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研究
“一号在手,投资无忧!”此微信公众号为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权威发布平台,力求信息及时、准确,是您投资好帮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研究

【债券(可转债)】:转债微观分析框架:基于资产轮动的视角

中信研究  · 公众号  ·  · 2017-07-06 08:04

正文

——联系人:明明;章立聪;联系人:余经纬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篇报告我们将基于已有的分析框架,从资产轮动的视角来讨论转债的投资价值何在。

 

利率影响的短期特征。近年来转债市场情况出现了新特征,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利率与转债价格的关系。在新的框架下我们将利率项看成转债价格的短期影响因素,此类冲击是市场整体流动性环境变化在转债市场的体现。若市场利率出现趋势性上行或下行拐点,转债价格将会受到明显的负向冲击。我们重点阐明两大问题:1、无论个券处于股性或是债性区间,利率市场的拐点与转债市场的拐点近乎吻合,更进一步讲是市场流动性边际变化在转债市场的映射。2、更关注利率驱动力的短期作用。综合来看,对流动性边际变化的把握是利率对转债价格驱动力的最核心要素。我们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流动性边际变化或频繁发生,因此此类冲击带来的得与失有望多次出现,利率因素带来转债市场的交易性机会。

 

条款博弈的时点冲击。下修对转债价格的驱动:我们认为有两条路径会对转债价格产生影响:1、转债议案股东大会审议是否能够通过;2、转股价下修的程度。从实践来看,下修预案被否属于小概率事件,但若被否短期会明显冲击转债价格。提前赎回对转债价格的驱动:基于预期的公告效应。在不考虑赎回期权益类市场牛市或是熊市的情况下,提前赎回策略上我们给予两点建议:1、在进入数日子阶段时便卖出转债相对更优;2、对于投资者而言也可以坚定的从初期持有至赎回期的最后,或逢低介入。正由于条款博弈时点冲击的特征,操作节奏的预判显得尤为重要。

 

估值短期交易色彩增厚。转债估值的高低决定了转债市场的健康程度。股性估值水平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权益类市场情绪与转债市场供需情况。股性估值的低点大致存在以下几点特征:1、权益类市场处预弱势是估值触底的背景,短期下跌或是长期疲弱均会冲击股性估值水平。2、大多数股性估值极低值出现在无风险利率快速上行阶段。3、个别转债干扰。4、正股长期弱势震荡叠加利率下行的组合,此时估值的水平维持在略低于10%的水平。若转债估值高企,则在其后的某一阶段转股溢价率必然面临着压缩。理论上存在两条路径,一是正股上涨转债价格估值被动压缩,二则是转债价格下跌主动去估值,此时转债市场极有可能经历一轮暴力去估值。对于转债债性估值我们大致总结:1、转债债性更多是托底的作用并不能带来太大的上涨空间;2、估值低不等于价格到底。判断转债价格的底部需要同时对基础利率与债性估值做出判断,估值低并不意味着绝对机会的到来;3、相比参考历史过往,从短期市场趋势中寻找答案也许更可取。

 

正股是长期核心矛盾。估值决定了市场的健康程度,而正股则是决定了转债价格未来能够达到的高度。

 

流动性是起点正股是终点。宏观流动性环境的边际变化或将频繁出现,转债市场短期行情可能也会频繁上演,估值成为加减杠杆的工具,因此在上行行情的前半段转债成为大类资产中表现最为迅速的品种,看短做短成为主流的策略,选择个券流动性好的标的可以更加充分的参与此类行情。同时未来转债市场估值的波动或将加大,交易性机会也随之增多。对于流动性欠佳的个券,我们建议更多的去把握正股趋势,同时考虑相应的时间成本。当转债触发到提前赎回线时,投资者通过换股来兑现浮盈坐实收益,牺牲了流动性但是通过正股红利来弥补。综合看转债整体行情始于流动性但终于正股,个券行情则基于个券流动性差异而存在明显不同的策略。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晨会》报告。


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特别提示: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仅供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在新媒体背景下观点的及时交流。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


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所提供的卖方研究服务主要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在分类结果和分类结果和评级结果评级结果与卖方研究服务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前提下,在接受卖方研究服务前,还应当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对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关于本资料的性质。本资料的性质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该项服务通常是根据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或特点,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所提供的中长期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而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投资操作性意见:(1)该项服务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仅代表中信证券研究部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因此,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2)该项服务是一项“标准化服务”,侧重于提供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判断和相对指数表现。其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每一位使用者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目标、需求等个性化情况,也不涉及每一项具体投资决策的“选股”和“择时”判断,因此,不能够将其视为针对特定投资者的、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建议,也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


关于使用本资料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在关键假设条件下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如:给予个股“买入”投资评级,并不等同于建议在当前时点/当前价位执行买入的投资操作)。(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中信证券对本资料提供的分析意见并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担保或保证。以往的表现不能够作为日后表现的佐证或担保。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情况并配合其他分析手段。投资者在使用该项服务辅助进行具体投资决策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中信证券并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4)为避免对本资料及其对应的证券研究报告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逻辑及其关键假设、投资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需要明确的是,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使用相关服务。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中信证券研究(原始ID:gh_294e097afc75)是由中信证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若未经中信证券官方核准,其他任何明示或暗示以中信证券名义建立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官方订阅号,订阅人在阅读、使用相关订阅号信息前还请务必向中信证券销售人员或客户经理进行核实。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订阅人及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信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中信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报道相关内容”的日常授权。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中信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中信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