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选书人 ] 未读新媒体团队 [ 选书类别 ] 社科
这一切,大概都是因为我太爱买东西了。
前两天,我又双叒收到了一堆快递,同事说:呦,又买了一堆垃圾啊?
我:!@#¥%¥%……
但是想想,此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啊。每次购物狂欢之后,就会陷入一小段贤者时间,开始反思,我是被猪油蒙了心吗?为什么要买这这这,为什么要买那那那!
衣服一大半都没穿过,有些甚至没摘吊牌,放在那里可不就是一堆垃圾吗?
偶尔立志,要向孔子爷爷学习,每日三省吾身:口袋有钱吗?东西有用吗?脑子有病吗?
都没有!那太好了!就别瞎买买买了。毕竟咱又不是千手观音,没有那么多手可以剁。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下次不开心,还是会像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的女主角一样, 一走进商场,就像找到了人生的舞台。
在商场的聚光灯和无数陌生观众的眼中,开始了一场大型荒谬自high表演:
前半场是买买买,中场是剁手剁手剁手,最后,以吃不完的土作为收场。
直到最近,未读君看了一本书,才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们会无聊到相信“包能治百病”这种丧心病狂的消费理念。
这本书叫作《极简主义》,作者是两个践行着乔布斯和扎克伯格生活方式的美国年轻人:乔舒亚·菲尔茨·米尔本,瑞安·尼可迪默斯。
乔舒亚和瑞安开设了一个网站,也叫做“极简主义”,他们在网站上分享着极简主义的生活理念,拥有超过400万的读者。帮助很多人过上了“扔扔扔”但是却有意义很幸福的生活。
他们的故事也出现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福布斯》《人物》《时代》上。
然而,最开始的人设却并不是这样的。
乔舒亚曾经是一位年薪六位数美元,拥有香车,豪宅的企业高管。放在国内,绝对属于年薪百万的中产阶级了。
然而,要维持这种状态,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一周工作七八十个小时,焦虑,抑郁,苦闷……
他试着通过买买买来缓解压力。然而,买东西的幸福来得有多快,走得就有多快。
总有些时候,哪怕把信用卡刷爆,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身体越来越差,甚至染上了暴饮暴食的恶习。表面上看起来光鲜靓丽,实际上已经支离破碎。
这就像我们总是在告诉自己,月薪5万就会快乐了。等你真的拼命达到了月薪五万,才发现,原来钱不能解决一切。
但是“很多钱”大概可以吧。
于是又立flag,告诉自己,月薪8万,9万,10万,就会快乐了。
一次次的失望之后,如果我们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把赚钱买买买当作千秋大计,子子孙孙无穷匮矣,请问这是愚公吗?
于是,乔舒亚决定开始断舍离。他丢掉了家中90%东西,留下的每一件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样的生活,却让乔舒亚越来越充实,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自由。好基友瑞安也受到影响,花了21天,也过上了这种生活。
有句话叫作 ,less is more。越是简单,越是深刻。乔舒亚的极简主义,并不是让我们弃车弃房,从只知道“买买买”的败家娘们,变成只知道“扔扔扔”的败家娘们。
那是家徒四壁,不是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其实是一种是获得自由的思维方式。
它会告诉你,什么才是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如果你愿意,你完全可以有车有房事业有成地“极简主义”着。
而我们通常在做的事情,就像是什么呢?
你只想吃一口苹果,却费尽心思去摘了一筐香蕉,结果又累又不开心。请问,这是猴子请来的逗逼吗?
一个人的需求和欲望是两回事。
背包是人们的需求。而爱马仕,却是被商家刺激出来的欲望。而极简主义者的思维是,爱马仕再好,如果我不需要,那我就不要。因为我不想被控制,变成一个拜物教。
想学习香奈儿的品质,非得买一个包才能学到吗?
知识又不是通过皮革传播的。
乔舒亚告诉我们,“极简主义”是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买买买并不会让你快乐。只有当你停止寻找快乐,转而寻找生活的意义,努力变得自律,专注,觉知,有了长久的满足,快乐只是一个副产品而已。
对每个人而言,都该有自己最有意义的事,与此冲突的,便可以不要;与此无关的,可要可不要;与此相关的,才是必要的。
道理我们都懂,可是,有时候,剁手也是必要的,购物狂欢也是必要的,该买的还是要买,该剁的还是要剁。谁让买买买,才是最普遍的妇科病呢……
- 互动 -
你买的最后悔的东西是什么?
文案&编辑=洋野
投稿/合作 [email protected]
▼ 点这里让买买买变成一个高级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