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158Lab
时事、世事、事实,台湾最聪明的女人陈文茜,用视频与文字,问遍世界、质疑真相。 此为陈文茜大陆唯一授权公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看理想  ·  人是怎么做到又忙又没钱的? ·  昨天  
梅特涅的信徒  ·  特朗普为何如此亲俄? ·  2 天前  
猫笔刀  ·  去开会的都涨了 ·  3 天前  
视觉志  ·  七言|人生最好的3个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158Lab

陈文茜:在矿坑里淘黄金与进地狱赚外快,差别其实很小

158Lab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3-24 06:01

正文

本文摘自 2012 年《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

当年风靡的 Flash 小游戏《黄金矿工》,被制作成手机 APP 从 PC 端向移动端升华,虚拟黄金的魅力即使透过电子屏幕也让人心花怒放。在人类文明史上,黄金一直受到了狂热的吹捧,人们为它着迷因它痴狂。

今天分享的文章是《黄金,黄金,我爱你!》。


2011 年 9 月,黄金攀升至 1900 美元 / 盎司。当时,投资黄金意味着彰显财富,但是对于始终拒绝黄金投资货币的人,尤其是欧元持有者,每盎司黄金攀升 100 美元,就预示新一轮的诅咒。

黄金在人类史上,始终拥有屹立不倒的地位,它最强盛的时期始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9 世纪,金本位的货币政策使全球掀起了淘金热, 地球上多数的冒险家,皆以淘金为最大目标,而且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注:金本位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本位币的含金量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币。

我的曾祖父陈纯精对罗东 (台湾宜兰县的乡镇) 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至今中山公园仍存放他的铜像,罗东最笔直的马路之一 —— 纯精路 ,也以他的名字命名。在曾祖父去世以后,他并没有为后代留下很多财产 ,反而捐出了大批土地给政府。

陈纯精奠定了罗东的商业根基,令罗东人感念


据说,曾祖母常常在大厅告诫子女: 「这个家族留给你们的是世人的尊敬,而不是有形的庞大财富。」 但有意思的是,曾祖父生前曾因为贪婪尝试过一次豪赌——金瓜石挖黄金。

几年前,我路过曾祖父淘金的金瓜石,曾洗涤金矿的泉池一层又一层地沿山脉而下,看起来像人生一段又一段的起伏。站在金瓜石的山顶上向下俯视,海面呈半蓝半红,被当地人称为阴阳海。 这样的海面奇景就是当年淘金后,矿物质留下的沉淀物,它不只改变了海水的颜色,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曾祖父断气前,曾告诫家里最小的女儿,也就是 我的姑婆 :「家里的大片土地已捐给政府,存款因为金瓜石淘金失败也已所剩无几,人生不要迷恋金钱,尤其黄金,它可以让你赢得一切,也可以使你失去一切。」

时光流转,无数淘金客曾在金瓜石编织黄金梦


19 世纪的淘金热潮席卷至美国加州、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南非,而我的曾祖父不过是当时淘金热的一个缩影。

1848 年,因为没有电报、电话的缘故,美国加州发现黄金的消息扩散得很慢。直到 1853 年,才有超过 10 万人涌入加州,其中包括被英法洋人半招半骗的 2 万名华工, 他们带着淘金梦,远渡重洋,踏上一个杂草丛生之地。

40 年后,约翰·萨特 (Johann Sutter) 作为第一个在加州发现黄金的人,回忆当时的情景,这样描述道:「那时候,我要鸣枪吓走加州满山的野鹿、野狼和麋鹿,才能开垦落脚,开垦 7 年才建成可以居住的萨特磨坊,本来我只想开个制毯厂或者锯木厂。」

直到有一天,锯木厂技师马歇尔神秘地出现在萨特的办公室, 他从裤袋里掏出一团布,把布掀开,里面是亮澄澄的金泥, 马歇尔对萨特说:「老板,我相信我们无意中在山上找到了黄金。」萨特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雀跃,反而心中顿生祸害之念。

萨特原是瑞士人,因为欠债面临牢狱之灾,所以逃到了加州,他开垦加州的土地,但并不拥有土地合法权。果然几个月后,旧金山传遍了萨特磨坊山上藏金的消息,全城为之疯狂,就连学校的老师、学生、校长都上山淘金。 萨特的家园瞬间被一块又一块地占领,任何人皆可践踏入侵,因为「黄金远高于王法,更加高于道德」。

这座曾经因淘金热而繁华的城市

在后淘金热时代,已经成了一座荒城


19 世纪,另一波淘金热发生在澳大利亚——英国遣送重大犯罪者的流放之地。1851 年 2 月 21 日,澳大利亚当地向导带着来自英国、肥胖憨厚的哈格雷夫骑马到达麦克利河 (Macquarie River) ,突然发现河床底下遍是黄金,5 个淘锅浸于河里,至少有 4 个可淘出金砂。

不到 6 个月,澳大利亚有黄金的消息传遍悉尼,悉尼人陷入疯狂,5 万人涌入了麦克利河。当第一批产自澳大利亚的黄金运抵伦敦,1 /4 的英国人也按捺不住了, 于是一个原本罪犯的放逐之地,翻身成了「黄金圣地」。

澳大利亚总督不得不承认英国法律对这批人的惩罚,等于免费把他们送往了金库。而挖到金矿的粗野罪犯则得意地宣告,自己从此已是绅士—— 过去你是什么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现在是拥有黄金的人。


澳大利亚被称为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9 世纪的淘金热未必都是冒险成功的喜剧,也可能是黄金梦破碎的悲剧——比如来自中国的贫困劳工。当时,英国人相信邻近澳大利亚的新西兰也埋藏着令人不能抵抗的黄金,于是他们从广东带走了大批劳工,展开难以置信的长途航行,来到地球最南端的箭镇 (Arrow Town) —— 离故乡最远的金矿之地。


奸诈的英国人为华工画了一块大饼,令华工们开始了与世隔绝的挖金事业,华工寄回老家的信件和钱,也会被他们偷偷没收。 如果华工质疑信件的回音,英国老板会以「船程太远,回信成本太高」为理由搪塞。

据了解,矿场的华工每星期工作 6 天,从早上 5 点至晚上 8 点,没有任何停工的借口,唯一休息的时间也会浪费在英国人建造的赌场中,输掉挖金矿换来的工资。 而矿场的英国老板与华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们的膳食不输伯爵,晚宴的开胃菜以日本磁盘盛装,主菜搭配来自波尔多的红酒,餐后有来自古巴的雪茄。

新西兰箭镇至今仍记录着这群华工的故事,不过他们的观点是「这些离井背乡的淘金华工对箭镇开发有着重大贡献」。

旅游业的兴起让箭镇有了新的生机

而曾经的淘金华工却被这座小镇遗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放弃金本位制度,改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 黄金逐渐走下了历史最辉煌的时期。

1965 年,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看出美元即将爆发危机,于是,同年 2 月 4 日,戴高乐在法国爱丽舍宫里一间金碧辉煌的大厅召开记者招待会, 他提议重回金本位制度,取代当时「美元本位」的世界货币体系。


戴高乐发言道:「美元之所以能拥有优越的地位,是因为它曾汇集了世界最多的黄金。如今,它已失去这种优势。」 记者会后,他立即领导欧洲各国,把新近累积的美元全部换成黄金。

如戴高乐所言,1945 年,美国的黄金储量曾占全球总量的 75%,1965 年后,只占全球 30% 以下,2010 年降至 15%。 1970 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国撕毁 1 盎司黄金兑 35 美元的承诺。 难怪历史上欧洲人曾领导过世界,他们已看出美元的危机,不像呆呆的亚洲人。


全球 60 多个国家将大部分黄金 储备

藏在纽约美联储银行的地下金库


戴高乐曾提出使美元贬值的「黄金总汇」概念,将黄金价格提高至 70 美元 / 盎司,令美国失去全球霸主的地位,恢复法国昔日的光荣。但戴高乐的目标来不及实现,1968 年,「五月风暴 来临,法国因此进入了新时期,但戴高乐终结美元的想法也被迫「流产」。

注:五月风暴。1968 年 5 月,由于法国社会矛盾激化,出生率激增,大学生人数骤长,就业率下降。学生不满戴高乐政府对学生的轻视,多次与警察对抗导致流血冲突事件,最终,政府强行关闭各所高校。5 月 13 日,法国总工会动员工人罢工支持学生群体,罢工罢课浪潮席卷整个法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