的形象出现,就是以某人妻子的形象出现,几乎很难出现真正的女性“搞事业”,《山花烂漫时》尊重原型故事的改编方式恰好避开了这个窠臼。



电视剧因为还原了张桂梅老师对女孩真心的关爱、对她们的教育乃至人生问题真心的关注而获得观众的赞许。这所“热血女高”里,女学生看似是“问题学生”,但她们面临的几乎是统一的、因重男轻女观念而起的困境。


剧中主要描绘了四位“女高人”的肖像,来反映大山里姑娘们的生存状态。谷雨的父亲酗酒,每天喝得酩酊大醉,对孩子不管不顾,只想把谷雨早早嫁掉换3万块彩礼钱;蔡桂芝因害怕父亲家暴母亲而不敢离开母亲去上学;宁华父母去世早,一直被爷爷当男孩子抚养,性别意识十分模糊;柳细莺也是一位被父母早早嫁出去的女孩,因为下雨冲垮了男方的家,才去女高上学。


她们大都家庭贫困,上学更不受父母支持,被“嫁出去”换彩礼是她们统一的命运。有生活经验的观众对这些女孩的命运一目了然——草草嫁人当然不是一个好出路,她们可能面临的是家暴,可能会被当作生育男孩的机器。在电视剧开头,谷雨家村口出现的草草嫁人的“疯女人”悲剧其实就是这些山里姑娘的命运对照,而张桂梅创办华坪女高的初衷也正是看到了这些女孩靠自己难以走出生命的陷阱。


电视剧明确了一点:这些山里的姑娘即便常常在有限的家庭资源中做被牺牲的那个,也很难被家庭、社会看到,很难被认可,反倒被视为理所当然。张桂梅“解救”谷雨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一年到头亲眼看到多少女孩辍学、多少女孩放弃自己的前途,在外面打着你们看不起的工,供着家里的哥哥弟弟,这样的事你们未必不清楚。”


即便最终在张桂梅的努力下,华坪女高以免费入学的方式解决了这些女孩在经济上的担忧,她们还要时时刻刻被“女娃娃上学有什么用”这样的观念敲打。观众不由得感叹,这些大山里的姑娘想要跟同龄男生一样在学校里读书,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了女高的价值:看似张桂梅办的是一所女高,实际上这所女高的出现对抗的是陈旧的、难以撼动的社会观念。


在剧中,张桂梅对于重男轻女现象的态度以及她的教育观念都是具有当下性的,她不止一次表示,“差生也要考大学,不能放弃差生。”她也说,评判一个孩子优秀不优秀的标准,不应该只看她能跑得多远、飞得多高、交出多少份卷子,再重要的考试也只是一时的成败,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我们要培养的不应该是个学习机器,而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知冷知热的大活人,有这份蓬勃的生命力,以后就不会被压垮。“培养学生不能只看成绩”,这是一种反对优绩主义的教育理念,在新闻中出现“孩子上厕所面临惩罚”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


《山花烂漫时》的另一大亮点是对于张桂梅人物性格的刻画。剧中借助不同角色之口反复说“张桂梅是一个狠人”。


作为一个在山区里从0到1办出一所女高的人,张桂梅当然不会是一个苦哈哈的形象,跟着张桂梅“创业”下来的观众也能看得出,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张桂梅其实就是“华坪女高”这个项目组的组长,“创业路上”她面临的是数不清的未知难题,大到拉资金,小到学生用品的选购,都需要她来拍板。


张桂梅的扮演者宋佳在采访中也说,张桂梅身上有一种东北人的幽默感。这其实也是本剧的主基调,以一种乐观的态度,不断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张桂梅当然是一个“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厉害角色。


有意思的是,联系同期同样聚焦女性议题的电影《出走的决心》,不难发现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人公的命运形成了某种奇妙的互文。《出走的决心》中的李红,就是那个在有限的家庭资源中被牺牲掉的女孩,成绩优异却因为是长姐而不得不放弃高考、早早上班挣钱贴补家用。而《山花烂漫时》拍的是《出走的决心》的“假如”,假如李红在上学时遇到一位像张桂梅这样说什么也要支持她读书的老师,她可能就有机会参加高考,也会对自己的命运有更深的认知,以后可能就不必长期受困于丈夫和家庭。


两部影视作品,在同一个时间段内都赢得了高口碑,这当然不只是偶然。文艺作品反映着时代的律动,这说明这一代创作者和观众在与陈旧的观念发生碰撞,其意义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