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描述了近期A股和港股的冲高回落走势,分析了市场出现这种走势的深层次原因,包括投资者的心理反应、市场情绪的波动、资金的态度以及板块轮动的快速变化。文章作者作为一名超长线价值投资者,提出了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应如何保持冷静并坚定持有优质资产的策略。
文章描述了A股和港股的冲高回落走势,指出这种走势对投资者心理的影响,分析了其根本原因,包括市场创伤后遗症、投资者心理反应、资金态度等。
文章作者作为一名超长线价值投资者,提出了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应如何保持冷静并坚定持有优质资产的策略,包括满仓持有、以不变应万变等。
文章描述了当前市场的怀疑和争论状态、热点不集中、板块轮动快的特征,并指出机构和个人投机者的行为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同时阐述了资金的选择和行为逻辑。
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投资策略和理念,包括判断市场状况、资金优势、组合选择等,并鼓励普通投资者和价值投资者坚持自己的投资路线。
昨天的A股、港股,都出现了明显的冲高回落的走势。
冲高的时候,大家都喜气洋洋的,认为“牛市又来了”。
然后,乌云密布。
具体地说,就是下午2点多钟之后,指数开始突突地往下降。
个股的跌幅更大。
比如腾腾爸重仓持有的腾讯控股,一度涨幅4%+,收盘时反而跌了0.5%。
这一上一下,相差就近5个百分点。
没见过世面,心理素质差一点的,这种局面,还真很难抗住。
“市场冲高了,赶快卖,准没错。”
最近网上网下持此观点的人,越来越多。
市场刚刚从熊市低谷中爬出来,大家都期待着一场酣畅淋漓的牛市,现实却是类似昨天这样冲高回落的“半日游”行情频繁上演。
很打击市场的情绪。
昨天市场收盘后,舆论场上给市场下跌找原因,说是2024年央行缩表引发了各方担忧。
我对这个看法不认可。
一是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不是昨天才公布的,市场早就知道了,要有冲击早有了,不会现在才炒剩饭。
二是类似昨天这种冲高回落最近经常有,不是昨天一天这样!
请问为什么最近老是出现这种走势呢?
很显然,根本的原因不是盛传的小作文,而在市场本身。
市场走势如此,首先来源于市场里的一种创伤后遗症。
熊市中的持续下跌让投资者逐渐形成了“逢高即卖”的肌肉记忆。
当市场反弹时,解套盘和短线获利盘会争相抛售,慢慢地就在投资者形成了“一涨就卖”的思维惯性。
另一方面,市场刚刚走出熊市底部,整体的乐观预期尚在酝酿中,还远远没有到来。
虽然政策底、估值底已经出现,但经济复苏的强度和企业盈利改善仍需事实上的验证。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部分资金会选择“见好就收”,而非长期持有。
熊末牛初,统一的乐观共识还没形成,市场处在怀疑和争论中。
这时的市场通常还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或者说规律,那就是热点不集中、板块轮动特别快。
每当此时,贼精的机构们,包括一些油滑的个人投机者,就特别喜欢跟着板块轮动进行快速的调仓换股。
主观上是想追求利益最大化,客观上却加大了市场的波动。
如何应对眼前这种动不动就“冲高回落”的市场行情呢?
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会给出不同的回答。
我是一名超长线价值投资者,站在投资的角度,
我的
应对之策非常简单:
底部,
满仓持有,
以不变应万变。
熊市转向牛市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当前市场的反复震荡,看起来很纠结,也很折磨人,实际上是新旧资金交替、悲观与乐观预期碰撞的必然结果。
对这种现象,我有两个基本的认知:
第一,板块轮动太快,我追不上市场轮动的节奏。
第二,这个过程早晚会结束的,但什么时候会结束,我也预测不出来。
第一点认知时时提醒我:多看少动,就不会被左右打脸。
第二点认知时时提醒我:多看少动,就不会被市场的突然大幅上升甩下车。
最近最典型的例子,4个月前,具体地说就是924之前,不跟现在一样吗?
然后924来了,市场突然从底部暴涨20%以上。
924之前玩“冲高就卖”策略的人,有几个没眼睁睁地踏空呢?
我始终把自己定位为普通投资者。
有些事情,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我不会做超出自己能力圈的事情。
现在我能做到的事情是:
第一,我能判断出目前的市场整体上还不贵,还很便宜,还处在一眼可见的历史底部区域——不是最底部,但还是次底部。
第二,我的投资资金,都可以超长线使用,这让我具备了远超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优势——我的投资时限可以确保我能安然度过市场的这段上蹿下跳期。
第三,我的组合,是我最近几年反复挑选、打磨的结果,我对这个组合充满信心——这是我能长线持有的根本底气所在。
我坚信我的思路对普通投资者、价值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因此,写下这篇短文,与志同道合者共勉。
今天会不会再冲高回落呢?
嘿嘿,我不知道。
但这不影响我的长线操作。
全文完。
作者简介:
我是腾腾爸,畅销书《投资大白话》与《生活中的投资学》作者。2023年出版
两本新书《一本书看透财报》、《一本书看透A股》,
目前还在热卖,打折中哦
!
套装,普通版,
打折中
数量有限,手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