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研究的态度解读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财经报  ·  债券市场指数小幅波动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亚洲开发银行2025年第二批实习生招聘 ·  2 天前  
湖北药监  ·  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  3 天前  
BFC汇谈  ·  详解黄金本轮逼仓行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科学报

文化 | 东夷乐舞:追寻古代中国乐舞的东方底色

社会科学报  · 公众号  ·  · 2020-01-23 17:45

正文





华夏文明的初始结构,涉及社会文化演进的诸多层面,而核心层面是早熟的礼乐制度。追寻中国史前礼乐的成熟过程,东夷乐舞值得特别提出来一说。






原文 : 《中国乐舞的东方底色》

作者 |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张富祥

图片 | 网络



东夷乐舞的远源,如今尚可从考古遗物中寻出一些蛛丝马迹。如 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 以来所见的陶鼓标本、鼍鼓遗存(鳄鱼皮骨板)、黑陶高柄杯、陶埙、装有陶粒的空心球配乐调节器等。


大汶口文化 陶鼓

东夷乐舞 原称 风乐 ,应即取法于凤鸣,起源极古。《世本》谓伏羲之乐曰《扶(凤)来》,《路史·后纪》谓少昊“立建鼓,制浮磬,以通山川之风”,都是神话所传最古的东夷图腾音乐。《山海经》中所称的“乐风”,其实都是指东夷风乐,汉人以风化、风教、讽谏等解释这个“风”字,已经迷失其本。


相传有虞氏职司乐舞,舜的祖先虞幕即为颛顼的乐官,并协和风姓部落而典风乐。瞽叟是世袭乐职的,舜也曾“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礼记·乐记》)。

大汶口文化 石埙


《尚书大传》称舜即位之年,“巡狩四岳八伯,坛四奥,沉四海,封十有二山,兆十有二州”,因命“乐正定乐名”,遂有“六律五声八音七始”。这说得太完备了, 但“英雄时代”末段的祭祀乐舞趋向规整化,传说以舜乐总其成,亦大致不离谱 。协助舜发展传统乐舞并创制大乐的首席功臣是乐正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