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羊在中国历史上,本来是瑞兽
羊在秦汉之时,本是瑞兽。比如,《说文》里对“羊”的解释是“祥也”;董仲舒也说过,“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春秋繁露》里还说,羊吃母乳时“必跪,类知礼者”,懂得“跪乳之礼”的羊,一直备受两汉儒家知识分子的推崇。四羊方尊等传世青铜器,亦是羊本瑞兽的明证。
生肖属羊者被鄙视,意味着羊的文化地位已严重衰落。那么,羊到底是何时丧失了“瑞兽”这一文化地位的呢?
2、晚清发生了很多与“羊”相关、致其文化地位下跌的事件
有意见认为,羊的文化地位急骤下降,发生在晚清。主要与如下几件要事相关:
1、洪(秀全)杨(秀清)之乱——洪杨者,红羊也。
2、慈禧生肖属羊,宫中对与羊相关的事物颇为忌讳,且慈禧女主执政而有八国联军攻陷京城,“妨害夫家”莫此为甚。
3、清末教案迭起,周汉等广布宣传品鼓吹“杀猪斩羊”,义和团亦有“先杀猪后杀羊”之类的揭帖。这种以“猪”指代“天主教”,以“羊”指代“洋人”的宣传,使羊在民间的文化地位一落千丈。①
上述事件与“羊”的文化地位的衰落显然是有关系的。但这种关系,至多是推波助澜性质。羊丧失“瑞兽”的地位,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负面动物”,至少可以追溯到元明两代。
3、羊被摘掉瑞兽光环、成为负面文化形象,始于元、明两代
明朝钱塘人王逵,活跃于明初洪武、永乐年间,以卖药卖卜为生,著有《蠡海集》一卷。书中对“羊”的评价非常负面:
“凡草木经牛啖之,余必重茂;经羊啖之,余必悴槁。谚有之曰:‘牛食如浇,羊食如烧。’信夫!是盖生杀之气致然也。”②
翻译成白话,大意是:草木被牛啃过,剩余的部分会再次茂盛起来;被羊啃过,剩余的部分只会枯槁。谚语说“牛食如浇,羊食如烧。”这是牛、羊具有不同的生、杀之气所导致的。
稍晚一些的明代藏书家郎瑛(1487~1566),对“牛食如浇,羊食如烧”这一流行于元末明初的民谚,有更进一步的解读:
“凡草木经牛啖之必茂,经羊啖之多枯,故谚曰‘牛食如浇,羊食如烧’,意以二物皆畜类而食草者,何相反之如是?静思,牛,土畜,土能养物也,故牛色苍而庞厚,有眷生之象焉。闻死而觳觫,亦好生之意也。羊,金畜,金主杀伐,故羊色白而气腥膻,有秋杀之象焉。见死而无惧,亦喜杀之性也。二物禀性既异,必其口中涎沫亦具是性,故草木之茂枯者,生杀之气致然耳。”③
翻译成白话,大意是:被牛啃过的草木还会再度茂盛,被羊啃过的草木多会枯萎。牛、羊同为吃草的畜类,相反如此,原因在于二者的五行禀性不同——牛属于“土畜”,土能生养万物,羊属于“金畜”,金主杀伐。牛羊的“涎沫”的性质也因此不同。
按王逵和郎瑛的上述解读,“羊”显然已不再是瑞兽,相反,因禀性主杀伐,已成为一种“负面文化符号”。明末方以智撰写《物理小识》一书,亦沿袭相似的解读路径。
4、羊的形象走向负面,与元代畜牧政策密切相关
从“五行”角度来解释“牛食如浇,羊食如烧”这一谚语,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可笑的。“羊食如烧”实与羊的吃草习惯有关。80年代,陕西省粮食作物研究所曾做过一个“羊只放青对比”试验,结果发现:
“在羊啃的试验区内,羊只把大半叶片吃掉后,开始拔食麦苗,放牧时间越长,拔掉的麦苗越多,正如老农说:‘羊嘴如镊,连根带叶’。所以,放青不但损害地上部叶片,还会引起麦田的缺苗断条,试验中‘放青’的试验区10厘米以上的断条比不放青的多33%,每亩穗数减少4.1万,平均每穗粒数降低20.7%,每亩减产45斤,还少收250斤麦草。”④
羊如此吃草已逾万年,国人养羊亦有逾千年之历史。揆诸史料,因“羊食如烧”而将“羊”的文化地位打成负面,却始于元明时期。究其原因,与元代统治者的畜牧政策有极大关系。
史载,当时官方牧场、贵族牧场的牲畜,秋末冬初之时,常就近赶至华北农耕区,“自冬至春,并不立圈喂饲,俱于百姓地内牧放,致令嚼食桑枣果木诸树”,北方许多耕地因之“少垦而多荒”。⑤
“牛食如浇,羊食如烧”之说,实是北方农耕区民众对上述伤害的无奈总结:作物被牛吃了,再长出来还能有些收获;被羊吃了,就如同大火过境连根烧尽了。
图:民国版《沧县志》,记述了该县“女忌属羊”的风俗,并援引南宋高宗吴皇后属羊而命极好为例,说明该风俗乃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