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67岁生日这天,他将自己的人生切开成3份,每份33年,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演讲;同一天,乐视网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孙宏斌在现场答疑解惑,这是为迎接第二天乐视网复牌做的准备。
王石和孙宏斌年龄相差一轮,两人都是地产界大佬,不同的是,王石离开了万科,可以回忆“至暗时刻”,而孙宏斌仍在江湖,虽历经数次磨难,却依然不知道“至暗时刻”究竟什么时候到来。
作者
丨解夏
来源
丨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潘石屹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王石和陈劲松在桑拿房里聊天,一个小伙子突然进门,拿起一大桶水浇到了桑拿房里烧红的石头上,顿时房中温度骤升,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逼得人喘不过气。陈劲松大叫一声跑了出去,留下王石和这名男子,王石在心里暗暗和男青年较劲,谁能坚持到最后,谁的意志会先垮下来。
结果,男青年坚持不住,开门跑了出去,王石坚持到了最后。
等桑拿房温度降下来了,陈劲松走进来对王石说:“王总,你真行!把这小青年给熬跑了。”王石说:“这人就是房地产界的孙宏斌,跑进来就是搅局来的,所以一定要坚持住,不能输给他。”
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王石不服输的性格,他能登上珠峰,离不开他的这股气。
即便是硬汉也有柔情时。王石第一次感到“非常孤独”,是2008年的捐款门,也是他的至暗时刻。
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万科通过董事会决定捐款200万,网友称万科捐款太少,王石在博客回应称“2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万科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元为限”,言论一出,旋即遭到一片指责。
“所谓的孤独不仅仅是网民,对我整个整体的一种不接受,整体的一种对我的负面的再认识”。这件事过去10年,67岁的王石体会到,一定要把最坏的想到。什么叫最坏的?最坏的结果会让你成为烈士。
一年前,孙宏斌携150亿入主乐视,应该也预见了今日乐视复牌的跌停。这一年里,他愤怒过、哽咽过,在投资者大会上还说“愿赌服输”。
当然,他还没有输。
55岁的孙宏斌又做了一次白衣骑士,他从不吝将现实公开,如他所述,“对关联交易知情。但错判之处在于,关联方欠上市公司的债务无法得到有效偿还。”
这对他来说无非是一次遗憾,毕竟“人生有很多遗憾”。
电影《至暗时刻》里,丘吉尔说,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当所有舆论指向乐视,贾跃亭远走美国,孙宏斌成为乐视实际控制人,来自投资者、股民、供应商的疑问都将附加于孙。
柳传志曾评价他是一个少见的能一眼把行业看到底的人。孙宏斌不欠缺能力,那么,他缺什么?
王石99年辞去总经理,那时他对万科很有信心,因为他为万科选择了房地产行业,建立了企业制度,搭好了团队,树立了品牌。
品牌危机是最关键的部分。受2008年捐款门影响,王石分析,当时年轻人是万科的主要市场,如果事件继续发酵,会影响消费者买房子,影响万科股票。
品牌来源于信任,彼时,万科的品牌与王石捆绑,而今,乐视的品牌正逐渐与孙宏斌捆绑。
由于此前造成的信誉危机,乐视在行业、制度、团队及品牌四个方面均受到重创,尤其是品牌成为硬伤后,所波及其他方面的损失,其实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
孙宏斌想“敢叫日月换新天”,他给新乐视定下了“平台+终端+内容+应用”的生态理念,重新搭班子,如果能将资源盘活,足以见证他的能力。但他也说会尽力,但如果仍然没有办法,那也只能遗憾了。有人认为,这是孙宏斌对乐视网的信心退缩了。
最难的是看清现实后,依然有信心,这点王石就颇有感触,他从褚时健身上看到,人在最困难的时候不是看他的高峰,而是看他由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孙宏斌应该等待,他现在最缺的是乐视网跌到谷底,当股价触底反弹,也是孙宏斌触底反弹的时刻。
可是,孙的至暗时刻不在那时,也不是现在,更不是他由盛转衰的入狱之时,孤独、困苦,他都早已品尝。真正的至暗时刻,只有当他退隐江湖,才会浮现。
即便是在外界看来,2017年遭遇了“重创”的王健林,也依然没有到谈论至暗时刻的阶段,因为他们都身在江湖。
但是,如果没有继续前行的勇气,就体会不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也没有资格说起至暗时刻。你是否想起一些准备或已经在半途放弃的创业者,他们的至暗时刻,在放弃的一刹那就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