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湖南市场监管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信息发布平台
51好读  ›  专栏  ›  湖南市场监管

永州市东安县:严把食堂食材配送、监督、使用关口 全力建设学生和家长满意食堂

湖南市场监管  · 公众号  ·  · 2025-01-17 20:00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东安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5所,设置有食堂的学校63所,在校就读学生71102人,在校就餐学生47433人。为守护好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推动清廉食堂建设,东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专题研究部署,主要领导深入县教育局和各学校调研了解情况,想办法谋对策,补短板防风险,聚焦食堂食材这个核心,推行配送、监督、使用“三权分离”原则,即配送环节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监督环节实行“双随机两公开”:随机抽派称菜人员、随机检验菜品质量,公开人员、公开结果;使用环节明确专人管理,管理人员不能参与监督和验菜。严格规范各个环节操作流程,着力提升食堂管理服务水平,全力办好师生满意食堂。


一、严把食材配送关,让食品更安全

一是明规定,抓好建章立制。 根据国家省市学生食堂管理精神,结合县域实际出台了《东安县学生食堂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了《东安县学生食堂财务管理规定》《东安县学校自主选择食材配送公司实施细则》《东安县学生食堂公示制度》等管理制度。建立了县级层面的学生食堂工作部门责任清单,教育、市监、卫健、发改、农业农村等部门每月定期集中会商的联席会议制度,以及食堂餐费价格协调、监督举报、信息通报、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 二是严比选,确定配送企业。 东安县自2021年9月开始实行学校食堂食材集中采购,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完善,目前已日趋规范。2023年8月,全县公开招标了5家粮油配送企业、10家生鲜肉类配送企业,严格了学校食堂食材配送标准和要求,将全县所有学校的食堂食材采购量大体公平划分为10个区域,粮油配送企业和生鲜肉类配送企业每学期按月轮流配送,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有力降低经营成本。2024年8月,各学校依据县教育局对配送企业食材质量、配送服务的综合评分情况,以及基于一年来对各配送企业食材配送情况的了解,组织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实地考察生鲜肉类配送企业现场保障情况,通过综合评分(学生家长分值占比达到63%)比选出3家初选入围配送企业(10选3),再在县教育局组织下,学校代表、纪检监察代表、家长代表参与,在指定日期、场所集中抽签选中一家配送企业(3选1),过程公开结果公示。 三是抓质量,确保安全可靠。 各学校确定每天学生食堂食材采购清单后,经分管领导审核、书记(或校长)审定签字后,提前12小时提供给配送企业,并约定配送时间。配送必须使用冷链车,当天食材当天配送,保障学校正常开餐,保证食材新鲜。配送企业必须提供所配送产品相关证件,对不能提供证件和来源的以及不合格的产品,学校予以拒收。各学校不得擅自从招标配送企业以外渠道采购食材,严禁使用冻兔、冻鸡壳、冰鲜猪、(水獭)鸭肉等冻货。


二、严把食材监督关,让管理更规范

一是严格采购流程。 严格把关食堂配送食材的询价定价、验质监称、收支结算,实现价格共同定、质量共同管。询价定价方面,各学校成立食品议价小组,由一名行政人员、两名以上教师代表及一名配送企业管理人员组成,每周轮换一次,每周询价一次,在食堂公示栏公示食材价格表。验质监秤方面,各学校建立“学校行政领导+教师”的秤菜和监质人员名单,每天轮流监管质量、核定价格和监好秤,过称要拍摄并保存照片,做好专门的验收记录。收支结算方面,学生伙食费全额上交财政专户,专款专用,不得将其他任何非食堂经营服务开支列入到学生伙食费开支,不得坐收坐支。各校结算使用配送企业开具的正式发票和流水清单,严禁使用其他票据冲抵。教育局牵头组建学校食堂食材询价监督队伍,建立队员库,每月两次轮流抽调队员开展询价,比对监督各学校同类食材价格,对价格偏离度超过5%的学校予以提醒警示。各学校不得擅自从招标配送企业以外渠道采购食材。 二是严格进货查验。 各学校对食堂食材建好出入库台账,安排人员轮流开展进货查验工作。因食材质量不合格学校有权拒收,由此造成的损失由配送企业负责,学校可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造成的经济损失从配送企业上缴的保证金中扣除。因延迟配送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或因食材质量不合格造成严重后果的,除追偿配送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外,直接中止合同,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三是严格廉政管控。 教育局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开展“飞行检查”,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深入到学校突击查访、重点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形成“问题清单”,推动立行立改。坚决防范和杜绝降低学生餐食标准,以及虚报冒领、违规挪用、克扣截留、贪污侵占等问题。严禁配送企业与学校相互串通,弄虚作假,套取学生伙食费。严禁向配送企业指定售货或故意刁难配送企业或向配送企业索拿卡要。健全完善资金监管、风险研判、考核退出三项机制,推动纠建同步,加强监管监督。推行一月一结算,学校膳食委员会成员每月初对上月的收支情况进行结算,经大家认可签字后方可进行报账。实现经费共同管,确保每一笔支出都落到实处。同时,强化对配送企业的信用管理,学校每月根据对相应的配送企业的不良问题进行合理扣分,并将情况上报县教育局,县教育局对配送企业进行跟踪量化打分,根据合同对配送企业进行相应处罚,并将之作为下一学年度各学校选择配送企业的信用参考。


三、严把食材使用关,让师生更满意

一是推动阳光公示。 全面推行营养食谱制度,各学校成立膳食委员会,配备专(兼)职营养师,参照有关营养标准,科学合理制定每周营养菜谱、每日营养菜单,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健康成长的营养需求。每天学生食堂食材采购清单确定后,经分管领导审核、书记(或校长)审定签字后,提前12小时提供给配送企业。学校在食堂醒目处设立教育局统一制定的公示栏,将每天的菜谱主、副食品种及原材料来源、价格公示,做到明码标价,老师和学生同菜同价,并公布教育局监督举报电话。 二是严格厨房管理。 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制度,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提档升级全覆盖,通过信息化、智慧化监管手段,采取监管人员现场与非现场一并执法模式,提高监管效率,实现重要环节共同管。食堂的设施设备做到卫生干净,不能有灰尘、污渍。食堂物品的出入库由专人负责,签字确认,并建立台账。出入库全程在视频监控下进行,视频资料留存三个月。以保证饭菜质量为前提,严格规范操作,加强加工制作流程、餐饮具消毒、食品留样监管。对厨工不戴口罩,不按规定着厨房衣帽,不按规定操作烹煮,不注意卫生马虎邋遢的发现一次立即严格处罚一次,情节严重的直接解聘。 三是实行陪餐制度。 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建立了学生家长陪餐人员库,提前一天随机抽取并通知陪餐家长,陪餐家长实地查看食材采购及食品加工情况,并与学校相关负责人、学生共同用餐,并做好陪餐记录,通过用餐陪餐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是强化测评反馈。 教育局出台统一办法,各学校食堂厨工的月工资总额的70%是基础工资、30%是绩效工资,各学校膳食委员会每月组织学校领导、工会、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对学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满意度进行测评,厨工绩效工资与测评反馈结果挂钩,促进厨工不断提升厨艺、改善菜品口味,真正做到“学生所盼”向“学生所赞”转变。

通过一系列过硬措施,目前东安县各学校食堂菜品丰富可口,学生吃得满意,实现了“今年与去年不一样”“秋季开学与春季开学不一样”的阶段性整治目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