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家哥的小黑屋
互联网公司的野望,线下零售的忧虑,商业地产的彷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本地宝  ·  正式实施!驾驶证申领政策有变! ·  昨天  
北京吃货小分队  ·  北京2月薅羊毛攻略!必去这三个 ·  昨天  
北京吃货小分队  ·  无限回购的宝藏零食!真的挖到宝啦 ·  昨天  
最爱大北京  ·  北京“空中花园”来了!在哪?长什么样?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家哥的小黑屋

看完了罗永浩的回复,我更加佩服这两位历史名人了

家哥的小黑屋  · 公众号  ·  · 2019-11-04 20:40

正文

今天故事的缘起是, 锤子科技和罗永浩最近又双叒出事了。丹阳市人民法院2019年10月30号针对锤子科技CEO罗永浩发布的限制消费令,换言之老罗变成了新闻上常说的“老赖”。

熟悉老罗和锤子科技的朋友们都知道,自从罗永浩开始做手机起,声势特别浩大,华为、魅族、小米diss了一个遍,每次的发布会堪称是一场娱乐圈的盛宴,论口才和文字水平,所有消费电子CEO里面老罗说排名第二,估计没人敢认领第一。


毫不意外,老罗写了一篇长文《一个「老赖」CEO的自白》

摘要一下:

1)公司破产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正常操作,但是为了让债主们还有希望,一直没有破产;
2)公司已经在过去10个月偿还了3亿,老罗个人也筹措了几千万的资金用于还债;
3)变更法人等一系列操作是为了方便商务活动(注:不能坐飞机和高铁,北京去成都还真是挺费劲的)
4)他 债主们道歉,并说道会像 史玉柱、马克吐温 一样,欠下巨额债务之后东山再起还债。
看完之后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的:

首先作为实体企业的从业者,我对这份声明的1~3条毫无感觉。
对于一个把供应商货款拖欠到让别人去拉横幅的企业,这个时候诚恳和道歉,一个字都别往心里去就好。
最好的办法还是走法律的途径:

第四条看完了以后,我还真是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他提到了史玉柱。
史玉柱,是1984年毕业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本科,1989年深圳大学毕业的研究生。那个年代简历上看,实打实是高材生。研究生毕业以后直接下海,当时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创业方向——汉卡,就是让当年只有英文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能够显示汉字。
当年绝对的高科技,当时一共有三款产品:“M-6401、M-6402、M-6403,注意前两个版本是他自己开发出来的。巨人集团也是在这个时候正式从一个小作坊变成了全国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史玉柱用最开始兜里的4000块钱,没有背景、没有投资。在1992年底,实现公司销售收入近2亿元,纯利3500万元。

然后史玉柱摔在了一个绝大的坑里——巨人大厦。

简单描述一下就是电脑行业的竞争在不断地 加剧 ,敏锐地史玉柱发现卖“汉卡”,巨人集团终将陷入业务增长的瓶颈。不得不说史玉柱本人真的是商业天才,找到了又一个蕴含市场机会的行业:保健品。

后来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一个洗脑一般的广告:脑白金,事实上史玉柱给巨人集团转型的第一个产品叫:脑黄金。如果没有巨人大厦,那么大家对史玉柱的印象,就不止是脑白金背后的男人了。

巨人大厦是史玉柱为集团打造的标杆,也是为珠海市打造的地标建筑。 问题就出在了既希望做成公司品牌, 希望打造地方品牌。 30多层自用的大楼一再增加楼层数,最终方案到了70层。成本当然也就无从控制,为了筹措资金史玉柱先是采用了“卖楼花”(预售)的形式筹资,再之后不断地从保健品板块挪用资金。
保健品铺开太快、管理混乱;巨人大厦又是一个资金的黑洞。腹背受敌的史玉柱终于在现金流的巨大压力下,竹篮打水一场空。
然后,就是史玉柱低调回归,用保健品东山再起。还清了债务

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史玉柱非常朴素的一次采访。
1999年下半年自己率领旧部移师上海,成立上海健特生物科技公司扩展脑白金业务时,抱的最大目的就是要还钱,把债务还清。他说,当时我们最大的目的就是还钱。自己年纪还不算大,还想再做点事,不愿一直背着这个污点。为此,巨人集团一直没有申请破产,虽然从法律角度看,作为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只要申请破产,个人就无需承担偿还全部债务的责任。
《环球时报》 (2001年02月20日第八版)

马克吐温,背景无需过多介绍,美国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竞选州长》这篇中学课文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外国作品,没有之一。
如果他专注地进行文学写作,衣食无忧对他来说易如反掌。但是他偏偏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在他的人生中总共有两次倾家荡产。
第一次是有一个骗子忽悠马克吐温,说自己有一项打字机的技术,很快可以投产。在19世纪末,打自己绝对是高科技产品,这就和20年前投资手机一样,是一个需求量大,可以改变社会生产方式的产品。然后不断地进行投入,打字机就是没有做出来。

马克吐温投入了十九万美元,在那个美元和黄金挂钩的年代,相当于一百多公斤黄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