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发改规划[2017]2084号),指出在特色小镇创建推进过程中,出现了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以及市场化不足等问题,文件就规范推进各地区特色小镇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全年重点工作时特别强调要“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侧面反映出国家既十分重视特色小镇的发展,又非常警惕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无疑,从哪些方面规范特色小镇的创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2017年8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共计276个镇,每个入选小镇均会获得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通过住建部系统全面地收集了专家组针对276个全国特色小镇的评审意见,最终获得677条具体意见。这些评审意见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级特色小镇,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的特点,资料具有较重大的研究价值。
通过反复阅读,发现评审意见均为特色小镇在后期创建时需要注重或整改的方向性指南,也是住建部和财政部等政府部门督促检查特色小镇创建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
评审意见要么是针对目前特色小镇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不足)、要么是针对未来特色小镇创建容易出现问题的警示(防范未然)、要么是指引特色小镇的整改方向(发展对策)、要么是指明优秀特色小镇应体现在哪些方面(提供典范),所有这些均是指向特色小镇创建问题。
此外,意见整体还具有权威性、用词具有凝练性、语句具有逻辑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适合采用扎根理论的归纳手法对资料进行概念化、抽象化的思考与分析,从而建构与发展理论。
图1 中国特色小镇创建机制
基于本研究的目的,结合从原始资料到主范畴的反复比较、分析和整理,最终将 “中国特色小镇创建机制”确定为核心范畴,围绕核心范畴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中国特色小镇创建机制,以科学可实施的规划机制为前提条件,以价值链提升的竞争机制为关键行动,以复合动力的保障机制为保障策略,以多重目标的平衡机制为预期结果。
注:两批全国特色小镇实为全国特色小城镇。国家发改委已在发改规划〔2017〕2084号、发改办规划〔2018〕1041号等文件予以澄清。
中国特色小镇创建机制由四维度组成:“以科学可实施的规划机制为前提条件,以价值链提升的竞争机制为关键行动,以复合动力的保障机制为保障策略,以多重目标的平衡机制为预期结果”,本期探讨各维度具体内容。
规划在特色小镇创建中扮演着战略引领的角色、发挥着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在特色小镇创建热潮中,却存在着不少小镇创建层次不高,缺乏规划的引领,镇区风貌无特色,房子乱搭随意建,产业与小镇融合度不高,有的有产业无小镇、有的有小镇无产业等不良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主要是规划意识不强或规划不科学或规划无实施的问题。无疑,科学可实施的规划机制是中国特色小镇创建的前提条件。
具体而言,首先是确保参评的小镇所提交的材料至少有二份文件:小镇主导产业整体规划和小镇创建方案。其中,产业整体规划侧重从产业发展现状、问题、趋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空间主要布局、分区设计、近期发展重点、各期投资估算、发展策略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开展;创建方案注重从小镇总体概况、基础条件、发展定位与目标、总体空间布局、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宜居环境营造、体制机制创新、项目投资和建设计划等方面进行。
其次,注重规划的有序衔接。既包括小镇主导产业整体规划与小镇创建方案的衔接,也应注重小镇创建方案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实现“多规合一”,全方位、立体化及高标准谋划小镇的发展。
再次,厘清规划目标定位。目标定位是做好规划的首要环节,是指引小镇沿着既定轨道科学发展的前提。此外,规划必须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约束性,要坚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向,特别要注重传统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强化小镇文脉的发掘和延续,加强小镇特色风貌塑造。
最后,坚持“一份科学规划实施到底”。小镇规划既不能高高挂起,沦为摆设,也不能领导一换届,规划就换届,而是应该确保规划的可持续实施,按照规划把蓝图转化为现实。
(图片源于网络)
一方面,自从建村[2016]147号文件发布以后,国家相关部委局针对特色小镇又陆续发布了建村建函[2016]71号、发改规划[2016]2125号、建村[2016]220号、建村[2016]221号、发改规划[2016]2604号、发改规划[2017]102号、建村[2017]27号、体群字[2017]73号、建办村函[2017]357号、农市便函[2017]114号、办场字[2017]110号、建村[2017]144号、体群字[2017]149号、建村[2017]178号、农办市[2017]27号和发改规划[2017]2084号文件,近3年内,国家相关部委局针对特色小镇专项发文高达17项,对特色小镇创建极为重视。
另一方面,以浙江云栖小镇、梦想小镇、乌镇互联网小镇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小镇,成为发改规划[2016]2125号文件所着力推崇的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与发改规划[2017]2084号文件所渲染的浙江特色小镇经验。在国家政策指引及浙江特色小镇示范下,全国各地掀起特色小镇申报创建与模仿热潮,特色小镇创建同质化现象严重。如何在激烈的特色小镇创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将价值链提升的竞争机制,作为中国特色小镇创建的关键行动。
具体而言,一是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立足特色产业建镇。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挖掘本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在东部地区,着重引导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商贸产业、创意创新产业、现代服务产业、信息科技产业等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发展;在中西部地区,着重引导文化旅游产业、休闲康养产业、农林渔业产业和历史民俗风情等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发展。
二是推进产业链的梯度升级。注重上游、中游和下游产业链条产品的细化与开发,形成全产业链条,从而拓宽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重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积极培育产业新业态,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四是发挥科学技术创新支撑作用。提高特色产业科技含量,提升科技成果在特色产业中的转移转化承接能力,增强竞争优势。五是加强区域功能整合与功能效用提升。注重全方位和不同层次的各种要素、资源、项目、产业、资金、产镇等的整合提升,从而优化组合,提升竞争力。
(图片源于网络)
发改规划[2017]2084号文件指出特色小镇应该实行创建达标制度,统一实行宽进严定、动态淘汰的创建达标制度,取消一次性命名制。一次性命名制的取消,正是认识到部分小镇只管前期申报、不管后期发展,只注重拿牌、轻实际成效的形式主义与投机主义。如何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复合动力的保障机制,作为中国特色小镇创建的保障策略。
具体而言:第一,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充裕的土地资源是提升小镇发展潜力的重要要素,按照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大力推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着力提升节地水平和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便捷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实现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强小镇道路、供水、供电、通信、宽带网络、污水垃圾处理、物流、园林绿化、水体生态系统、学校、医院、体育馆、集贸市场、产品交易市场、生活超市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品质的优劣决定小镇发展能力的高低,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落实创新创业人才扶持政策,在岗位设置、薪资福利、人才发展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对进入小镇的领军人才、研究生、公司高管、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人员等给予倾斜。
第四,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高效的运营管理能够提升小镇的生命力,小镇建设运营管理要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做好项目落地,确保资金落实,引入城镇经营理念,引进社会资本,加强组织实施与小镇管理。
第五,加强机制体制创新,注重风险防范控制。从理念模式、社会管理、利益联结机制、长效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升小镇的机制体制活力;防止项目建设被房地产开发主导,防止项目建设中政府过度举债,防范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
(图片源于网络)
发改规划[2017]2084号文件指出,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不能盲目把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以及行政建制镇戴上特色小镇“帽子”。
文件所强调的特色小镇定义及其不同于以往一般的园区(景区、基地、综合体、建制镇),正是认识到特色小镇具有丰富的内涵,需要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实现多重目标。因此,需要将多重目标的平衡机制,作为中国特色小镇创建的预期结果。
特色小镇创建既要能够实现小镇经济发展、促进人民增收致富,又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美化;既要传承地域特色、实现历史文化传承,又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色;既要实现产业立镇、产业富镇、产业强镇,又要营造艺术小镇、美丽小镇、宜居宜游小镇。
(图片源于网络)
重要通知: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文旅项目公司、建筑工程单位、策划规划单位、投资公司、转型企业负责人重点关注!!
【
开课地点
】
北京 农广大厦[
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内
】
【开课时间】
2
019年5月25—27日 (2天学习 1天产业对接)
【主办单位】
中厚明德集团 特色小镇研究院
【参课人员】
特色
小
镇
、
田
园综合体相关投资商
开发商
相关产业链负责人
【课程主题】
政策解读、申报指导、
资本对接、拿地策略、案例解析... ...
【
课程特点
】
一线评
审专家授课、模块化教学、操盘手现身说法
精讲细研
【
咨询热线
】
16601291889 微信同号
日程安排
|
时间
|
主讲专家
|
主讲课题
|
05月25日 农业政策解读与项目运营解密
|
09:00-12:00
|
岳凤娟
中厚明德集团董事长
中厚明德商学院院长
|
《乡村振兴下项目运营—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
12:00-13:45
|
午餐及休息时间
|
14:00-
15:30
|
岳凤娟
中厚明德集团董事长
中厚明德商学院院长
|
《乡村振兴下项目运营—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
15:30—18:00
|
宋洪远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
《深度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及农业补贴政策》
|
18:30-
20:00
|
项目交流与欢迎晚宴
|
05月26日《项目投融资规划+国内标杆案例剖析》
|
09:00-
12:00
|
彭 松
财政部PPP专家库专家 / 荣邦瑞明创始合伙人
|
《区域综合开发模式和投资实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