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脑斯
来源:http://www.zcool.com.cn/article/ZNDkzMDcy.html
如果您属于如下人群,则本文乃至本专栏将对您接下来的生活幸福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您自查并无以下任何症状或者压根儿看不懂,那么也请您帮我挑挑语病。
A:您对胶片摄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但从未接触过不知从何开始;
B:您已经拍摄了一些胶片照片,但并没有找到预想中的乐趣,甚至开始想要放弃;
C:您拍过很多年的胶片照片,但是想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拍摄胶片照片的;
D:您特别喜欢看何脑斯的节目。
如果您看到这里仍然没有放弃,那就一口气看到底好啦!
本文并不是一篇集大成,而是一个系列文章专栏的引言,我会依照本文的逻辑,接下来一步一步地把我们在日常拍摄和冲洗扫描中遇到的疑问解释清楚。所以在本文中,您并看不到很多细节知识,但会对每一步应该做什么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首先,您要有一台趁手的相机
相信绝大多数朋友都会在这个问题上困扰最久,也最乐在其中。新手会纳闷自己应该买怎样一台胶片相机,老手会困扰自己应该买怎样下一台胶片相机,这个过程,除了付钱的部分,其他环节都是十分享受的。
那么,这是到底如何选择,先让我们看看胶片相机应该如何分类,我会从上手的由易到难的顺序来介绍,但并不意味着新手也要这样开始,选择自己预算内最适合的就好。
A、便携胶片相机(PS机、傻瓜机)
这类相机的特点是只需要往里面塞胶卷然后按快门就可以了,操作极为简单,外观漂亮体积小巧,因此特别适合新手尤其女性新手使用,或者是某些特殊拍摄题材的资深玩家,因为在ps机门类里也远不乏名机。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各类ps机的价格水涨船高,甚至因为某些人气艺人的使用露出导致个别型号炒至天价。
代表机型:Contax T2、T3、Minolta TC1、Ricoh GR1、Olympus μ2等。
B、全自动胶片单反相机
这类相机的特点是造型和操作跟现代数码单反是非常接近的,操作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因此特别适合从数码单反转型胶片拍摄的用户,尤其是那些本身拥有某个品牌高级镜头群的用户。因为技术门槛比傻瓜机稍高,外形上又逼格不高,因此近些年二手价格一直萎靡不振,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好用,而且恰恰相反,这些相机是胶片时代商业摄影领域的王者。
代表机型:Nikon F100、F6、Cacon Eos1V、Eos5、Minolta α7等。
C、半自动或者手动胶片单反相机
这类相机的特点是造型相对古典很多,但取景方式跟现代单反相机是一致的,操作是手动,这一点可以有效跟现代数码单反相机区分开来,更容易提高逼格,而且价格普遍很低,这样的低门槛让半自动或者手动胶片单反成了很多想要改变拍摄方式但又预算不高的年轻人的首选,但功能门槛稍高一些。
代表机型:Nikon F3、FM2、Canon AE1、Minolta X700、OlympusOM1等。
D、全自动胶片旁轴相机
这类相机的特点是造型古典,取景方式也跟单反相机完全不同,跟著名的奢侈品牌徕卡长得很像,但功能的自动化又很高,这样兼具了逼格跟实用,价格也中规中矩,不太便宜,也不会贵得离谱。拍摄感受和当道具的感受都很好。适合预算有一些,也不打算趋同的新手或者资深用户。
代表机型:Contax G1、G2、Konica Hexar AF等。
E、半自动或手动胶片旁轴相机
这类相机的特点是造型逼格很高,取景方式跟单反完全不同,而且其中包含了著名的徕卡相机,因此在宣传口径上更趋近人文摄影的本质。实际性能上,镜头的素质一般都比较高,但操作使用难度较高,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磨合。适合预算偏高、追求品牌价值的新手,或者人文摄影的深度高手,或者只是把玩或收藏的器材党。
代表机型:Leica M6、M3、Zeiss Ikon RF、Konica Hexar RF、Voigtlander R2A等。
F、中画幅相机
上述的5种相机,原意都是推荐135相机,即普通胶卷相机,金属暗盒那种。而中画幅相机,则是使用尺寸更大的卷轴型的120胶卷。这类相机的特点是,体积相对大一些,功能上专业性更强,成像清晰度更高,画面更有质感,当然需要的预算也要稍高一些。这里面也有一些机型是适合新手入门的,更多是适合专业性更强一些的用户。这里面也包括120版的上述各类结构相机,在今后的专栏里会详细介绍。
代表机型:Hasselblad 503CW、500C/M、Rolleiflex 2.8F、3.5E等。
G、大画幅和技术相机
这类相机完全不适合新人入门,我们就先不聊这个了。
代表机型:Linhof Technika,Sinar P2等
以上几乎所有的相机,除了徕卡和富士的某些机型,以及部分大画幅相机之外,都是中古或者二手相机了,因此买卖交易都有一定的风险或者需要经验,这一点是需要新手入门注意的,尽量选择有信誉的商家或者信得过的朋友转让的相机。
此外,镜头物语也是另一条故事主线,话就长了,咱们回头再聊。
其次,您要清楚都要拍什么胶片
当前市面上销售的胶片胶卷,根据成像原理和工艺主要可分为彩色负片、黑白负片、彩色反转片和彩色电影负片这四大类别,规格型号主要可分为135胶卷、120/220胶卷和大画幅页片这三个规格,感光速度主要可分为低感胶卷,中度胶卷和高速及超高速胶卷这几种。
A、彩色负片,就是指最常见的彩色胶卷。冲洗显影后呈现棕红色或咖啡色的影像,该影像反相才能呈现正常的彩色图像。这种胶片,宽容度高,色彩丰富,根据品牌、型号和感光度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特色,是最常用的胶片,可选的种类非常的多,从十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一卷的都有,大家可以按不同的用途和个人喜好来进行购买。彩色负片的主要评判标准是色彩的倾向、颗粒的粗细和宽容度的高低。例如富士卷偏绿、柯达卷偏黄、低速卷颗粒细、高速卷颗粒粗、贵卷好卷宽容度高、便宜卷宽容度低等等。
B、黑白负片,就是指黑白胶卷。这种胶卷冲洗显影后呈现灰色或者灰蓝色半透明的影像,该影像反相才能呈现正常的黑白灰图像。作为负片,它的宽容度同样比较高,但因为不具有色彩,因此被认为是更纯粹的摄影表现方式,只用黑白灰的渐变关系来表现美感。也是常用的胶卷,可选的种类非常多,但价格比彩色胶卷要稍贵些。跟彩色胶卷不同,黑白负片的冲洗方式更加种类繁多,甚至可以在家里进行简单的手工冲洗,根据用药和手法的不同,成像的风格千变万化,非常好玩。黑白负片的评判标准是反差的大小、颗粒的粗细、影调的好坏。
C、彩色反转片,有时候也称正片。这种胶卷冲洗显影后就直接呈现彩色的图像,跟实际影像完全一样,色彩非常的漂亮,在过去,主要作为幻灯片来进行观看。它的宽容度相对较低,冲洗方式比较难实现,因此没有彩色负片普及,但因其独一无二的美妙色彩和细腻锐利图像,导致无可替代。彩色反转片的评判标准主要是色彩的风格、颗粒的粗细和细节的多寡。目前市售的正期彩色反转片普遍比较贵,而且拍摄难度高,不建议初学者拍摄采用。
D、彩色电影负片,又称电影卷。事实上电影负片顾名思义不是民用的平面拍摄用胶片,而是原本用于胶片电影的拍摄的。但因为规格跟普通民用胶卷类似,而且目前胶片电影的拍摄越来越少,因此有不少电影盘片流入市场,被一些中间商进行分装之后,当做普通拍摄胶卷来销售。它的特点是宽容度和色彩极为优秀,但因为电影工艺要求胶片表面附着一层防眩光的碳层的原因,导致难以冲洗,或者进入电影厂流水车间采用工业级的ECN2工艺冲洗,或者用半自动手冲的方式,前浴除去碳层再进行冲洗,因此提供冲洗的服务商非常少,价格也相对昂贵。最最重要的是,市面上合规的盘片分装商很少,导致大部分分装电影卷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无法应用拍摄重要的项目,以避免因胶卷质量原因导致拍摄失败。
以上四种胶卷基本都可以分为135、120/220和大画幅页片这几种规格,以对应不同规格的相机,实现不同量级的成像效果。感光度也是很全面,基本可以应对从阳光明媚到昏暗的室内等多种环境。
第三,您要清楚胶片应该怎么拍
其实跟数码相机的拍摄,还是没有太多不同的,不用慌。
胶片傻瓜机就等同于数码卡片机,胶片单反相机就等同于数码单反相机,只不过因为很多胶片相机的年代久远,导致自动化程度不够,很多功能都需要手动调节,但摄影是共通的。该有的光圈快门对焦沟通一样都不少,甚至装胶卷也等同于插存储卡,冲洗胶卷也等同于文件导入电脑后期处理,都是一个意思。
但不过,有这样一些事情需要注意:
A、胶片或者胶卷是光敏材料,是不能见光的,不管是拍之前的装进相机,还是拍之后的取出来送去冲洗,都尽量不要让里面的胶片漏光,除了拍摄曝光之外。这过程中,您需要做到:保证相机本身没有故障或者破损、保证安装胶片的熟练操作、保证拍摄过程中不要出现中途开盖等意外、保证拍摄完成后把胶卷倒回暗盒或者卷紧衬纸、保证在送去冲洗之前不要打开暗盒或者拆开衬紙。
B、胶片或者胶卷的感光度基本是固定的,当您装进去一卷胶卷拍摄的过程中,并不能够随意调整相机上标识的感光度,最稳妥的方式是,胶卷壳上写着这卷是多少度,您就把相机上面的感光度拨盘设置到那个度数上面去。当然,这建立在您的胶片是正期的、保存良好的情况下,而且相机测光功能并无故障。不过,部分黑白和反转胶卷是具有迫冲或者减冲能力的,即按照比标称感光度高或者低的度数去拍摄,只要冲洗方案得当,也能得到不错的影像。但以上的一切,都要保证在拍摄该卷的过程中,从一而终的。不然,冲洗师傅也救不了您。
C、胶片跟数码比起来,对拍摄曝光的严谨程度要高很多,而且各不相同,需要充分的熟练和记忆。以最常用的彩色负片为例,向上宽容度很高,向下却很低,也就是说,过曝几档,跟准确曝光相比,并没有多少区别,甚至对于细节的呈现和色彩的表现会更有利,但一旦过曝一档以上,画面细节就会大量丢失,色彩就会变得暗淡甚至偏移,颗粒就会变得粗大。因此,拍摄彩负胶卷,“宁过勿欠”是终极原则不可违背。而与之相反的反转片,则在曝光理论上也是相反的,欠曝要比过曝保留的细节更多,因此“宁欠勿过”似乎就应该是拍摄反转片的铁律了,但事实上,拍摄反转片最好的方式是:精准曝光。这需要很多经验和实践来支撑。对于黑白负片来说,曝光似乎要随意一些,可在实际操作当中,曝光跟冲洗的组合难度,才是拍摄黑白真正的难点。因此,要么自己从拍摄控制到冲洗,要么将自己的拍摄意图正确完整地转达给冲洗扫描师傅,不然,黑白就很尴尬了。
掌握了以上注意事项,拍摄胶片才能变得安全可控一些。不要以为只要装上胶片一通按,然后把胶卷丢给冲扫师傅,然后就能得到那些网红摄影师风格的图片,得不到就哭闹骂街,那就比较幼稚了。
第四,您要清楚胶片冲扫后期制作的一系列工序
在目前比较流行的胶片摄影处理办法,是将胶卷冲洗显影为底片,再将底片利用先进的底片扫描仪转换成为数码文件,即得到兼具胶片成像特性与数码照片便利程度的照片。因此,大家需要搞清楚如下几个名词:
“胶片冲洗”:是将拍摄完成的胶卷,通过一系列工艺显影成为底片,这一步骤并不能够得到任何实体或者数码的可直接观看的照片。
“胶片冲扫”:是将拍摄完成的胶卷冲洗成为底片,并扫描成为数码照片。
“照片冲晒”或“冲印”:是将底片扫描成为数码照片之后,或者直接利用数码照片,晒印成为实体照片。这一步里面,直接拥有底片或者底片扫描之后的数码照片拿去晒印,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因为都要经过转数码这一步。
“照片放大”:这一步基本等同于冲印或者冲晒,因为在工业流程里面是几乎不用传统的光学放大的,都是利用数字扩印的方法,制作实体照片。
所以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应用最广的“胶片冲扫”,即利用拍摄完成的胶卷,制作数码照片的工艺,并不产生任何实体照片。
“胶片冲扫”顾名思义,是要兼具“冲洗”和“扫描”两个环节的。
在冲洗这个环节里面,不同种类的底片,冲洗方法完全不同,而且基本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拿一卷彩色负片,指望冲出正常的反转片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当然存在负片正冲或者正片负冲这样的方法,但那只用于制作某些特效,出来的效果完全不同。
彩色负片的冲洗方法,当前应用最广的,是柯达提出的C41标准。在这个标准里面,对冲洗药水、冲洗步骤、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用一种品牌型号的药水,只能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无论药水调配、温度还是时间,要求的误差都极其微小。不过好在这是一个通用的标准,也就是说无论什么品牌什么型号什么感光度的胶卷,都能参数不变地放到一起冲洗。因此,市面上各大胶片冲扫机构应用最广的方案,是诺日士Noritsu的全自动彩色负片冲洗机V30s。这台机器不用调节任何参数,从进片到补药到温控定时到烘干全部自动化,所以除非机器故障,或者日均冲洗量低于20卷,或者频繁静置不开机,不然基本不会出现任何质量问题。这是工业化的力量。
黑白负片的冲洗方法,相比起来就简单很多了。首先它的步骤就要少一些,最核心的无非“显”“停”“定”三步,再加上其他用于优化冲洗的细节步骤和大量的水洗。而且最友好的是,黑白负片的操作问题一般是20度上下,这就意味着在室温下即可进行,因此很多爱好者在家里卫生间就可以手冲黑白胶卷。不过略显麻烦的是,黑白的显影药剂有很多种品牌规格型号,而且针对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胶卷,显影时间是不一样的,因此很难实现全自动机冲。如果某些冲洗店使用了全自动批量冲洗的方案,那得到的质量肯定是不理想的。最理想的方案,就是采用合适的药水,针对不同种类的胶卷进行分类冲洗,并且利用半自动冲洗机控制温度、定时和转速。
彩色反转片的冲洗方法,跟彩色负片有些相像,但是步骤要多一些,所以也可以采用全自动机冲,目前市面上最好的冲洗方案是吊挂冲洗机,温控和受药都更精确。
彩色电影负片可谓是当前冲洗难度最高的胶卷,重难点在于胶片上难搞的碳层。碳层对于成像本身并无太多用处,但如果不除掉又无法显影,而且碳层又顽固又脏,只要去除干净,剩下的工艺就跟C41标准相差不大了。又因为碳层的缘故,无法进入自动冲洗机冲洗,只能人工将碳层去掉,因此人工成本非常高。这种胶片正常来讲应该是在电影厂的冲洗车间进行,在避光条件下用高压水枪去掉碳层再显影的,但分装电影卷很难实现这样的条件。
而在扫描这个环节,则更复杂一些。
在这里要特别申明一下,使用胶片拍摄照片,影响最终成像的因素非常多而且复杂。包括镜头素质、胶片素质、冲洗质量和扫描质量都有影响,而且在当前大环境下,影响因素最重的,就是扫描这一步。
首先,扫描仪有很多品牌和款式,成像原理和素质各不相同,大体可以分为业余扫描仪、专业初级扫描仪、专业高级扫描仪、商业扫描仪和艺术品级扫描仪这几个档次。
业余扫描仪是指那些兼顾了底片扫描功能的平板扫描仪,这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爱普生的V600、V700、V850这个系列的机型,以及其他品牌的带有底片附件的平板扫描仪。这种扫描仪的特点是兼容性强,可以扫描几乎所有尺寸的底片,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它们很难保证底片的平整、没有自动对焦功能、很难规避灰尘等等,但只要做到操作合理,在很多时候这些扫描仪也可以达到专业效果,只是效率比较低下。
专业初级扫描仪是指那些专注扫描底片的专业扫描仪,它们的结构设计无法扫描其他平面物体,采用透射的方式扫描底片,只是因为成本和工艺限制,镜头和成像元件素质不是很高,但一般焦平面比较准,或者有自动对焦功能,因此比平板扫描仪的平均水准还是高一些。代表机型比如精益7600i、紫光7200等。
专业高级扫描仪是指那些功能更完善、镜头素质和成像组件更高级的透射扫描仪,以日系和台湾生产的为主,主要包括尼康的coolscan系列、美能达的Dimage scan系列等等。其中以尼康的5000ed和9000ed为巅峰。
商业扫描仪主要是指过去的数码冲印店整套设备里面的扫描组件,代表型机型比如富士的SP2000和SP3000(又称魔术手),和诺日士的HS1800。他们的共同优点是扫描速度非常高,成像画质过得去,色彩表现很受大众欢迎;缺点也比较明显,动态范围不高,细节解析力比较弱,以及色彩千人一面,任何胶卷放进去,扫出来基本都一个样,可调控程度很差。
艺术品级扫描仪则是指部分厂商推出的采用怪兽级扫描镜头和成像组件,以及专利设计的底片扫描仪,甚至电子分色机,又称为电分。比较代表型的机型是哈苏易麦康的flextight系列虚拟滚筒扫描仪,和柯达的智佳IQ smart系列扫描仪。这类型的扫描仪过去主要是用于专业图片社、报社和画廊等场所,成像素质极佳,完美还原底片本来的信息,严谨地应用于艺术作品的表现,现如今因为胶片大潮的退去,已经被很多胶片冲扫采用了,普通玩家才能感受得到。
以上各类扫描仪,除了商业扫描仪之外,其他扫描仪的速度基本都不快,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扫描之前和之后的校色及除尘更加重要,因此催促专业冲扫机构快速出图其实是不明智的,要么做无用功,要么影响品质。
各类扫描仪本身的软件硬件设计,决定了他们对于底片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选择不同的扫描仪,不同的扫描软件或者不同的人员操作,得到的照片也许是千差万别的。因此通过某张照片来断定某款镜头或者某款胶卷的特性,是并不科学的。极端例子比如富士sp3000扫描仪,扫什么胶卷都基本一个样子,这就很麻烦了。
第五,您要习惯胶片数码化的样子
这是最后一点需要注意的事情了。因为我们在工作中在交流中会接触到很多类似的意见,在这里归纳一下:
A、没有胶片味儿啊
其实胶片应该是啥味儿呢?有人说,富士魔术手扫描出来照片的味道就是典型的胶片味儿,因此很多“网红摄影师”会采用这样的方式,用胶片来拍摄,用魔术手来扫描,以此得到跟其他“网红摄影师”不同的色彩和味道。但用魔术手来笼统概括胶片的质感就太片面了。不论是魔术手,还是其他什么扫描仪,搞出来的照片色彩,其实都是一款色彩曲线,覆盖在扫描得到的基本图像信息上。魔术手的曲线,也是曲线而已,就像咱们手机照片的滤镜,差不多一个意思,但实际上对胶片本来的信息,是很有损失的。在胶片时代,照材界都在追求尽量还原真实,尽量细腻,尽量清晰,这在数码时代变得容易获得,但不能说,清晰的细腻的真实的,就是数码了,就不胶片了。胶片细腻起来,我都害怕。
B、噪点怎么这么多
胶片本身哪里来的噪点……噪点是数码传感器的热噪音,银盐显影出来只有颗粒,您看到的一粒粒的,基本都是银盐颗粒。越是高级的扫描仪,越能完美呈现胶片的颗粒感。当然,也有热噪音产生的可能,这种情况,要么是扫描仪太低端,性能不行,要么是拍摄欠曝光太严重,扫描的时候师傅给硬拉提亮,导致暗部功率太高出现热噪音。总之,追求胶片扫描文件跟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一样光滑的话,真的不如直接拍数码,颗粒本身是胶片的魅力。若是希望尽量少些颗粒,那么可以选择昂贵一些的胶卷和高级的黑白显影药液搭配,以及妥善保存,会好很多。
C、偏色啊
这个问题最多出现在彩色负片的冲扫之后。其实只要底片曝光和冲洗完美,扫描过程是可以实现各种方案的色彩的,负片就是一个大色库,反相之后可以应用曲线工具进行各式各样的调节,就像数码相机拍摄的raw文件调色一样。对于商业全自动扫描仪比如富士sp3000等,是由扫描仪自己来决定色彩曲线的,而对于专业的底片扫描仪,则是由扫描软件的自动色彩、胶片通道和操作人员对黑、白、灰场的控制来决定的,操作人员一般是以暗部和高光保持更多细节,中灰色准确为标准的。如果黑白灰场准了,白平衡就一定是准的,反应的是胶片和环境光源共同的特点。不要忽略环境光源,晴天和阴天,室外和室内,通透和雾霾,出来的色温都是不一样的;也不要忽略拍摄本身和胶卷的保存,拍摄欠曝光、胶卷过期的,都会偏色。
我是资源库,一个你关注后就会开始涨势的宝库!
我们下一期再见!
据说,点赞的同学,
过不了多久也年薪100000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