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珍稀奇文化
珍稀奇,传承华夏文化,弘扬品味生活!分享艺术品收藏、博览、拍卖和交易的相关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珍稀奇文化

竹子的文玩地位!

珍稀奇文化  · 公众号  ·  · 2019-06-18 19:4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 “珍稀奇文化”关注我们


清·贴黄镶宝如意


传统竹工艺中,竹子的青绿色外壁称为“竹青”,黄色内壁称为“竹黄”。顾名思义,贴黄就是将竹黄粘贴镶嵌于器物表面的一种独特竹刻工艺,也叫翻黄、反黄、文竹。


这件贴黄描金灯笼匣,原是用于收纳灯笼的日用器具。以贴黄工艺装饰整体,再以髹漆工艺中的戗金技法,勾勒出莲瓣勾莲纹以及佛八宝中的“法螺、吉祥结、宝伞、莲花、宝幢、法轮”纹饰,匣面中间以戗金落“大清乾隆御制”。整体纹饰呈浅浮雕的艺术效果,众彩纷呈,精巧美观而又淡雅宜人。

御制贴黄描金灯笼匣


以木为胎,贴黄突破了竹子圆筒状的限制,可以制成各种形制的器物,是一般竹刻所不能及的。制作贴黄器,常以粗壮的南竹为材料,削取竹筒内壁约2mm厚的新鲜竹黄片,经过水煮、晾干、压平等工序后,粘贴于木胎的器物上,因为装饰纹样的需要,往往要贴上2-3层竹黄。


在装饰艺术上,贴黄不仅可施以雕刻,且能与绘画、书法、烙画、拼嵌、彩绘等工艺巧妙结合。更为难得的是,贴黄虽由竹黄片拼接粘贴而成,但其衔接毫无痕迹,宛如天成。


清·贴黄掐丝珐琅香车


清朝器物多富贵华丽,唯独贴黄器色泽端庄、风格雅致,与文人雅士的书卷气质非常契合,加之其表面色泽光润,质感类似于象牙,使得贴黄器成为乾隆时期备受推崇的皇家文房用品。在清宫旧藏中,许多收纳物品的盒子、箱子、匣子,也常用到贴黄这一工艺。即使里面的物品都已消失不见,贴黄器皿却被世人小心保存下来,可见其典雅珍贵。


由于年代久远,贴黄描金灯笼匣上,竹黄片的拼接痕迹已依稀可见。自1970年以来,贴黄采用了高温压胎新工艺,并改进原来的胶合工艺,基本上解决了虫蛀、开裂、发霉、起皮等弊病,让这门技艺更经得起时间的磨砺。


声明: 文章内容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小编,24小时内删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