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摇滚客
80万都市青年的精神食粮。每晚10点,用摇滚的态度,成全你所有的不甘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顾春芳:契诃夫戏剧的空间诗学与意象阐释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企业风采丨冰雪、科技与艺术交融,这场开幕式到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2024年杭州演艺新空间演出近万场,票 ... ·  4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北京歌舞剧院项目有新进展:2026年投 ...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宏观视野下的沉浸式演艺,未来或面临产业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摇滚客

当一个作家决定剖腹自尽

摇滚客  · 公众号  ·  · 2021-04-03 20:57

正文


今日BGM,《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Nirvana

年轻的军官与妻子云雨之欢后, 盘腿坐下。

他左手搓揉着小腹,右手拿着军刀,先在大腿上轻轻划过,确认刀刃锋利后,单手将刀刺入腹部,顺着腹部缓缓横切。
被鲜血和痛苦瞬间淹没,痛得大汗淋漓。

他甚至需要左手也握在刀把上一起用力,才能继续完成这切腹的仪式。

一副巨大的「至诚」书法,悬挂在军官身后,明晃晃地表现着他最后的坚定意志。
这是三岛由纪夫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忧国》中的最后画面。

1966年,这部电影在日本上映,靠着三岛由纪夫的高人气,放映一个月,成千上万人跑去影院,观看这场三岛由纪夫在荧幕中演出的剖腹自裁。
可让观众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看到的,竟是一场真实自杀的排练。
4年后,三岛由纪夫发动军变失败后,在日本自卫队办公室内切腹自尽。
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自杀案,三岛邀请全世界参与了他的死亡彩排,并用真正的死亡,完成了他最后的演出。


可他的一生比任何电影都传奇100倍。

作为日本文学的天花板,三岛由纪夫著有21部长篇小说,80余篇短篇小说,33个剧本,以及大量的散文。

其中有10部曾被改编成电影,36部被搬上舞台,7部得过各种文学奖。

他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语版本最多的日本当代作家。

在日本文学界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鲁迅。

令人惋惜的是,他曾三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最终都失之交臂。

文学泰斗川端康成说:

“我得的诺贝尔奖应该颁给三岛,像他这样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大概两三百年都难遇一个。”

三岛由纪夫和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并非恭维。

或者说,才华横溢四个字根本无法形容三岛由纪夫, “两三百年都难遇一个”也难以概括他的稀缺。

至真至纯、至刚至柔——

世界作家千千万,三岛由纪夫只有一个。



当一个作家决定剖腹自尽
幼时的三岛是瘦弱而胆怯。
在成为天才作家之前,他只是自小寄养在祖母家的羸弱男孩。
他的祖母是一个落败的贵族,自小接受皇族教育的她,嫁入了家道中落的“凤凰男”平冈家族。
她希望 三岛由纪夫 能够复兴平冈家,因此对他十分严厉:比如从小将他「圈养」在自己身边,只让他跟邻居的3个女孩一同长大,其余的人一概不允许接触。

在祖母近乎变态地控制之下,他以女性的身份成长,这给了他细腻敏感的洞察力,但也让他陷入了对自己的怀疑和纠结之中。
这一切,在他13岁时发生了改变。

三岛由纪夫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看到了一张名为《圣塞巴斯蒂安》的半裸画像。


那时他刚摆脱祖母的控制,回到父母身边。

阴柔的他遇到了画中「青春、光彩、美丽而逸乐」的殉教少年,曾经因为偷看邻家男孩所引起的那丝兴奋,此刻因目睹了这绝对的死亡和美,而彻底引爆了他。
《圣塞巴斯蒂安》是三岛对肉体、热血和死亡的启蒙。

后来,他开始写作,开始健身。

通过写作反抗现实,构建自己理想的世界,通过跑步和剑道改造肉身,让自己更贴近曾经带给他震撼的《圣塞巴斯蒂安》。

当三岛几乎达到了灵与美的巅峰,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完美地贴合了自己所向往的极致时,他在人生的剧本里书写下了毁灭和死亡。
这是三岛由纪夫的人生信仰。

最极致的美。

是追求“至诚”而切腹的军官。

是殉教的圣塞巴斯蒂安。

是燃烧中的金阁寺。


三岛做好自杀的准备后,他开始反复地排演着自己的死亡。
与其他为了保持神秘感而鲜少露面的作家不同,他热衷于在电影荧幕里展示自己的魅力。
他出演过六部电影,并在《忧国》和《人斩》中,以切腹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还与摄影师合作,用拍摄写真的方式来尝试不同的死亡,并还原对他影响深远的那副《圣塞巴斯蒂安》。


45岁时,三岛完成了最后的小说《丰饶之海》。

他将书稿交给编辑后,驱车前往自卫队,准备迎来自己的死亡。
他希望用自己最后的呼唤,改变日本战败后全民西化,主权受制于美国的现状。

他在自卫队阳台上呼喊:

“放弃物质文明的堕落,找回古人纯朴坚忍的美德与精神,成为真的武士。”
三岛一直 厌恶军国主义,厌恶从西方传来的工业化、消费主义,他毕生追求的的是 “自己尊敬、自己牺牲、自己责任”的武士道精神

但彼时的 日本社会令人绝望。

现场不但没有人响应他,大家甚至嘲笑他是疯子。

三岛早就做好了准备,他操起短刀,像在电影《忧国》里那样,切腹自尽。


他的死讯引起了世界的震动。

这个集作家、导演、演员为一身的天才,将毁灭肉身作为自己创作的最后一部艺术作品。

就像柯本写在遗书中引用的那句歌词: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三岛由纪夫选择用死亡去成就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的文字,美丽而危险

2007年,李安导演的《色戒》上映,梁朝伟凭借“易先生”一角,把人生中第3个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收入囊中。

媒体评价,梁朝伟天赋极高,整个影视圈几乎无人匹敌。

他却说,自己只是喜欢看书, 日本神级作家三岛由纪夫所有的书,他都看遍了。

三岛由纪夫和猫

确实, 梁朝伟 身上的压抑阴暗,与三岛由纪夫笔下的暴烈阴柔之美如出一辙。

就连神态都有几分相似。


莫言说,三岛由纪夫是为文学生,为文学死的人。

他短暂一生中,对美学的理解和追求,达到了罕见高度。

在他眼中,真正的美从不是千篇一律的好看皮囊,也可以是温柔的、复杂的、凉薄的、浓艳的,甚至危险的。


他曾写下一段流传甚广的句子,抨击很多人对美的狭隘理解:

你们看见玫瑰,就说美丽,看见蛇,就说恶心。

你们不知道这个世界,玫瑰和蛇本是亲密的朋友,到了夜晚,它们互相转化,蛇面颊鲜红,玫瑰鳞片闪闪。

你们看见兔子说可爱,看见狮子说可怕。

你们不知道暴风雨之夜,它们是如何流血,如何相爱。

豆瓣读书上,随处可见对他美学的膜拜:

“美到恨不得整段背诵。”
“三岛的美学无孔不入,无远弗届。”
“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


日本国宝级艺术家横尾忠则,也是三岛的忠实粉丝。

他曾说到,三岛一生都是美学的践行者。无论是他严格锻炼,把自己的身体练得如同阿波罗般完美;还是他笔下的故事,字字震颤,美到窒息。

“不仅是眼睛所见,更是调动了你身体所有感官,让你全身细胞都为之澎湃的,暴烈之美。”

如果你从来不知道,阅读会带来怎样“美的暴击”,小编建议你一定要读读这套《暴烈之美:三岛由纪夫精品集》。


添加果酱圆圆(WX:guojiangxx520)即享优惠

全套共6本,一次囊括三岛由纪夫经典代表作:



第一本: 豆瓣上高达2万人评论的《金阁寺》:以真实事件为蓝本,借以探讨复杂又深邃的存在、性、美和毁灭的关系。

《泰晤士报》曾点评道,《金阁寺》闪耀着的光辉中,美丽与毁灭并存,残酷与牺牲同在,奉献与背叛共生。

被日本学者评为三岛文学中的“最高水平”,也是三岛美学的集大成之作。


第二本: 牧歌小说《潮骚》,获得首届新潮社文学奖,甚至入选日本中学课本。

它是三岛珍贵的“世外桃源”,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向往和期待。

充满了青春和生的力量, 表达了一种自然、生命和人情结合之美。 改编电影在日本大受好评,成为一代少年少女心中的爱情伊甸园。

如一位书评人所说:“阅读到这样一部充满大海气味的小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忙碌生活中的一种福利,一种激赏。”


剩余四本是恢弘巨制《丰饶之海》四部曲。

每一部的主角都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年代的化身:

1912年的年轻贵族、1930年的政治狂热分子、1930年的泰国公主、1960年的邪恶孤儿。

而这些化身背后的精神映射,全是三岛由纪夫自己!

读三岛如果不读《丰饶之海》,犹如读雨果不读《悲惨世界》,读乔治·奥威尔不读《1984》,读马尔克斯不读《百年孤独》。

这个系列将三岛由纪夫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也为他的文学生涯画上完满的句号。

写完它们,三岛由纪夫再无遗憾,把书稿交给出版社后,慷慨赴死!



6本书,全新译本,全文无删节,译笔更贴合原著,力求展现三岛华丽、精准的笔力,以及富有思辨性的多层次语言氛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