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月色真美》
欢迎置顶Anitama订阅号~
细致描绘初中生日常的《月色真美》,在眼下的年代,和时尚花哨沾不上边,与迄今为止的动画比较,也显得风格迥异,却不知为何,抓住了无数观众的心。不妨来听下,监督岸诚二与制作人南健讲述本作诞生的经过,以及天然去雕饰的高品质作画背后所花费的良苦用心。原文链接(https://akiba-souken.com/article/30166/?page=1)
最早,南制作人问岸监督,要不要尝试恋爱类题材的时候,临了还加了一句,“你能行吧,要不行的话,推掉也可以”。搞得岸监督无从拒绝,只得“硬着头皮上”。不过,光是说恋爱题材,也过于笼统宽泛,考虑下来,感觉普通初中生们司空见惯的日常里还是蕴含许多有意思的内容值得挖掘,于是,便选定“青春期恋爱”这一主题。虽说以往也有过描写初中生恋爱的动画作品,但纯爱类企划却较为少见,而此类题材找上岸诚二监督的情况更是罕见,让他觉得,不如借机“转转型”。
那南制作人究竟是看上岸诚二的哪点特质才找他拍“纯爱片”的呢?对此,南健的回答是:因为“岸诚二没有擅长的类型”。并随即解释,对监督而言,所谓的“擅长”,无非是用来代指“他曾参与过制作的作品”而已,而南健并不认为岸监督是那种只为做某一特定题材而选择监督这项职业的人。因此,他觉得,让岸监督尝试未曾涉猎的题材,“拓宽一下戏路”,有助于提升监督个人的“含金量”,对他未来的发展有所裨益。并且,他坚信,以这些年自己同监督打交道下来的经验判断,无论给予监督何种类型的题材,总能得到一定质量完成度的保障,坦白说,他就是认准岸监督的能动力才“拖他下水”的。
岸监督与本作的系列构成・脚本柿原优子有过数度合作,加上此次是恋爱类题材,因而,监督急需女性的视点,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柿原,请她帮忙。监督调侃,“大叔视点”,有他们两个就足够了。
南健也说,他们这些大叔也就理解男性的想法,比方,处于热恋中男女,同样是说“喜欢”,所指就有极大的差别,而制作方最想要的效果是,虽不明说,也能透过脚本的字里行间传达到位,但是,实际台词中还是会有直白的表露,如:“她到底还是没能明白呀!”。
岸监督也觉得,女主茜的许多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女孩的小心思,以男性立场,还真是永远猜不透。像这种唯有女性方能读懂的行为、心理只能靠柿原“出马摆平”。
南健举例,就拿女孩们常常结伴上洗手间的事来说,男人顶多是好奇“那帮家伙在里头做啥?”,可也仅止于此,绝对脑补不出实况。剧中对白有许多声优即兴发挥的部分,可就算要让人家发挥,也得找个由头。就是说,要让表演者感到,“既然台本已经写到这个份上,那就得相应演到这个份上”,从这层意义上讲,也必须有懂女孩心思的女性作家坐镇。
岸监督对柿原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赞扬,因为这次不是描写都市中心的初中生恋爱,所以,即便显得有那么点稚嫩笨拙,也足够撑起了一个像样的故事。
据监督说,故事舞台和人设基本是同时进行的。在角色设定尚处模糊的阶段,就已经同步在做舞台设定。当初就考虑到,要体现中学生时期的“纯爱感”,大城市中心地带的学生所携带的信息量太多,出不来“拙笨”的感觉。之后,制作方派出的外景队在东京近郊寻找到了适合外景地,那便是川越。外景队在企划早期去到那里,在“闲逛模式”下发觉那里的一景一物蛮有趣的,就这么定了下来。
而太鼓和祭祀则是到很后面才决定的。在定下川越后,做进一步详细勘察的时候,外景队在偶尔路过的神社那边碰巧听说お囃子(祭祀活动时的民乐伴奏)在排练,觉得这个挺有意思,想把这部分内容编进情节里,就请神社方面牵线搭桥,当天就跑去做了采访。那是一个名叫连雀町的地方,还真是“误打误撞”碰上的。
因为是原创作品,作为故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监督感觉有必要从川越一并取材,不过这样的做法在动画制作里的确显得很新鲜。为了取材,岸诚二多次赶赴川越,渐渐地,他甚至对那边的风物生出一种眷恋之情。お囃子热闹嘈杂的气氛,以及当地传承至今的居委会或称之为“里弄”文化的社区氛围。只要是区域内的街坊邻居,大家都相互熟识,哪家的小孩若是淘气闯了祸,只要给邻居家的大叔看到,就立马冲上前劈头盖脑一顿数落,此种情形在现今社会依旧延续!取材过程中,听お囃子的人讲,“他们中学里,不存在失足少年”,倒是有调皮捣蛋的孩子,但对待长辈还是很懂规矩的,总之,上上下下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这样的情景,令监督既感到新奇又充满感动。
有关中学生的采访调查,不是在川越,而是岸监督拜托熟人做的。并将“收集”到的孩子们的言行满满当当地“塞”进了故事里。一旁的南健补充道,起先,是用录音机录下学生们的对话,到后来索性改为录影。制作人说,录像的好处在于,能够记录下初三学生独特的动态。比如,大人们在说话时很少有多余夸张的动作,但孩子们说起话来经常是手舞足蹈。
据监督观察,就连他们的反应也时常一惊一乍的,且动辄就爱三五成群黏在一起。在这点上,男孩并无例外,可大庭广众下他们又会变得缩手缩脚,显出安分的模样。当然,这也因人而异,在女孩身上好像就不那么明显。他特别提到,第1话结尾处,茜对姐姐所实施的连续截屏的“报复”手段就是从采访中取的经。
男孩这边,观众应该对主人公小太郎在家中的“拳击演练”留有印象。南健提出,这几乎是每个(日本)男孩成长中的“必由之路”。此处监督引用制作人的观点:“男人总是在和某种事物进行着战斗”。南健听后表示,类似这种为应对“不时之需”而日积月累的锻炼,仿佛是初中男生的义务。岸监督在旁“坏笑”道,男性观众看到那段,是不是在心里说,“看不出小样有两下子哈~”。南健接口道,但这种桥段以往的动画里没“玩”过不是嘛,所以才更想要做给观众看啊。在记者感叹那段动作做得漂亮的时候,岸监督忙说是出自他家的“超级画师”松本刚彦之手,并说能够画出那些画面的人才凤毛麟角,这回也算“不惜”血本,而监督给画师布置工作时打气的口号是:“画出当年的自己吧!”,南健吐槽,也就是摆摆那种有气无力的花架子罢了。
细心观众一定还注意到小太郎房间里贴着的拳王阿里的海报。监督加以说明,别看这小子号称文学少年,骨子里其实很迷格斗技的。再说,谁规定文学少年就不准喜欢格斗技的?那种千篇一律样板式的人物设定才真真叫没趣呢。难道说小太郎喜爱文学,就应该满屋子都是书么?监督十分质疑如此设定的真实性。因此,他会在小太郎房间里摆上城楼的塑模,又在墙角放了哑铃。男主所经历的人生历程正是所有男孩都一路走过的,并非什么特例。而监督首先想要向观众展示一个完整的人,文学仅仅是作为角色很感兴趣的一个分支。
受到篇幅的限制,在“精工细作”的前提下,作品主线始终在围绕小太郎和茜两人做文章。对此,监督本人也很为难,虽说在片尾的短故事里还稍稍顾及到了一点其余配角,但在正剧里真是没有可供他们施展的空间。镜头光是追着男女主角转就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南健也说,早先也有人提议做成恋爱群像剧,可一旦开始剧本酝酿,只是两人份的故事都感觉不够写,用在其余角色身上的点子就只能放到正剧后不定期的短故事里,之所以这些短剧会时有时无,这也是原因之一。
通常,如果是后期录音,会由演出家来把控时机,定好影片的长度,然后让声优按规定演戏,但由于本剧采取的是先期录音的方式,总的来说是由着演员们的性子“自由发挥”,因而难以精准控制剧集的长短,会出现短于放送标准时长的情形,所以,从起始阶段就安排了短故事的方案,并打算以此作为调节时长的手法。
片中女孩们说话的节奏特别快,“飙”起速来超乎监督等人的想象,但这样才更有现实感。尽管分镜摄时定出了大致的区段,但还是尽可能让演员尽情发挥。给出提示毕竟只是一种参考,在动画里,有依靠画面来带戏的套路,也有隐去画面,靠演技让观众脑补的法子。说白了,大叔几个脑内“意淫”出来的节奏感不能做数。而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要想办法为演员们彻底入戏后所创造的空气感及会话配上恰当的画面。所以,收录现场不是平时那种“稍作些改动也不打紧”,而是“爱怎么来就怎么来”。尤其那些群演场面,台本根本形同虚设,大家都无法无天地“乱来”,此情此景让作画部门的同事一个个面露菜色。
而选角也主要是为此种考量服务,尽量找接近初中生感觉的声优,最终敲定的人选全是相对低龄的演员。在监督眼中,尽管年纪轻轻,但演员们都很出色,完全符合他追求的“非动画定式的”自然演绎方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评判绝非单纯指演员年龄接近中学生,而是对他们在演技上的全方位肯定,以至于,等配音过半的时候,监督干脆做起了“甩手掌柜”。因为客观地讲,就算柿原把剧本编得再滴水不漏,也不可能以现在进行时状态,仅凭文字分毫不漏地捕捉活生生孩子的空气感。而任由这群青年人直接“代言”的结果,便是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影像。
接着,话题转到了视听者的问题上。年龄方面,当初南健他们把登场人物的同龄人和怀念青葱岁月的人们同时列为目标受众。既要让如今的孩子们看着带劲,也要让“不差钱”的成年人品出趣味,觉着有买碟收藏的价值。性别方面,借助小太郎和茜两位,分别从男女不同的视点切入,以期“拉拢”最广泛的粉丝群。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还要让30岁左右的男性观众在觉出“茜可爱”同时,也觉得“小太郎很可爱”,反之,对女性观众亦然。事实上,制作人南健就认为小太郎蛮可爱。而在监督眼里,已经把那孩子当做侄子看待。
截止目前,依据监督听到的相关反馈,初中年龄段人群中的反响还是比较热烈的,这让他很欣慰。主创团队想要做的“实时思春期物语”,对少男少女来说,好比是在看镜中的自己,观看时,会唤醒彼时的各种回忆,然而,很多时候即使将客观事实摆在面前,当事人也未必情愿接受。在此之上能够赢得观众的共鸣,说明他们所感受到的心灵触动已经颠覆了原有的抗拒之心,以此推断,该剧已经在娱乐性方面具备一定的成功,是很值得庆幸的事情。
作画方面,早在分镜阶段,岸监督就要求画师们摒弃固有的动画程式。就自然跟随初中生们的感情走向,跟拍这群“主角们”的活动。Layout或是用3DCG,或是直接使用监督、助监督他们拍回来的照片,再加入前期录制的声优们的“生动”对话。然后监督会对比照着重新修正分镜,让画面“迁就”以上这些要素。本来这次做动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攻克“让画面配合真人画面与前期录音”的课题,从这点讲,留给动画师的自由度很少。不过,该片的目标是真实记录中学生的生存现状及恋爱点滴,制作人员始终未曾偏离作品的核心,也因此充分体现出了动画的空气感,以及画面的高品位。
但也不是说画师们就被禁锢住了手脚,无所作为。比方那些配音戏份不够紧凑的桥段,就考验画师的处理水平,这种时候,监督就会请他们拿出各自看家的本领。以观众雪亮的眼睛,很容易便能从画面“检验”动画师们的卖力程度。
本作的另一特点是线条。运用后期摄影中的强弱对比,制造出类似手绘的不均匀描线,传达出一种温馨的感觉。涂色也经过摄影部门的处理,营造出略带水彩质感的柔和画面。外加青春剧情的需要,监督让背景美术这边选用较为明快的色调,至始至终突显清爽亮丽的画面感。
此外,担纲角色原案的loundraw的画风也为作品增色不少。据南健透露,当时除loundraw以外还有另一位候补,而那位的绘画风格更偏动画风,监督也曾一度倾向过选择更易于操作的画风,但loundraw的插画,头身比例及肉体是那样的栩栩如生………然而,在选定画风的那一刻,也意味着自断“退路”,假如不统一成日常写实风,就会破坏画面的协调感………也造就了现如今的局面。南健不忘调笑,“谁让人家觉得这样的效果更好嘛~”
之后,经验老道的森田和明,费了一番辛苦,只一次便搞定人设。他在兼顾运动画面操作便利性的同时几乎100%还原了loundraw的原案,其余只做微调即可,堪称无懈可击的成功样板。
这次的动画制作从一开始就整个定好了设计图和方法论,否则就无法做出预期的空气感,任务相当艰巨。说到此处,岸监督爆料,不久前,一位很少愿意夸奖别人的资深演出家对他讲:“所谓‘跟实拍的一样’,也就因为是动画才能带给人此种感动,所以,这是适合动画表现的‘真实谎言’”,监督听后内心异常激动,而当时在场的南健听了也润湿了眼角。在监督看来,本片需跨越的门槛确实不是一般的高,但想想也真是很适宜动画化的作品。
现在,剧情推进业已过半,观众对作品的样态也已了然于胸。监督表示,今后仍将维持这一走势,或许,对当事者们来说仅仅是波澜不惊的日子,但本作就是要刻画出此种日常所包含的戏剧性。他希望各位能静静守望,这群身处狭小校园世界的年轻生命,看他们在为数不多的可供挑选的对象面前,怎样去选,如何去爱。对于上了年纪的观众,相信在观赏此片时,能够重拾最初那份小鹿乱撞的心动,如果能看到抱头羞耻地大叫出声,那便更是要恭喜你找对了感觉。若是此前错过了放送,建议看下总集篇……但愿大家后半程也能看得开心尽兴。
精彩内容推荐(请点击以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