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是很多公考人心中的痛
不管平时练得多么好
一到正式考场上都很容易紧张
甚至出现张不开口、”难以启齿“的情况
今天的公开课就跟大家聊聊
如何突破心理关,理性应对考试
快来一起学习吧~
复习上期内容☟
面试小白超迷茫?
先来学习攻克面试的第一步!
在面试的世界观建立之后,需要进行心理建设,简单讲就是突破心理关,消除紧张心理,理性应对考试。
很多同学对于临场心态尤为重视,在考试前会大量阅读鸡汤文,或者心中默念一百遍“我能行”这样的做法给自己做心态巩固。
临场心态
非常重要,但同时还有另外的维度,即
备考的心态
也很重要,可以帮助提高备考的效率。
对于临场心态,类似100米冲刺短跑,需要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再如明朝心学大家王阳明所讲,即“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关于如何保持镇定的临场心态,有三个做法。
要明确一个思路,即面试中不要追求完美,面试不是尽善尽美的工艺品,归根结底是技术活,是通过考查形式展示考生与报考岗位的契合程度。从技术角度出发,答题过程中出现瑕疵乃至问题,都不要纠结。
第二点是要有学会藏拙的心理。面试考场应该更多向前看,不要纠结于过往,专注于答题的下一句话和下一道题目。例如一套题有三道题,有同学第一题答得很好,第二题有点卡顿和思路不畅,自己会想没答好的部分是否对自身考试有影响,这会非常直接地影响到答题状态,因此要向前看,答过了就结束了。
第三步是面带微笑,面试考场中微笑是很好的沟通方式。有些同学爱笑,这是优势,会让考官感觉有亲和力。例如回答同样的内容,一个人答题面无表情、皱着眉头,另外的一个人面带微笑、积极阳光,大家都会喜欢面带微笑的考生,因此要做到面带微笑,呈现出交流感。
备考过程中,备考心态也是非常关键的。一般同学会忽略掉,老师总结要有备考“四心”。
第一个是备考中要拥有一颗好奇的心,这是面试备考的起步,因为在面试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认为面试备考很枯燥、很苦,因为要学习不擅长的技术活和答题技巧。面试是一个爬坡的过程,很累、很辛苦,但是要有好奇心,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好奇心就能够高效了解面试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对于面试经验很少的小白同学非常有利,同时能够快速掌握本省份相应部门的考情。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很多身经百战、面试经验丰富的同学也要保持好奇心,因为会有直观感觉,在备考中会碰到瓶颈,感觉自己的能力和分数无法大幅度提升了。这是因为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固化,缺乏好奇心带来的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查漏补缺的空杯心态。因此对于经验丰富的同学,一定需要有空杯心态,通过好奇心突破自己的提分瓶颈,实现自身向高分跨越。
保持紧迫心,每个同学在备考过程中备考时间各不相同,情况也各不相同。无论是两个月备考时间还是三周的备考时间,如果大家不珍惜就如白驹过隙,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因此要注意把控时间。
有些同学在笔试中成绩不错,名列前茅,进而消除了紧迫心和紧迫感,但面试不仅是与自己较劲,更多也要与同岗位对手较劲,不进则退。
因此面试备考需要拥有紧迫心,一个是对于竞争的紧迫,一个是对于时间的紧迫。
具体如何做,
要做到争分夺秒,合理利用每个小时的时间。
一方面要充分地学习,如计划表中呈现的,细化到每个小时,进行约束和激励;另一方面,同学们需要明确,合理利用每个小时,不是说每个小时都要加紧备考,而是该休息也要休息。避免拖延症,该复习就复习,该休息就休息,不打持久战,要劳逸结合。面试是心理更是体能的竞争,因此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做到。
第三是平常心,这一点大家听得很多,例如考试中要保持平常心,在新闻或者故事会中也有梁朝伟等明星陪着朋友考试意外被录取等事件,不讨论真实性,但也说明了平常心的重要性。
(1)得失心易致发挥失常
平常心的对立面和反义词是得失心。老师在带课的过程中,有几个同学备考特别努力,但是由于对自身的要求以及家人的期许,导致上考场的得失心很重,最终没有取得满意的成绩。反之一些同学平时学习吊儿郎当,但因为有淡定的心态,保证考试中正常乃至超常发挥,取得好成绩。
因此得失心和平衡心都要有好的平衡。
(2)平常心保证稳定发挥
要做到不为外力所动,说得很宏观,做的时候要需要理解到,面试一定是很重要的,但是需要注意,要以自我为主,不被外力影响。例如家人和朋友的期许,单位工作的不满、不如意等,都会转化为外界压力,因此要做到以自我为主。
(3)备考稳步推进,不为外力所动
面试备考(包括笔试)的时候建议大家,对于同事、不太要好的朋友要低调备考,尽量保密,因为消息不胫而走会有期许和异样眼光,如果聚焦度高,会转换为自身压力。因此要通过低调备考保持平衡心。
(4)人生路漫漫,备考过程已是收获
自身视角要更宏大,从长时间线来看,这次考试虽然确实是在就业压力下的好的选择,但是需要做到对自己有信心,因为如果自身实力强,是金子,那么不管在哪种类型的岗位中都会发光发热,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如果能够全身心投入备考,不管最终成功与否,都会有所收获,例如在语言表达的部分、政策理解的部分都会有所收获。
面试备考需要有同理心,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面试也是如此,
同理心强调备考中要把握住答题的受众、聆听者和评判者,即考官。
考官是核心,答题内容要服务于考官。考官把握了一定的生杀大权,决定了考生的分数。
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考官,1号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内容很好,但是表达有很多口头禅,答题磕磕巴巴,而2号考生答题流畅,但是只有基础内容,没有出彩内容。往往流畅的考生分数更高,因为从考官的角度,流畅度不好会导致考官不想听内容。
因此备考初期老师都会强调流畅度和交流感,这都是从考官的角度和认知来进行把握的。
更进一步,
从题型设置的角度
。在题目设置中,如基层岗位、三支一扶的岗位面试中,会喜欢考查自我认知类的题型。出现这样题目侧重其实就是因为命题者或者考官想通过答题内容看一下考生与岗位是否匹配。有同学认为自我认知相对比较简单,无外乎“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但是要注意自我认知不是简单地夸自己,要有重点和技巧,具体如何做要从需求侧的角度来做,从考官的角度,从岗位要求的角度。
例如基层岗位,在内容呈现部分,不管呈现的是以往工作、学习的个人例子,或者是展现对于工作规划的启示部分,
都需要主动展现出扎根基层、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工作作风,这是从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
这个办法虽然有点取巧,但是能够直观地分析考官内心,从需求侧角度来分析满足要求。
总之,在激烈的面试竞争中,良好的心态往往起着关键作用,是成功面试的保证。良好的面试心理有这样一些特点:热情、积极、自信、平静和谨慎,小伙伴们平时要一定注意多加练习。
除了心理疏导技巧
小粉笔还有更多公考面试干货要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