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左上角蓝字“老吕考研”关注我们
并点击
右上角
●●●
菜单栏
,选择
“设置星标”
每晚12:00
,老吕陪你考研
昨天下午,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新冠肺炎防控期间研究生工作安排的通知
》
,开启了特殊时期网络面试的新模式。
不过,目前来看网络面试仍然处于试用阶段,北交大研究生院也在摸索时期,从昨天上午学校通知发布的硕士和博士都网络面试,到
下午改为仅博士复试采取网络面试的方式,硕士面试安排需再等专题网站及公众号的通知。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网络面试,学校还是存有一定的顾虑,毕竟
网络面试存在不直观、网络环境影响面试效果、有作弊风险等等因素
。至于其他学校是否会采取网络面试,还要看全国疫情的发展情况,以及网络面试试用采取的措施来决定。
目前来看,其他学校还在观望,等待疫情发展情况决定复试进程。至于其他学校的硕士面试会不会采取网络面试,我们拭目以待。
有同学和我说:“面试可咋整?怕情商不高,说了不该说的话,老吕快帮帮我!”
我来总结一下有哪些是面试禁忌,情商不是问题,准备充分了,面试过程中把不该说话和不该表现的态度屏蔽掉就可以,你一样可以一举夺魁。那么,面试中哪些表现不能有?
1、不谦虚
大部分研究生的水平见识,跟导师没法比,你吃过的盐都没导师看过的书多,
不要因为自己成绩好就骄傲自满,你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这个你到了研究生阶段就会知道,你需要查多少文献,你需要看多少书才能毕业,再不谦虚,导师真没法教。
2、油嘴滑舌,不稳重
油滑和灵活不一样,老师教过的学生是你的接触过的老师几十倍,不要担心老师看不出你的油滑,
诚恳一点比较好。
曾经面试有位本校学生干部,各种滴水不漏的官方回答,看似完美,实际上被答辩组认为态度油滑,评价并不高。
3、逻辑混乱
老师能分辨出问题的难易,所以对比较难的问题、生僻知识点,回答不上来也没关系,尽量逻辑清晰地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就行,不会有太多影响。
如果长篇大论地逻辑混乱的回答,只会大大的减分。
4、材料或者现场回答明显虚假
申报材料、口头表述应当真实
。曾经有位考生的教授推荐信里面,说该生看了很多案例。面试组问她能不能现场举一个看过的案例,一起讨论一下,她举了一个国内著名案例,但对该案例一问三不知,甚至连判决谁输谁赢都不知。我们一致觉得她材料胡编乱造。
1、
观点冲突,争论不休
有现场跟老师上演学术争鸣的事情,但是不建议你这么做,面试通过是主要目的,一味争论只会给老师带来不好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
以你目前的见识和学识,看待问题的深度可能无法与导师相比肩
,我指的是大多数,
有思想是好事,不如等过了这关慢慢谈
。也不排除有欣赏此类学生的老师。 但是
我建议你感谢老师的建议,自己的认识也有加深,回去以后继续琢磨这个问题即可。
2、强凹人设,我是一个完美的人
明星人设大型翻车现场层出不穷,学生也依然有样学样。算了,谁都有个相当别人家孩子的梦。有人一味说:我学习认真,喜欢看书,注重细节……(完美诠释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大数据时代,艺人都知道做数据,你还想靠一张嘴让老师信你是个优秀的人???)
那你应该怎么做呢?
正确操作是:
我拿过xx奖学金,协助过老师xx的课题,绩点排名xxx,拿过xx称号,英语水平有雅思托福证明最好。
焦点访谈都知道:
用事实说话。
老师问你考研的动机,你回答: 我暂时没有太明确的想法,想进来以后跟着老师一起探索。
这个回答看上去没什么,但是
老师是想听一听你的考研的动机。
老师想听你想法的时候,你却要和老师一起探索,老师目前不想知道你未来的胸有大志,想知道你现在的能力是否适合和老师一展宏图。
所以你懂了吗?
你要做的是不止给老师一个坚定的态度,
要给老师的是你的奇思妙想。
这个问题就比较特殊,这难道不是在给导师挖坑,还没见过这么坑的学生,哪个导师敢收?总给别人印象是你走了一趟后门,
印象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