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抗体圈
抗体资讯及资料的分享及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蒲公英Ouryao  ·  “有趣的”缺陷项丨无菌室说话声音大 ·  2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顶级罕见!一辈子都可能难遇的病例! ·  3 天前  
八桂教育  ·  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20问答 ·  3 天前  
八桂教育  ·  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20问答 ·  3 天前  
肿瘤资讯  ·  【4194】开辟新径:DRAGON-01研究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抗体圈

张琤:中国知识产权大有可为

抗体圈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9-20 09:21

正文

我们会跟客户一起,从更全面的角度,结合竞争格局来共同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策略。我认为,在知识产权领域,在中国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张琤

TiPLab联合创始人


在创立TiPLab 之前,张琤博士曾在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驻纽约办事处担任代表和化工生物技术小组组长。在此期间,张博士带领团队处理了数十家大型跨国医药企业数千件国际专利申请和中国专利申请。张琤博士还曾任美国威尔逊•桑西尼•古奇•罗沙迪(WSGR)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知识产权专家。瑞士苏黎世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知识产权硕士。


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我去瑞士苏黎世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读博士,进行基因调控相关的研究。在通过一位英国专利律师了解了知识产权这个领域后,我决定从事这个行业。博士毕业后,为了对知识产权有更深的了解,我选择了继续在瑞士ETHZ攻读知识产权硕士学位,并系统学习了欧洲的专利法。回国后,我选择加入了历史悠久的贸促会专商所(CCPIT),主要工作是涉外专利代理,大部分客户是跨国药企,因此有机会了解大药厂的专利保护策略,也参与了一些重要案件的无效和诉讼。

有人觉得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是没有技术含量的重复性工作,但实际上,每个步骤的所有细节都是非常关键的,一旦发生诉讼,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结果。

工作一段时间后,为了持续成长,我申请前往CCPIT的纽约办事处工作。在此期间,一方面,我通过跟北美地区客户的广泛接触而对客户的需求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利用业余时间比较系统地学习了美国专利法以及相关专利实践,并通过了美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在CCPIT工作的五年中,我对中国专利法的实践,以及不同阶段的变化都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总的来说,中国、美国和欧洲的专利法我都有所涉猎。

后来,因为家庭原因,我从北京搬到了上海,并选择加入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美国律师事务所,叫做Wilson Sonsini Goodrich & Rosati(简称WSGR)。WSGR在全球有600名以上的律师,而在生命科学和知识产权方面优势尤其突出,客户群中包括美国绝大部分技术领先的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和制药公司。WSGR通常在这些中小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就介入,为客户提供公司法和知识产权策略方面的建议。在WSGR工作期间,我特别关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专利策略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的商业目的,这是过去与跨国公司客户打交道时无法触及的。因为大药厂进入中国的时候,全球的专利策略基本已经确定,作为一个中国的专利律师,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也很少有机会跟核心管理层讨论这些问题。

在WSGR,我经常和初创型公司打交道,有机会跟主要发明人,甚至是CEO直接沟通,对整个产品线,以及专利对他们的意义会有更全面的了解。此外,我还接触了一些专利申请/保护之外的工作,比如自由实施分析、专利许可或交易中的调查等,对整个行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从业这些年来,我对于为哪些客户服务、提供什么服务、如何提供服务等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为了能够尽快践行这些想法,2年前,我跟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现在的公司TiPLab。TiPLab的几位合伙人总体而言优势互补,比如,我自己对技术和法律方面的问题感兴趣,有的合伙人对于专利数据分析和知识管理有很深刻的理解,另外的合伙人因为之前在跨国咨询公司和大型企业核心管理岗位的经历而对于商业策略比较熟悉。

TiPLab的主要客户是中国本土的技术驱动型企业。在医药领域,我们的客户主要是中小型的新药研发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这些中小企业更好地利用知识产权来实现他们的商业目的,通过我们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推动中国创新环境的改善。

目前,中国的企业和发明人对知识产权的理解仍存在一些误区。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有了自己的专利,就不会侵犯别人的权利。在进行大额投资或商业活动之前,利用自由实施分析来判断自己是不是有可能侵犯别人的权利,从而客观控制风险,这对中小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有很好的技术解决方案,但因为没有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导致后期寻求合作或者融资时,结果并不理想,这是非常可惜的。

目前,国内生物科技公司的项目大部分还处在早期阶段,离产品上市也许还有好多年的时间,在研发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地有新的想法或改进,每当有新的进展和数据,客户都会告诉我们,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这个技术方案值不值得申请专利,以及产品上市后,怎么通过专利保护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怎么通过构建专利保护网使活性成分的专利到期后还能继续得到其他保护等。此外,我们也会把专利保护策略跟食药监局的其它法规结合起来考虑,从而使专利权成为市场独占期和数据保护的有力补充。总之,我们会跟客户一起,从更全面的角度,结合竞争格局来共同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策略。我认为,在知识产权领域,在中国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Q&A

写:写 意君

张: 张琤


写: 欧洲、美国还有中国的专利法,肯定有很大的区别,熟悉各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法对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


张: 我们经常帮客户做全球性的专利布局,就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跟地区在实践方面的差异。比如,如果希望进行国际专利申请(PCT申请),在最初撰写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将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怎样修改,这些都要在开始的申请文件中有所体现,否则,到时候就会非常被动。

比如,中国的审查实践对于数据的要求比较高,给的权利要求范围一般比较窄,但在美国或欧洲一些国家情况就会不一样。所以,我们希望基于客户的发明,在所有的地区都能争取到最合理的保护范围。例如,我们不会仅仅按照中国的法律要求进行撰写,有些中国不能授权的主题也会写进去,因为在其他国家也许可以授权。了解不同地方的实践会帮助我合理设计保护策略,以便将来在不同的国家都能够非常灵活地进行适应性修改。

写: 国外咨询是按时计费的,国内普遍就是免费咨询,这种时间的花费多不多,是不是会给你产生一些困扰?


张: 跟客户聊一聊,能够影响他的一些看法、认识,从长远来说我不是非常介意。我也跟其他的朋友一起办一些公益性的讲座,介绍一些我们觉得重要的知识,也会写一些专栏文章。对我个人来说,也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认识。

如果需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提供正式的法律意见,我们通常要进行大量工作,会正常计费。如果客户问的问题非常宽泛,我们会先将这些问题具体化,然后预估工作量和费用。

现在,国内的公司,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甚至是一些资金实力还谈不上雄厚的企业,都越来越重视专利,愿意花很多时间、精力在专利上,甚至管理团队都会来参与讨论。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鼓舞。

写: 通过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使得生命周期延长在修美乐这个品种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能否介绍一下它的情况?


张: 我们之前也做了一些关于阿达木单抗的专利研究。首先。修美乐这个产品之所以卖得好,是因为它有非常多的适应证。在适应证拓展这个方面,艾伯维肯定也是做过非常周详的设计的,这也体现在知识产权方面。它围绕着不同的适应证做了很多专利保护,并且是在不同的时间有计划地提出申请。

另外,生物药没有橙皮书,也就是说原研企业不会把所有相关的专利从一开始就明确指出,所以仿制药企业需要通过大量的工作来了解潜在的侵权风险。而艾伯维很早就围绕着这个产品,从各个方面进行了非常主动的专利布局,等早期专利快到期的时候,可能还有一些新的申请,不至于处于保护“真空”状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