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表现
近两周市场情绪有所降温,债市整体回调。
25年1月2日-1月16日,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继续走平,10Y国债收益率上行3.2BP至1.64%;1Y国债收益率上行15.2BP至1.22% 。在税期、MLF到期、央行传递稳汇率信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资金面大幅度收敛,短端国债收益率上行幅度较大;但长端收益率则较为坚挺,在1.60%-1.65%附近震荡。
央行传递稳汇率信号,跨年后进入税期和春节走款期,资金面大幅度收敛。
1月3日早盘金融时报连续发文传递监管稳汇率信号,截至25年1月16日OMO余额为13843亿元,较1月2日增加10049亿元,但考虑本月MLF到期规模9950亿元,1月2日-16日央行净回笼716亿元;整体来看,25年1月16日较1月2日,R001上行216BP至3.94%,R007上行236BP至4.19%,R007利率跨年后超季节性上升。当前DR007较政策利率高84BP、R007较政策利率高269BP。
机构杠杆率接近近三年历史最低点,基金近两周成为主要卖盘力量,保险维持对地方债的偏好,小行转为净买入、进攻利率债久期。
资金面收敛后,本周平均杠杆率106.80%,环比下行2.17个百分点。25年1月16日当日,杠杆水平位于2022年以来的0.10%分位数。机构行为方面,近两周公募基金转为净卖出,止盈短期利率债并降久期;保险25年初净买入规模和季节性相近,小行近两周态度积极,转为净买入并大幅拉久期。动量模型最新信号为1月15日信号转为买入。
2、利率策略
资金面转松前短债胜率难打开,长端预计维持窄幅震荡。
从估值来看短端已经具备优势,但短端受制于资金面,处在赔率高、胜率不高的状态,短端胜率打开需要资金面回暖。本周税期已过,但1月信贷开门红冲量&居民取现需求等,资金需求仍较大,目前央行的流动性投放和过往春节前投放力度相比还偏克制。向后看,宽松窗口打开可能需要关注内外两个路标:(1)1月20日特朗普上台,关注特朗普上台后的关税政策。(2)24年11-12月企业中长贷受化债影响较大,而25年1月是检验信贷开门红成色的关键月份,基本面数据若不及预期,可能打开资金面宽松空间。从供需关系来看,长债格局相对更稳定,23年和24年春节后,农商行都是长债的主要买盘,也支撑了23年和24年春节后长债的表现。未来农商行预计仍是主要买盘,但23年和24年春节后资金面的重要前提是资金利率不能明显收紧,即1Y:IRS:FR007上行幅度小于10BP。
3、
风险提示:
政策刺激经济;美国经济超预期上行;全球通胀超预期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