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关于股市四大行和其他银行股的投资逻辑及市场走势。作者指出四大行在银行股中属于偏贵的一端,但整体银行股仍是便宜的。作者强调价值投资,并看好A股和港股。同时,作者也对市场投机风气和绝大多数股民的价格投机范畴表示批评。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四大行与其他银行股的投资逻辑
作者对四大行的投资逻辑进行了分析,指出股市中四大行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通过控制四大行来影响股市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关键观点2: 银行股的估值与股息率
作者比较了四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息率,指出四大行相对于其他银行股是偏贵的,但整体上仍是便宜的。
关键观点3: 市场走势与理想模型
作者提出了自己对市场走势的看法,认为银行板块将继续上涨,解决市场失衡问题。同时,作者强调了价值投资的重要性,并认为股市最终会走向价值运动。
关键观点4: 价值投资教育与市场情绪
作者从金融界的舆论环境出发,强调了价值投资教育的重要性,批评了市场的投机风气和绝大多数股民的价格投机行为。
关键观点5: 作者简介与号召关注
文章最后介绍了作者的背景、作品和擅长领域,并号召读者关注他,对作者的书籍进行了宣传。
正文
上周四大行调整,投资界一片欢呼,说:一鲸落,万物生。
把其他股票上涨归功于四大行调整,就是典型的因果倒置、逻辑错乱。
四大行也被国资高度控股,95%以上的筹码是被牢牢的死死的锁定着的。
想通过股市来控制四大行、想通过控制四大行来影响股市,门儿都没有。
说四大行现已被炒作资金抱团,这得多傻的脑子才能产生这样的想法?
工商银行5.12%,农业银行5.11%,中国银行4.93%,建设银行5.31%。
比招商银行的6.13%,兴业银行的6.30%,当然要低。
所以四大行现在比招银、兴银这些股份制商业银行是贵的。
至于股价走势,我心目中理想的模型是:银行板块继续涨,解决整个市场失衡的问题;股份行多涨点,解决整个板块内失衡的问题。
理想的模型在现实中的实现路径,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通常会反复、曲折。
但现实的演绎再复杂再曲折,也一定是围绕着理想的模型进行。
2015年股灾,人心惶惶,我提出"N形牛"理论,做出三点判断:
这套理论,核心就是市场风格从中小创转向大烂臭,然后走一波大烂臭牛市。
回头看,从2016年到2021年,市场走了一轮绵延长达五六年的"隐形牛市"。
大蓝筹先是被称为大烂臭,后来被称为白马股,再后来被称为核心资产,最后又被称为赛道股。
从众人嫌弃,到万人追捧,完美地走过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行情。
因为它涨得很多,但市场整体又没涨多少,局部的繁荣完全掩藏在整体的不振中,不为外人察觉,所以我们才称之为"隐形牛市"。
最近还有人提起这事儿,问:腾腾爸,你的N形牛怎么样了?
你仔细想,我当初支撑N形牛的三个基本判断,哪一点没有实现呢?
我提N形牛、做出三点判断,依据只有一个:低估的早晚上去,高估的早晚下来。
现在我看好A股、港股,逻辑与2015年提N形牛理论时如出一辙。
从国内金融界仇恨银行股、尤其是仇恨四大行的舆论环境来看,我们的价值投资教育还任重道远。
绝大多数股民,包括那些公私募基金经理,都还局限在价格投机的范畴里。
但他们助长了这个市场的投机风气,加大了市场的波动。
全文完。
作者简介:
我是腾腾爸,畅销书《投资大白话》与《生活中的投资学》作者。2023年新出版
两本新书《一本书看透财报》、《一本书看透A股》,
目前正在热卖
!
套装,普通版,
打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