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公教育许下的高业绩承诺实现难度太高,引发了不小争议,业界人士或表达支持, 或唱衰此举。
一方面,有机构认为中公教育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目标预测,非学历职业教育的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423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800亿元。可以说,政策支持利于行业整体发展。
中公教育主营业务是向学员提供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录、教师资格及招录和其他面授及线上培训服务。目前我国公务员培训市场人口约400万人,事业单位约为700万人至1000万人。而这种体量的培训人数,事实上参培率还不到13%,相比考研200万人却高达85%的参培率,市场发展前景可想而知。同时,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不断上涨的客单价也将有力推升营业收入。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公教育拥有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19个地级行政区的582个直营分支机构,并拥有授课教师6530名。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指出,中公教育横向业务拓展能力强,未来希望在渠道的基础之上拓展职业教育新项目,发挥品牌优势、平台优势、运营优势,抢占在县区小机构占据的市场。随着城镇化不断完善,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教师快速招聘和任用的市场规模远比公职市场大,中公教育将抓住这个市场机遇。这些都将成为中公教育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的动力。
另一方面,也有人表示,中公教育后续业绩堪忧。从收入构成来看,中公教育的营收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资格和教师招录培训。2015—2017年,这几项收入合计占公司报告期内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8.59%、89.97%和88.17%。其中,2017年仅公务员招录培训收入达20.6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半数。尽管中公教育未来计划拓展职业教育新项目,但毕竟还未落地,当前业务太过单一对企业发展并非益事。
此外,有记者曾报道,中公教育去年销售费用激增,且多次涉虚假宣传被罚。2017年,中公教育销售费用为8.41亿元,与2016年的4.81亿元相比增长74.84%。在销售投入增多的同时,中公教育也屡次违规。2015—2017年,中公教育共遭到10起工商行政处罚,处罚事由涉及虚假宣传、广告违法及对培训效果作出保证性承诺等。另外,公司还因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等原因受到9起税务处罚。由于上述,中公教育的高业绩承诺便有了“画饼”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