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理想
“看理想”诞生于知名出版品牌“理想国”,以“做出版”的态度,开发视频节目、直播、音频及周边产品等一系列媒介,探寻文化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玑-无极领域  ·  一个小赚钱项目。chatgpt是全球最强AI ... ·  2 天前  
孤读先生  ·  官宣婚变!今晚的瓜,整个娱乐圈都炸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理想

红楼梦还是那个红楼梦,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我了

看理想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9-26 13:35

正文

前面的话


今天与你分享一篇我们读者的文章。李小默是理想国的忠实读者,同时也是一位自媒体人,前段时间,她看了《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表了这篇读后感。


文章从一位读者,同时也是一位写作者的角度,分享了自己阅读《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的收获,好读又耐读。


如果你听了我们的音频节目《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杨照史记百讲》,或看了我们的视频节目,有何感悟写成文章,也欢迎投稿,我们将择优刊登。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 | 李小墨


我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十年前上高中的时候。


最初读它是为了应试。我们福建高考的语文是自主命题,不考拼音、字词、病句之类的内容,但非常重视经典阅读,红楼梦是备考的重头戏。


老师经常跟我们强调某一年的高考,红楼梦相关的题目占了多少多少分。除了考重点情节描述、人物形象分析这些内容,测试题目竟然细到要知道芳官、藕官这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分别都派给了哪个主子!

 

所以我读得非常细,红楼梦的情节都烂熟于心。我很少回头看读过的书,更不要说是读得这么细的一本书了。


但后来看到张爱玲说她每隔几年都会把红楼梦从头看一遍,每次印象稍有点不同。其他人也说不同年龄看会有不同的观感。我好奇心就上来了,该知道的我都知道了,还能有什么不同呢?所以暗暗决定,等过几年一定要重新看看红楼梦,看看是否真的会有所不同。

 

严格说起来,我这次不算重读红楼梦,我读的是《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我好像已经耐不住性子重新读一遍红楼梦了,但这本一个章节一个章节详解红楼梦的书却带我重温了一遍红楼梦。


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芍药花,宝玉作弊,香菱学诗,晴雯撕了扇子……记忆全部苏醒了过来。

 

然后我猛然发现,真的不同了,十年了,红楼梦还是那个红楼梦,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我了。



1

对小说鉴赏的角度和兴趣不同了

 


十几岁的时候鉴赏红楼梦,主要是看上它绮丽的文句。那个时候喜欢攒句子,总想攒点华丽的句子、优美的古诗词用到自己的作文里。

 

看书的时候,别的一概不管,就拿个小本本专心致志地抄句子。比如写王熙凤的“粉面含春威不露”,写宝玉的“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写林黛玉的“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在我这个初学写作的学徒眼里,通通是惊为天人的厉害句子

 

那个时候也听老师分析过红楼梦作为小说的精妙高明之处,什么红楼梦草蛇银线伏线千里啦,出场人物数百却人人不同、个个鲜明啦,可是心里却体会不到这些好处,也不关心这些东西。

 

但现在不同了,我很想知道曹雪芹到底做到了什么其他小说家做不到的事情,红楼梦得以被推为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

 

这也是我想看《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的原因,我不太喜欢看考据派红学研究者的东西,我希望小说回归小说本身。而这本书是从小说家的角度去欣赏红楼梦。白先勇自己就是个小说家,他创作的时候经历过写小说的种种难处,所以他懂得欣赏红楼梦作为小说的精处。

 

我大学读的是新闻,有个专业老师曾经提醒我们:你们既然学了新闻专业,就不能再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受众去看新闻,而要习惯从传播者的角度去分析内容,问一下自己,如果是你的话,会怎么做这条新闻。


后来我果然养成了这样的思维,看到新闻马上会想:这个记者去了哪些现场,采访什么人物,都问了什么问题,他的消息源可不可靠?他写得够不够客观中立,够不够简洁清晰,够不够有现场感?他为什么选了这个选题,这个选题的新闻价值在哪里?

 

小说家看小说家也是一样的,可以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

 

林黛玉第一次在小说里出现的时候,只有淡淡的几句,只说是贾雨村的一个女学生,自幼身体不好,刚开始真看不出来这是女主角。


白先勇对此特别欣赏,他说,第一女主角出场是大戏,如果是二流作者,必定等不及地哗啦啦写很多。但曹雪芹却在等,等一个最合适的时机。因为贾雨村最看重的是争功名、攀关系,林黛玉在他眼里不过是个很弱的,不重要的人。所以从他的视角,无法给林黛玉一个精彩的出场。


 

小说到四十九回的时候,呼啦啦跑出来一堆表亲戚,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琦、薛蝌,这些人着墨不多,我看到时候很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

 

白先勇说,这就是龙套的作用。之前大观园已经做过海棠诗、菊花诗了,现在冬天来了要即景联诗,如果还是那群人,就重复了,而且整个不够热闹。戏台上只有主角就会空空的不好看,一个场景需要主角,也需要龙套把整个场面撑起来。


同时,红楼梦写的是盛极而衰,这个盛除了贾府作为府邸的气派、吃穿用度的讲究,还体现在人丁兴旺,这里添了这些人是为了写尽人丁之盛。后来的衰,最哀伤的就是这群人七零八落,死的死,嫁的嫁,出家的出家。

 

对于伏线千里,俄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契科夫说,写小说,如果你第一页写了一面墙上挂了一把枪,你在写了两三页之后,这个枪还没用上的话,就快点把他拿掉。没有用的枪,没有用的细节都是多余的。而曹雪芹写的东西,后面一定有用,这就是他的天才之处。

 

也因为这一点,白先勇认为后四十回是曹雪芹自己写的,因为从小说家的角度看,后四十回把很多铺出去的线很好地收回了,而且高潮迭起。写小说的时候收线其实是很难的工作。白先勇说,如果真是他人续写,文才需要在曹雪芹之上。续写比自己写更难。

 

而部分情节和第五回揭示的命运有不吻合之处,是因为后四十回是曹雪芹未定稿前的某个版本,毕竟曹雪芹曾经“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他比较认可的理论是,曹雪芹后面的稿子遗失了,后来编修的人又一点点的收回来,可能有一些未定稿是高鹗修订的。

 

主流红学认为,后四十回是续写还有一个依据是文风大变。张爱玲就说:“小时候看红楼梦看到八十回后,一个个人物都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起来,我只抱怨怎么后来不好看了?很久以后才听见说后四十回是有一个高鹗续的。怪不得!也没深究。”

 

所以作为骨灰级红楼迷,别人问她人生有什么遗憾,她说:人生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白先勇认为,整个文风大变是处于情节需要,贾府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笔触必然要萧索。



我更愿意相信后四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只不过是修订过程中的某个不完善的版本。


张爱玲把红楼未完列为人生三恨,我也讨厌把红楼梦看成一个没有结局的小说。这是我不想要的缺憾,就像我不希望天才诗人王勃那么早逝,不希望黄家驹意外身亡一样,列在“如果不这样就好了”的清单里。



2

对人物的体察全然不同了



十几岁的时候,阅历还不够,总是爱憎分明,可以轻易地说出喜欢谁,不喜欢谁。现在,开始理解人性的复杂,开始对别人的痛苦有同理心。

 

以前虽然同情林黛玉,可是不喜欢她内心那么敏感多疑,处事那么小心眼,说话那么尖刻,甚至觉得这是性格缺陷。比如周家的送宫花,最后才送到林黛玉。她冷言冷语地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但现在我能理解她作为一个孤女寄住在大家族的处境,这是她的自我保护方式,她真的不能有半分退让。


贾府绝对不缺看菜下碟的刁奴,想一想,迎春是贾府正经的小姐,尚且被底下的刁奴欺负,服侍她的人都敢把她的贵重的首饰典当不还,如果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像迎春一样怕事、懦弱、退缩,会被欺侮怠慢到什么程度?


林黛玉无依无靠,唯一凭仗的就是贾母的疼爱,所以她非常小心,有一个细节是,她需要吃燕窝补身子,但不敢去要,也不敢麻烦厨房,最后还是宝钗偷偷给她送。

 

吃吃饭写写诗的快乐生活背后,其实是暗流涌动的豪门日常。

 

我想起了亦舒写喜宝降服下人的手段,包养喜宝的勖存姿在英国请了一个女管家照顾喜宝,其实也是监视,女管家会向勖汇报喜宝的一举一动。其实这样一来,女管家就有了某种控制的权力,稍不注意就可能骑到主人头上来。


看透世情的喜宝一见面就跟她说:从今天开始,我是你的主人,你一切都要听我的。出行,坚持不和女管家坐一辆车子,一定要另找一辆小车给女管家。同时,又施以小恩小惠加以笼络。

 

这种事就像林黛玉说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以前也不喜欢宝钗,觉得她有心机,处处笼络人心,害得宝黛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现在觉得她充满可敬可赞的地方。


她是悄悄给黛玉送燕窝的宝姐姐,是湘云夸下海口要请客却没钱的时候替她张罗的宝姐姐,是宝玉挨打后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的宝姐姐。




以前不明白为什么宝黛不能在一起,可是换位想,如果我是贾家的决策者,我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贾家选媳妇,不止是在给贾宝玉选爱人,更重要的是给贾府选一个可以挑起管家担子的少奶奶。所以这个人个性上要沉稳,坚韧,能容人,能协调好非常复杂的关系,要有管理才能,要身体健康,而这些都是林黛玉所不具备的。

 

这种同理心甚至可以放到贾环身上。以前多么讨厌贾环啊,他心眼坏,心胸狭窄,故意把蜡烛往贾宝玉脸上招呼,还喜欢打小报告,告刁状。


可是如果生活在一个多子女家庭,你就能理解贾环的痛苦。当得不到疼爱,合家上下都否定他的时候,他当然嫉妒,当然有攻击性。不信想一想二胎孩子出生,大孩对二孩的敌意。

 

有人说,初老的症状就是开始喜欢说:哎,大家都不容易。也许是我老了,现在我的眼睛看过去,人人都不容易。

 

被宝玉厌恶的婆子媳妇,年轻的时候何尝不是风流灵巧的俏丫头,古板严肃的贾政,年轻的时候何尝不是诗酒放荡、清风朗月、天真未凿的少年人?

 

从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到最后落了片白茫茫真干净,出场了多少人物,发生多少故事啊,

 

那个雨中在地上不停画蔷字的龄官;那个喜欢扮男装、诗才敏捷、醉卧在花丛中的史湘云;那个听见“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牡丹亭唱词心动神摇的林黛玉;那个跑到老远祭奠性烈跳井却早被人遗忘的金钏儿的贾宝玉。

 

还有,带着板儿初见王熙凤小心翼翼的刘姥姥,生日喝醉后听见丈夫偷奸骂自己的王熙凤,挨了宝玉窝心脚的袭人,想从舅舅药铺佘一点名贵药材去讨好王熙凤却要看舅妈脸色的贾芸,那个虽然是主子却谁也不待见的贾环。

 

人生有总总的无奈,现在,生活的百般滋味以及那些曲折幽微的心理,好像都能进到心里了。



3

对人生选择的态度不同了



其实还有一点不同。


书里贾宝玉讨厌经世致用,对学八股文考取功名嗤之以鼻。十几岁的时候,我会跟着去反感贾政的那一套,好像只有像贾宝玉一样最后大彻大悟才是正确的选择。


现在看,贾政他们劝贾宝玉读书,和我们现在劝一个高中生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并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我觉得,不存在正确的人生。有的人按部就班读大学找工作,有的人等不及毕业就下海创业了;有的人选择去大城市广奋斗,有的人就喜欢在舒服的小镇安身;有的人选择在官场、商场、职场贴身肉搏,有的人就喜欢旅行、养花、做陶艺。

 

真实的人生不止一种选择,也没有标准答案

 

二十几岁看红楼梦,和十几岁那么不同,到了三十几岁,四十几岁,五十几岁,八十几岁又会怎么样呢,好期待呀。



 -END-


书还是亲自读的好,别人的终究是二手的



白先勇是白崇禧将军之子,他是小说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台北人》,长篇小说《孽子》等。


老先生今年八十岁了,他在美国加州大学讲了二十九年的《红楼梦》,2014年又受邀在台湾大学重拾教席开讲《红楼梦》导读通识课,历时三个学期,这本书就是由课堂讲稿编撰而成的。


如果你想亲耳听老先生讲,本书的出版方理想国推出了共132期的付费专栏。


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作者:李小墨


前海南特区报记者,公众号: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相信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的思想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每看完一本书就写篇干货读书笔记,每个月一份高质量书单,不卖劣质鸡汤,不说正确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