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房地产报
聚焦地产,洞悉中国。本号为中国房地产报唯一官方认证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20250223192520 ·  22 小时前  
财宝宝  ·  @财以勒 -20250222123258 ·  2 天前  
君哥说房  ·  2025年了,它依旧是老黄埔最好的楼盘 ·  2 天前  
君哥说房  ·  2025年了,它依旧是老黄埔最好的楼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房地产报

阳光股份低调收购京基百纳 背后隐现京基集团入主猜想

中国房地产报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7-11-05 12:12

正文



中房报记者  翁晓琳 深圳报道


今年以来,旭辉已经拿下阳光股份8.53%股权,重大利好下也令这一家去年业绩还在亏损的企业迅速止损。2017年三季报显示,阳光股份今年前9个月实现营业收入4.43亿元,同比增长7.86%;房地产开发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5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190.29%。


而9月27日阳光股份停牌表示正在进行重大资产交易。10月26日,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其发布公告称“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京基集团购买京基百纳100%股权。


这也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京基百纳作为京基集团重要商业平台,缘何会进行此次交易,是否也是京基集团借壳上市之路埋下的伏笔。不过,京基集团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一切以阳光股份的公告为准,其余暂无进展。


阳光股份的“无主”现状

在此次交易发生前,市场猜测或许是旭辉集团又再次举牌,意在获得大股东位置。不过,在今年年初第一次举牌后,旭辉就曾对外发声,举牌阳光股份是策略性投资,是否会进一步增持阳光股份暂时没有方案,旭辉将来是否会借壳阳光股份回归A股时也是暂时没有方案。


但今年上半年,旭辉以7.34%的持股量取代北京燕赵房地产坐上第二大股东位置,而在最新的股东名单中,旭辉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8.53%。旭辉只要再拿下1.5亿股,便能坐上大股东的位置,拿到阳光股份的实际控制权。


事实上,目前阳光股份正处于“无主”状态。虽然第一大股东RecoShine持有阳光股份29%股权,但此前LeadingBig已于2015年8月从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旗下公司手中接过RecoShine100%股权。而LeadingBig本身并没有实际控制人,在复杂的股权结构下,阳光股份实际控制人位置始终悬空。


处于“无主”状态的阳光股份也成为了不少上市公司所喜爱的投资对象。不仅仅是旭辉,中信银行也在近期加入了战局。今年9月,中信银行通过CNCB间接持有阳光股份10.08%的股权,仅仅花费了约6.2亿元人民币


此次交易牵扯数个对象,众佳有限向CNCB转让其持有的安富环球100%股份,同时,CNCB受让和领有限持有的金祐有限100%股份。收购完成后,CNCB将间接持有阳光股份约10.08%的股份。众佳有限及和领有限均由工银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持股,而工银国际投资则是工商银行的全资企业。


对此番进驻,CNCB表示,入股是其作为专业投资机构根据自身投资策略及财务安排需要而作出的判断,并且不排除继续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


但是,中信这笔交易的股权变动实际上仅发生于安富环球及金祐有限,Leading?Big?Limited股权结构的其他部分并未改变。因此,阳光股份的整体股权架构并不会因为中信的这笔交易而有所调整。


查看中信银行的授信对象,不难发现其偏爱地产企业。此前,中信银行也成为了佳兆业驰援的“金主”。未来中信银行是否还会对阳光股份进行其他增持,依然是未知数。


潜在“壳源”?

此次和京基集团的交易,阳光股份是以“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京基购买京基百纳100%股权。而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100%现金支付的并购,无需证监会审核。


2016年3月,体奥动力曾意图借壳阳光股份登陆资本市场,但是7月17日,证监会对修订《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意见征求到期。证监会通过“补围栏——完善重组上市认定标准”、“压套利——遏制重组上市的套利空间”以及“加追责——增加对规避重组上市的追责条款”三重措施,期望对“上市公司利用新的交易模式,规避监管套利的行为”加以遏制。


这一意见稿导致了至少有31家公司宣布终止重大重组事项。体奥动力也不例外,最终还是停止了这次资本运作。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阳光股份却是理想的重组对象。


在光大证券2016年一份37家A股潜在壳资源标的的表格中,阳光股份就位列其中。彼时,阳光股份被证券市场认定为一个潜在的优质“壳源”,符合市值小、股权分散等要素,是备受上市公司喜爱的能够回归A股的标的。


35亿元市值的阳光股份,近3年业绩一直亏损。2015年年报显示,阳光股份加大了对房地产业务的销售去化和转让剥离,并指出未来业务将主要聚焦在京津沪地区不良、低效资产的收购、改造、提升和退出,2015年仅实现盈利2018万元。


2016年阳光股份业绩更是没有丝毫提高,即便拥有京津沪、成都等最热点的几个区域的项目。但是其去年全年营业收入6.4亿元,净利润亏损4.7亿元。


查看年报不难发现,阳光股份融资从2014年以来一直保持在40亿元以上高规模,截至2016年年底,公司融资规模达到45.7亿元。因业绩不佳的阳光股份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偿还贷款,只好依靠借新还旧的模式,将债务壁垒越堆越高。


今年阳光股份又大举抛售资产。3月,阳光股份与大业信托签订转让协议,以3.16亿元的价格转让阳光大厦所属项目公司权益,阳光苑的主要资产包含位于朝阳区建国路的盛世嘉园项目和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的阳光大厦。


5月,这家公司再将天津杨柳青鹭岭景园二期和鹭岭广场项目卖给蓝光地产,股权转让价格及应担借款合计共约21.29亿元。


有券商人士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大举出售,很有可能是提前为重组做好资产优化。如今优质的借壳上市的标的价值上升,潜在壳资源将受益。作为一家处于亏损状态的地产公司,阳光股份吸引众多股东不断加码,今年股价也是和业绩不匹配的增高。这背后很大原因是市场猜测阳光股份将成为壳源。根据兴业证券推算,从入账价值看,阳光股份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价值50.41亿元,但真实内在价值接近70亿元。”


京基百纳是京基重要商业平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