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山水画境令人痴迷
一条长路从西到北、从北到东
串起一片片桃源佳境
山水、江河、溶洞、古镇……
往昔风烟悠哉,青山碧水可人
桃源深处 云雾之中
是锦绣黔东南的秘境风情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山怒水险、江河富集的广袤山区,世居于此的33个民族,如繁星一般散落在连绵的山地之中,保留下多元丰富的民族文化,好似繁花着锦、绚烂异常。
黔东南在其中则尤为璀璨。在70%的土地都是喀斯特地貌的贵州,黔东南的清水江流域和都柳江流域却青山绿水,是贵州最大的一片非喀斯特地貌,可以算得上是贵州的“鱼米之乡”。层层叠叠的梯田里水波荡漾,稻花飘香,鱼鸭游弋,淳朴的民风令游人感到放松、惬意。
黔东南的一切,生发于土地,自然生长,质朴淳厚,又绚烂而繁荣。想充分感受黔东南之美,最好的方法就是沿着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走。感受每个村落间迥异又相通的习俗与文化,享受丝乐声声、糯米酒香中的锦绣桃源。
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是由分布在南、北、中三个区域的三条相互联通的干线,加上如毛细血管般蔓延开去的无数支线共同形成的一组路网,全长达2180公里,大体覆盖了黔东南的山山水水。
路网的核心是横亘黔东南中部、488 公里的苗侗风情线。
东为雷公山周边的苗寨群落,西为以肇兴为代表的侗族聚居区,浓郁的民族风是这里最大的看点;南边是长221公里、特色鲜明的梯田风景之路,是人类在山体上创造的农业奇观,更保留着传统的农耕文化印记;北边,是从东到西蜿蜒环绕大半个黔东南的人文山水线,长1471公里,明山秀水、古村古镇散落沿线。
三条主题线路景观和文化各有侧重,互联互通,珠联璧合。
从地图上寻迹,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的人文山水线,舒展开时如一个开口向下的巨型马蹄形磁铁,印刻在黔东南北部的大地之上。1471公里的主路及无数散漫开去的支路上,村寨、瀑布、喀斯特、古道、森林、溶洞等等串珠成链,自然山水步步成景、古寨田园如诗如画。
这条路收入了黔东南的名山、江河,深入当地人平和质朴又快乐无比的日常生活。每个县都有各自的主题故事,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独家惊艳。它们安静地展现在公路畔,既融合又独立,既悠久又鲜活。
施秉云台山,2014年入选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遗产联盟的专家在实地考察时认为,云台山是“地球最美的盆景”。
云台山山形“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主峰团仑岩海拔1066米。这里的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但却不是常见的石灰岩被溶蚀形成的石灰岩喀斯特,而是白云岩。与在地质年代、200米深度以内的浅海中沉积形成的纯净的石灰岩不同,白云岩生成于海陆交替的潮汐和潟湖地带,时干时湿,因此分层薄而明显。历经地壳运动,白云岩岩层中时常可见被高温炙烤后岩石熔化形成的“波纹”。
在湿润热带气候条件下,5.7亿年以来,云台山上的白云岩不断地经历侵蚀、风化、演化和崩塌作用,形成了由高大的石柱、笔直的陡崖、白云岩顶部洞穴等组成的锥状峰丛峡谷。
云台山自然是云多:排云关,要清晨去看白云出岫;渡云桥,桥比云高,过桥如驾云。云与石的结合,构成云台山之魅影,而南侧的苗岭山脉更是以云雾著称。山上植被常年被雨水沁润,孕育了闻名遐迩的云雾茶。
云雾之下,黔东南有着高达70%的森林覆盖率,滋养了4000多种植物,上千种珍贵动物。走在山路上,低头满眼都是各种蕨类和青苔,处处有白发藓、针藓等苔类和菌类,仰头就是高耸的水杉、红豆杉等高大林木,郁郁葱葱一片,是植物爱好者的天堂。
贵州素有“千瀑之省”之称,水流或高或宽从山头挂落,千形万象。施秉县江凯河飞水岩瀑布进入丰水期后,会呈现难得一见的“三瀑同挂”甚至“四瀑同挂”景观。几股水流从140余米高空飞流直下,声如雷鸣,冲击而起的水雾升腾山间,十分壮观。丹寨县排廷瀑布则以宽著称,每当春夏涨水的时候,几里外就能听到瀑布轰隆的响声,从嶙峋山岩倾斜而下的数道激流一路冲溅起无数飞花漱玉,水雾高飞数十米。
水流冲下,在群山中左冲右突,开出一条条峡谷,又或为潜流隐入山下,造就溶洞、盲河等奇观。在与山的博弈中,水流还在大山下“挖墙脚”,形成了壮观的天生桥。在黎平高平镇,就有一座天然石拱桥主拱横跨福禄江上,跨度138米,拱弧规整,气势宏大,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鬼斧神工之作。
分属长江、珠江水系的三条江河,勾勒出了黔东南的样貌。清水江和都柳江流域有着贵州最大的一片非喀斯特地貌区域,㵲阳河连接贵州湖南,拥有浓郁的人文历史风情。多样的自然环境塑造着这里的人和人的生存、生活方式,这片大地,是人和自然的共同体。
在群山起伏的贵州省东南部,流淌着983条河流,如细血管般分散开去、融入大地肌体,汇流而下,进入㵲阳河、清水江和都柳江三条水系,从而构成了黔东南的大地基地。
横亘黔东南中部的苗岭山脉是一条分界线,苗岭北侧是清水江和㵲阳河,二水汇入长江支流沅江,属于长江流域,居住在这两条江流域的主体民族是苗族。苗岭南侧是都柳江,出贵州境后汇入珠江支流柳江,属于珠江流域,流域内生活的主要是侗族。都柳江流域也是中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区。
清水江干流全长459公里,在黔东南境内主要流经丹寨、麻江、凯里等12市县,从天柱县瓮洞镇以东的下金紫村流出省境,浸育了黔东南四分之三的区域。由于山高坡陡切割深,流域内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都柳江,发源于贵州省黔南州的独山县,下游到柳州称柳江。都柳江流域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雷公山2178米,最低为地坪河出省境处134米。让人好奇的是都柳江不是发源于海拔高、土层深厚的雷山,反而是发源于海拔只有1400多米的石质山区。其原因藏在都柳江上游独特的构造——侵蚀台地地貌中:由于构造,侵蚀台地隔水性好,滞水能力强,为台地型湿地及河流湿地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一条小船从都柳江流域的从江县小榕村的古榕树下经过
摄 / 陈沛亮
㵲阳河在黔东南境内,流经的地带岩层以白云岩喀斯特为主,山峰峭立,峡谷深邃,山前多有独立的孤峰,成为标志景观。㵲阳河分为“上㵲阳”和“下㵲阳”,“上㵲阳”以“太公钓鱼”石为标志,50公里内有大小72道弯,两岸悬崖高达数百米;“下㵲阳”以“孔雀开屏”石为标志,也是50公里,这里拥有㵲阳河流域最精华的自然景观,碧波荡漾,高崖耸峙,蔽日浓荫中泛舟河上,很是惬意。
多彩的民族共生在这里。依托着江河,他们繁衍出千户苗寨、千户侗寨这样超大型的聚落;古州、下司,这些河畔的衙署、会馆、商号还在,江上的帆影还未远去……这里的一切,因江河生,因江河盛。
贵州可能是全中国各种深邃溶洞最为富集的地区了。黔东南的溶洞,虽不如中西部喀斯特集中区的富集,但大地之下却仍有着无数隐秘之地。
黔东南的喀斯特区域集中在北部。镇远古城东边,有儒释道合一的青龙洞,飞檐斗拱之下,从老君到孔子,从财神到土地神,各种信仰和平共处,殿宇依崖壁而建,崖壁里嵌套了多重洞穴,阴凉舒适,与木建筑和谐一体,别有意趣。
青龙洞古建筑群,集儒、释、道、桥梁及驿道建筑于一身
摄 / 顾春军
麻江县乐坪村龙洞组的上龙洞,是一处未开发的洞穴,专业的探洞爱好者曾深入其中。这片隐秘的地下世界中,竖井、大厅、暗洞层层叠叠,石钟乳与石花辉映在手电筒的光亮之中,碧潭、瀑布连环相接,水流澄碧透明,令人沉醉。普通人的确很难想象大山之下还有着如此庞大的地下世界。
此外,天柱县东北部的金山溶洞,其发现颇为偶然。1984年,当地采煤工人发现了洞口、好奇进洞,摸索了一昼夜后仍找不到出口,精疲力尽。好在第二天矿里派人寻找,才顺利出洞,于是这一奇观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地下河伸展的洞道就像一条串满珍珠的带子,缀满了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70平方米以上的洞厅有19个,奇异又壮观。
还有剑河塘坡的十八溶洞群,全长10公里,是如潜龙暗行的地下奇观。此外,山野之间,还有着不少好玩又神秘的所在,如一直向外吹凉风的洞口、出水量大且稳定的暗河等。
大地之下,隐秘无数,我们能探索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太多的秘密,只能留给时间。
而在都柳江流域,这片贵州最大的非喀斯特流域,山地之上层层叠叠的梯田如上天打碎了巨大琉璃,晶莹的一片片水面绵延在山体之上,映照天光云影,静美异常。
明代就有人记载黔东南一带的梯田景象,“波耕水耨,盈盈其间”。时光流过,这由人创造的山间风景依旧。
山水人文线路穿起无数古城古镇,水、陆古道枢纽的位置,让以镇远为代表的沿线城镇成为闻名的交流往来之地,从汉至民国,上下已有两千多年。
明初,这条路上来了一队队大明派驻屯守的士兵,他们大多来自江南,一来黔地,便散落到各处重要关隘要地,筑城而据,守护着大明的边地,也留下了代代后人。这些部队的屯堡,到今天还有很多遗存。
从镇远继续向西,便到了隆里,这是屯堡中保存得非常好的一座。
隆里,曾名龙标寨、龙里。古城位于锦屏县西南边沿,是中国与挪威王国合作保护的四座“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之一,也是目前贵州保存最完整的古镇之一。
公元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朱桢,调集了江南九省官军,在这里设龙里千户所,1000余名官兵受命屯垦戍边镇守于此,成为城中居民的主体。
隆里古城的北门叫安定门,坊间传说因为怕“败北”,常年不开,西和南侧城门都设有防御功能的瓮城,城外有护城河。
古城的设计很多讲究,比如东西两门虽然在一条线上,但都偏移了23度左右,这样一来,道路弯弧,从城门口便无法看到城内更多情况。走在隆里的街道上,你会发现,所有的道路交集处都是丁字路口。路上的游人说:隆里的民居怎么都是“歪门斜道”的?是的,隆里人还说自己“家家都走后门”呢!
隆里旧时相邻的院墙间都是可以通行的,用作邻里间的疏散或支援。瓮城的围和攻,丁字路口的阻和分,歪门斜道的避和挡一样,都是出于应对战争的攻防准备。作为一个驻军的堡垒,城里还有数倍于兵的军属,老弱妇孺,这些充满了攻防意识的布局,这无疑他们最好的居所。
隆里古城是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其中江南文化最为厚重,儒、佛、道家文化都植根于这块土地上,同时也杂糅有当地苗侗文化元素,形成别具特色的亚文化“岛屿”。
这条线路穿起的,除了瑰丽山水、悠久古镇,当然还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
走过黔东南,闪烁在记忆中的首先是苗银。苗族银匠以匠心独运的手艺,将白银打造成各式各样的饰品。从头饰到脚环,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苗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礼赞。
侗族大歌,如同山谷间回荡的清风,纯净而悠远。这种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不仅展现了侗族人民对音乐的天赋和对和谐的追求,更是他们与自然对话的方式。
黎平县的小黄村,被誉为侗族大歌的摇篮,每当节日来临,村民们便会聚集在一起,用歌声传递着对祖先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憧憬。
苗年,是黔东南苗族人民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不仅仅是时间的轮回,更是情感的凝聚。在这一天,苗族儿女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回到家中,与亲人共聚一堂,分享丰收的喜悦,祈愿来年的幸福。
侗族鼓楼,如同一座座矗立在侗寨中的精神灯塔,不仅承载着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更体现了他们卓越的建筑智慧。这些木结构的鼓楼,不使用一颗钉子,全靠榫卯结构稳固相连,其精妙之处令人叹为观止。在鼓楼中,侗族人民议大事、办喜事、过节庆,这里既是社区的中心,也是侗族文化的传承之所。
欢快的歌舞之声飞扬在鼓楼和风雨桥上,看银饰在舞者身上欢快跳跃,叮叮当当脆响声中,表演者和观看者都沉醉其间。
黔东南文化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服饰、建筑与节日,也在于其独特的饮食风格。
提及黔东南的美食,酸汤鱼是当仁不让的明星。酸汤鱼的灵魂在于那锅精心熬制的酸汤——酸,以米汤自然发酵为基底,加入木姜子、腌制西红柿酱、糟辣椒等调料,酸得酣畅淋漓;辣,又不同于四川的麻辣、湖南的香辣,黔东南以焙制辣椒为基底做成的蘸水,滋味丰富又厚重,给人以新奇体验。
除了酸汤鱼,大量来自山中的奇妙香料和食材、被称为“黑暗料理”的牛瘪及羊瘪、用腌、霉等独特做法制作出的让外人啧啧称奇的发酵味道等,组合成了黔东南的饮食特色,让人吃着好玩,吃得过瘾。
对了,还有油茶。在侗乡,这种混合了茶、炒米、花生、黄豆、芝麻以及姜丝、时鲜瓜菜等食材的美食,是当地人的心头好。一碗油茶,几碟小菜,三五好友围坐一起,谈笑风生,这就是侗乡最寻常也最温馨的画面。这种吃法,沿袭了1000多年前唐代饮茶传统的遗风,对于习惯了清茶泡饮的现代人来说,颇为有趣。
美食如同一本打开的立体书,每一页都书写着不同的大地故事。当你踏足这片土地,不妨放慢脚步,让味蕾引领你去探索那些藏在美食背后的秘密,你会发现,黔东南之好玩,在于那份深藏在美食里的文化底蕴,那份对生活细腻入微的热爱。
黔东南,给了匆匆忙忙的现代人一面洗尽铅华、回归初心的镜子。如果说贵州是天堂遗留在人间的最后一片净土,那黔东南就是闪耀人间的纯粹美玉,等着你去探索、发现,发现黔东南之美,找到与你内心的契合。
本文摘编自中国国家地理特别制作的
《中国国家地理·锦绣黔东南》特刊
以大地理视角
梳理黔东南的山水景观和民族风情
讲述一条风景大道上的桃源之美、人间之乐
特刊现已上市,欢迎购买阅读。
编辑 / 陆林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