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答案如下
复杂的世界,总有一个答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派THU  ·  从头构建GPT文本分类器(Python) ·  昨天  
数据派THU  ·  深入解析图神经网络:Graph ... ·  2 天前  
数据派THU  ·  成功率可达100%,药物开发公司Cellar ... ·  3 天前  
CDA数据分析师  ·  【内推】银行初级金融数据分析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答案如下

明明一直在存钱,为什么储蓄总是不够用

答案如下  · 公众号  ·  · 2024-12-14 11:30

正文


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长期以来,有一种普遍观点认为 中国人过于节俭 ,喜欢存钱而不是消费,才导致了消费水平的低下。 尤其是近年来,存款利率持续下降,但居民储蓄的热情却逆势增长。


01

往年回顾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居民收入增速的持续回落,2012年往后中国总储蓄率开始下。2017年至2019年,随着居民收入的企稳和储蓄意愿的上升, 总储蓄率维持在44.5%左右震荡



进入2020年,总储蓄率再次上升,并在2022年达到46.753%,这一增长趋势与居民购房和消费增速的放缓有关。居民储蓄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 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上升 ,增加了预防性储蓄;另一方面,由于 理财收益率的下滑和股市的波动 ,居民的风险偏好下降,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向了银行存款。


就在2023年, 中国的总储蓄率达到了 44.3% ,相比于2022年的46.5%有所下降。而美国在2022年的总储蓄率大约是 17.3% 中国储蓄率明显高于美国


02

储蓄构成

国民储蓄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庭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 。从企业储蓄来看,与美国相比, 中国的企业储蓄率明显更高 。美国的企业支付的红利占比从1992年的9%上升到2021年的16%左右,而中国同期的红利支出占比从0%上升到7%左右。



尽管中国储蓄率的绝对数值确实位居世界前列, 但这种看法却忽略了储蓄率背后的复杂性


中国储蓄率高的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 居民储蓄倾向较高 ,部分原因是由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防性储蓄,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另一方面, 企业储蓄率也相对较高 ,这与国有企业分红较少和非国有企业受到融资约束等因素有关。


事实上,中国的高储蓄率主要是由政府和企业储蓄率的高企所驱动的。 误区就在于将储蓄率的下降都归因于中国人的存钱行为 ,而所谓的“中国人喜欢存钱“只是”居民储蓄“这一项。


......


关注下方公众号
回复 “存钱” 阅读详情



根据2023年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报告,南京、杭州、长沙、合肥、舟山、芜湖、苏州、宁波、大连、珠海等城市位列前十。这些城市的排名是基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三大维度、13个指标的城市幸福感指数评价体系进行的客观量化排名。


在当今社会,压力和倦怠感成为许多人面临的挑战,特别是Z世代的年轻人。 有41%的人正在经历倦怠状态,这一比例高于其他代际的33%


除了倦怠感,Z世代还承受着其他方面的压力。52%的Z世代受访者表示, 他们感受到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50%的Z世代受访者觉得难以独自承受这些压力,这可能意味着 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34%的Z世代受访者表示至少对一个生活维度感到倦怠,这 可能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


关注下方公众号
回复 “北漂” 阅读详情



在本科的时候,跟舍友一起熬夜打游戏,追剧,一觉睡到大中午,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从事什么岗位,更不知道如何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也不爱上课,只是考前突击一下,应付考试。即便是有外出兼职或实习,都是 无目的或生存性地跟风,无法长远与有意识地安排自己未来的道路 。一句话,看不清未来的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存在着。由此可见, 即便是上了大学,我仍然没有从高中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窠臼中完全走出来。

直到我上了研究生后,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忙碌,为了自己的学业或与未来工作紧密联系的实习而奔走,沉浸在更好的学风,具有了更明确的职业规划,循着师兄师姐的出路,结合自身情况,基本上对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知道我现在应该做什么,为什么目标而努力。

......


许多年青人不得不开始一场短则一年、长则几年的就业破冰之路。

然而大家却发现,一道一道的关卡,一道一道的门槛,其实,远没有想像中那么容易。拼脑力,拼体力,有时候,或许还需要点运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