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者,无一不经过一番艰苦攀登,闯过一道道险峻关隘,经历过无数的磨难。逆境何曾困志士,磨难毕竟铸英雄。
上苍赐予我们的总是喜忧参半。
苏武牧羊是磨难,司马光“警枕夜卧”是磨难,现代人的开拓进取和创新也是一种磨难。生命中总有许许多多的坎坷与我们不期而遇,总有甩脱不掉的磨难纠缠我们,这就是曲曲折折的人生之路。
磨难是我们“真诚的朋友”,没有磨难的社会无法进步,因为不断承受并克服磨难,人类才得以存活。
我们今天的繁荣是祖先一代代不怕艰险、无所畏惧、披荆斩棘发展过来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经历磨难、克服磨难的历史。我们每一次战胜磨难的过程,其实就是超越自我的过程。
前美国副总统亨利·威尔逊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当他还在摇篮里时,贫穷就已经露出了它狰狞的面孔。他深深地懂得,当他向母亲要一片面包而她手中什么也没有时是什么样的滋味。他在10岁时就离开了家,当了11年的学徒工,每年仅可以接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从出生一直到21岁那年为止,他从来没有在娱乐上花过一美分,每个美分的花销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
在21岁之前,他已经设法读了1000本好书——想想看,对一个农场里的孩子,这是多么艰巨的任务啊!在离开农场之后,他徒步到100英里之外的马萨诸塞州的内蒂克去学习成为皮匠的技术。不久后,他已经在内蒂克的一个辩论俱乐部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了。时间相距不到8年,他在马萨诸塞州的议会发表了著名的反对奴隶制度的演说。12年之后,他与著名的查尔斯·萨姆纳平起平坐,进入了国会。
对于威尔逊来说,生活的困苦和艰辛并没有阻挡自己去控制命运,他把每一个磨难都当做成功的阶梯,一步步地迈向成功。
有时候,人生中有价值的事,并不是人生的美丽,而是人生的酸苦。古今中外,在事业上有建树、成功的人士,他们成名之前大多数都经历过生活中的各种磨难。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感谢生活中的磨难,因为它给我们带来成功的机会和胜利的奇迹。
自古圣贤多磨难。很多时候,一个人没有经历磨难,难成大器。表面上看,经受磨难的日子是苦涩的、可怕的,它可以使一些人意志低迷消沉,无法奋起。但磨难却是我们生活中最真诚的朋友,因为
真正促使你成熟,促使你坚强、再接再厉、百折不挠,能够鞭策你取得更大进步的不是别的,在一定的意义上正是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磨难。
若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不妨多经历些磨难。
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崎岖本是征人路,怀志无须怕磨难,世界上,所有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织成的。
磨难犹如一把锋利的刻刀,美好的雕像出自刻刀的雕刻,虽然百般痛苦,但因为始终有一颗坚毅执着的心,所以最终成就了美梦,展现了光芒。
本文摘自企业管理出版社的热门书籍——《不吃苦、不奋斗,你要青春干什么》,标题及小标题为编辑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