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广播杂志
构建主流价值观,凝聚社会向心力。在培育、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全国各级党委政府、媒体、民间三架马车并驾齐驱,使“最美人物”不断涌现,“最美现象”蔚然成风,“最美”精神深入人心。而微广播剧(以下简称“微剧”)这一形式,随着“互联网+”的推进,成为呈现“最美人物”的一大特色传播手段,成为新时期媒体传播“最美”精神的成功范例。
用广播剧这种文艺形式传播“最美人物”,让“最美人物”成为广播剧的主角,这种探索肇始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台选择2007 年全国首届道德模范中的8 位和2009 年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中的20 位,根据他们的事迹先后创作录制了28 集广播剧。
这些“中国好人”的事迹,通过广播剧的空中舞台走进了人们的心中,再一次感动了中国。
根据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部署,这批广播剧还在全国几百家地市级电台播出,实现了节目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用微剧讲好“好人”故事,有利于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中央电台微剧的探索,引领带动了各地广播电台用微剧这一融媒体时代的广播剧新品种,传播正能量,唱响好声音的实践。
在各级宣传部、文明办的支持下,微剧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为宣传“好人”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波助澜。
从历届微剧大赛的主题来看,第一届的“畅想未来”、第二届的“美丽中国”、第三届的“中国梦我的梦”,第四届的“欢乐真善美”等,均彰显了微剧在弘扬社会正能量、宣传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微剧篇幅短、选材精、结构巧、含意深,尤其是结尾常常打破俗套,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令人耳目一新。
“最美人物”系列微剧无论从题材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还是故事的叙述,都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实践证明,微剧虽然短小,但艺术含量不低,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
微剧贵在出新,表现形式、手法、风格必须要多样化。通过放大夸张、制造悬念、突出矛盾,给听众设置自由而广阔的想象空间。
所谓水无常态,文无定法。微剧创作也贵在不落俗套,创新出奇。《最美浙江人》系列微剧的创作不仅集纳了浙江全省广播界的精英,更邀请到全国微剧界的众多高手加盟。
这些广播人一起激发创新意识,合力打磨精品力作,成就了不少“教科书式”的经典:
《中国医生》以小见大,《一家亲》《我有一个好媳妇》的“对比”效果明显,《亏钱不亏本》“剥笋”式的叙述技巧,《血脉相连》《叔叔,您叫什么》的悬念设置,《种桃种梨种春风》的道具运用,《胆小的英雄》的“反差”艺术,《心中的太阳》的时空转换之美,《海浪花》首尾呼应、循环往复的形态之美,《“人”字怎么写》的台词“急转弯”技巧等,在艺术表现力的拓展方面,令人刮目相看。
精心、精准、精致、精彩,这些微剧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既有起承转合的浓缩之美,还有主题呈现的“微言大义”。
小人物,大情怀;小故事,大感动;小微剧,大传播。“最美人物”系列微剧的创作传播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最美人物”系列微剧以自然亲切、真实可信的方式,挖掘“最美人物”的闪光点,展现“平民英雄”的亲和力,充分体现人性的光辉,塑造了“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典型人物形象。
创新是微剧发展的最大动力,要通过机制创新、模式创新、表现手法创新,进一步推动微剧的创作和传播。
充分发挥“最美人物”系列微剧事实之“真”与艺术之“美”的双重效应,吸引人、感染人。
在“互联网+”环境下,微剧这种短小的声音艺术,不仅可以实现网络与广播电台的同步播出,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移动端等融媒体传播,产生“蝴蝶效应”。
传播渠道的创新拓展,不仅扩大了微剧的社会影响,也给微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开拓带来了无限可能。
在“最美人物”系列微剧创作中,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自制,编剧、导演、配乐、演播、制作等各个环节的成员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团队的聪明智慧和协作精神全面迸发,对新技术、新平台的应用技能普遍提高,从而也为微剧的振兴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微剧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广播电视台
电台工厂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投稿时请附上您的联系方式,以方便及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