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表舅是养基大户
写点理财、基金的想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云南广播电视台  ·  预计2030年完工!从昆明坐高铁可到曼谷 ·  7 小时前  
云南新闻广播  ·  《云南省“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 ... ·  23 小时前  
云南网  ·  云南人的春天,从舌尖开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表舅是养基大户

超级利好来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 公众号  ·  · 2025-01-22 21:43

正文

今天,因为关于2月1日起加征关税的消息,A股和港股集体吃面,尤其是外资占比更高的港股,跌幅更大,说明市场还是受到国际宏观局势的影响,但A股其实还算是韧性很足的。

下午16点多,重磅新闻来袭,六部委,联合印发《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天上午,各部委会介绍该方案,但文字比较清晰了,我斗胆先做个解读,方便大家收看发布会的时候,按图索骥。‍‍‍

先说个结论:对A股,长期来看,明确的重磅利好。

再说三块不涉及具体方案的理解,打个头:‍‍‍‍‍‍‍‍‍‍‍‍‍‍‍

第一,时间上,比较讲究。这次会议和9月24日那次一样,都是和对岸的重磅事件间隔了3天左右。同时,前者是十一长假前,本次是春节前。因此,两者在时间上,具有相似性。‍‍‍‍‍

第二,明天的发布会,一正五副,证监会牵头。村长去年2月7日上任,马上满一周年了,这一年里,工作成绩有目共睹,而且,最强的一点是,作为基层做起来的干部,对于A股的生态非常熟悉,所有的工作可以说都是蛇打七寸、一以贯之:供给侧,通过国九条,抓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需求端,或者说资金端,打通大资金、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虽然A股依然有不少制度性的问题,但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假以时日,未来可期(真心话)。‍‍‍‍‍‍‍‍‍‍‍‍‍‍‍‍‍‍‍‍‍

第三,没提理财,认清现实,实事求是。之前提到长期资金入市,必提保险、公募、社保/年金、理财资金,其中保险和理财基本是并列的,但近期应该是随着调研的深入,已经认识到理财因为含权产品难卖,没有增量资金了,所以也就不提了,具体逻辑,请见之前的分析,《解读2024理财年报》。

......

来看,具体的方案,我们根据原文,逐一简单解读。‍‍‍‍‍‍‍

第一条。

“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

解读:这是保险公司最关心的问题,因为很简单的逻辑,短期化的考核,意味着要提高换手的频率,增加交易博机会,特别是如果上半年落后,那下半年更得赌一把。而长期考核,可以引导其用配置的心态去持有好公司,这是最大的不同。

但是,长期考核,一方面有用,另一方面也不一定完全有用。有用的角度看,对保险公司整体一定是有效牵引,尤其是利好保险资金增配价值股、蓝筹股、高股息板块;不一定完全有用,是因为,对公司虽然是长期考核,但对保险的投资经理个人而言,可能仍是短期考核,甚至赛马机制、末位淘汰。‍‍‍‍‍‍‍‍‍‍‍‍‍‍‍‍‍‍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类似银行自营资金配置债券的模式,把险资的仓位,分为公司主导的配置盘(银行是司库负责,保险可以由投委会决策整体方向并承担考核),和投资经理自行决定的交易盘,其中配置盘比例应该大幅高于交易盘。‍‍‍‍


第二条。

“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

解读:这其实就是说的最早由国寿和新华共同出资,成立的500亿私募大基金,因为保险体内的投资,受到新会计准则的影响,采取长期股权投资和OCI投资,预计都有内部掣肘和比例限制。而通过体外投资SPV的形式,可能可以规避掉一些会计准则的影响,使得保险可以通过类似摊余成本法的形式,长期投资部分优质企业,获得股息回报,却不用承担过程中的股价波动。

我们在去年底《三位大佬一起唱多?》里,和大家提过,陕西煤业、伊利股份,两只票,在三季度报中,前十大股东,都出现了,‘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这只产品的身影,这就是国寿和新华的500亿大基金。”

虽然煤炭股年初跌成狗,但基于其估值方式,私募基金的净值预计仍然是平滑向上的。

这块之前提了多次,大家可以关注,未来应该大中型保险,会密集这么干。


第三条。

“稳步提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推动有条件地区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细化明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五年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

解读:这条是针对社保资金的。暂时看来没什么可以解读的增量信息,包括考核办法,都还有待细化和明确,和上面的险资考核,已经有具体的量化指引相比,有差别。

社保资金,包括未来的个养资金,都很重要,参考美股和美国的401K计划,长期存续、强制缴费的资金,是股市的“最佳拍档”,美股的长牛,和社保资金的入市,密不可分,这点,隔壁的日本,这几年也在加速学习落地。


第四条。

“加快出台企(职)业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逐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开展差异化投资。”

解读:这条,和上面的社保一样,鼓励为主。


第五条。

“强化分类监管评价约束,优化产品注册机制,引导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

解读:这是针对公募基金的,所谓的分类监管、优化产品注册机制,你可以理解为,以后,谁权益搞得好、参与基金,那么在各项产品的审批上可以优先。

同时,不排除,明天的发布会,会提到公募基金销售服务费统一下调,进一步向投资者让利的事情。


第六条。

“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

解读:这是对股市的供给侧——上司公司而言的,加大回购力度、多分红,都是为了股东回报。

大家要记住,股东回报不仅仅是股东回报,股东回报,其实也是一种正向的筛选机制,很简单的逻辑,在基本面的底部,还能持续给股东高分红,向腾讯一样每年花1000亿回购注销的公司,那说明就是好公司,是秀肌肉的一种形式,通过这样的手段,就可以把好公司筛选出来。退一万步讲,即使不是好公司,它也坏不到哪里去吧?‍‍‍‍‍‍‍‍‍‍‍‍‍‍‍‍‍‍‍‍‍‍‍‍‍‍‍‍‍‍‍‍‍‍‍‍

大家可以看到,今天中国海油公告,2025年到2027年,公司全年股息支付率不低于45%,这就是未来市场的审美。


第七条。

“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解读:这些都是为了拉齐市场机构资金的参与门槛。‍‍‍


第八条。

“进一步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

解读:因为现在参与的机构,主要是券商最多,这块起量的速度,比上市公司那边的回购增持再贷款要快。说明,如果有利可图,金融机构还是冲在最前头的,后续参与的机构还会进一步放宽。

主要还是保险和券商‍‍

......

综上,本方案大部分内容,其实都是之前已经在推进中的工作了,也就是持续打通着堵点和卡点,然后阶段性做个总结。‍‍‍‍‍‍‍

对市场而言,显然是明确的利好,当然,大家一定不能看的太短期,我们上面说了,不管是国九条,还是这回的长期资金入市方案,解决的都是长期的供需问题,改变A股的审美,净化A股的生态,长期坚持,一定会有成效。‍‍‍‍‍‍‍‍‍‍‍‍‍‍‍‍‍‍‍

我们也依然保持一样的观点,我们是全球优质上市公司最多的两个国家之一(垃圾公司全球都有,美股的绝大部分公司过去几年股价也是下跌的),只要有正确的制度配套,一定会有结构性的机会,不必妄自菲薄,因噎废食。

抛砖引玉,具体大家还是看明天的发布会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