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献和生活都在这里打卡吧
每天阅读一篇论文并不定期分享生活,坚持不下来是小狗!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融媒吴江  ·  《哪吒2》萌值担当!也来吴江啦! ·  昨天  
融媒吴江  ·  《哪吒2》萌值担当!也来吴江啦! ·  昨天  
天津广播  ·  刚刚 | 董明珠:找到接班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献和生活都在这里打卡吧

(2024.05.02)【中国软科学】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吗?

文献和生活都在这里打卡吧  · 公众号  ·  · 2024-05-02 07:00

正文

为有效发挥标准化创新优势,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推出了设立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一政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制定技术标准、规范行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企业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否有效提升其创新能力及其影响机制值得深入探究。 文章运用PSM-DID模型,从资源获取和信号传递的角度剖析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1. 理论推导

首先,从资源基础观的出发,企业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可以通过直接的创新资源补充机制影响企业创新。一方面,由于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知识溢出效应,企业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助于其获取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从而补充企业自身创新所需的知识资源,降低企业自身创新努力的边际成本,进而促进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另一方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标准的归口管理部门,其委员企业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取更多的政策动态、未来技术进步方向等信息资源。

其次,从信号理论出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扮演了信号传递媒介通道的角色,能够帮助企业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两个方面的积极信号,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了“企业技术实力较强、标准化工作较突出”的信号。另一方面,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了“企业值得信任”的信号。另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退出机制和委员的换届机制也能够对企业起到监督管理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利益相关者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企业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利于缓解其与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其从利益相关者处获得资源的支持,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进而促进企业创新。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 H1 企业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进一步地,文章在资源获取的基础上,从信号传递的角度出发,具体考虑企业创新伙伴资源和财务资源两种重要资源,与这两种资源对应的利益相关者分别是企业的合作创新伙伴、交易伙伴(主要是指供应商)。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助于企业向利益相关者传递有益信号,产生平台效应和声誉效应,获得创新所需的伙伴资源和财务资源,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积极信号能够提高企业的外部合作水平。一方面,可以向现有外部合作创新关系网络上的成员传递了企业是优质合作伙伴的信号,使其更有动力维持并加深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广泛涉及的各类组织传递企业是优质的潜在合作伙伴的积极信号,有利于企业积累关系资本,拓展外部合作关系网络。以上说明,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利于促进企业外部合作。

  • H2a 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利于促进企业外部合作,进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通过筛选成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单位,从事国家标准等正式标准的起草和技术审查等工作。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在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具有较好的偿债能力;另一方面,反映了企业获得政府部门的认可和信任,具有较强的合法性。因此,企业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够向供应商传递企业“有能力偿债”和“值得信任”两种积极信号,有利于企业获取商业信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 H2b 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利于提升企业商业信用,进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 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文章以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NRDS)等。

(2)变量定义

被解释变量 企业创新 。以 企业当年申请专利总量加1再取自然对数衡量企业创新(lnPat1) 。进一步采用发 明专利产出(企业当年发明专利申请数加1后取自然对数)进行替代性的检验(lnPat2) 。所有被解释变量均滞后两期。

解释变量 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通过委员的工作单位确定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企业参与情况,并与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了匹配,最终构建出了两个虚拟变量。 DumTC为企业是否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虚拟变量 ,当企业在样本期内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单位时,赋值为1,否则为0。 POST为企业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之后的虚拟变量 ,企业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之后的年度(包括当年),赋值为1,否则为0。

③控制变量

控制了企业规模(Size)、企业年龄(Age)、股权结构(Share)、资产负债率(Lev)、有形资产比率(Tangibility)、托宾Q值(Q)、现金流比率(Cashflow)、销售收入增长率(Gsale)等变量,并对年份固定效应(Year)和行业固定效应(Industry)进行了控制。

(3)模型构建

3. 实证分析

(1)PSM结果

使用了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将除年份和行业外的所有控制变量作为匹配变量,对是否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分组变量进行了logit回归。通过最近邻匹配法按1∶1进行控制组的选取与配对。平衡性检验结果中,所有配对变量的偏差不超过4%,t检验显示处理组和控制组在10%水平下无显著差异,说明样本匹配效果较好。

(2)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表3汇报了双重差分基准回归结果。第(1)列、第(2)列回归结果表明, DumTC×POST的系数均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 ,说明企业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助于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假设H1得以基本证实。鉴于创新变量具有删截特征,采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所得结论与OLS回归结果相一致。

(3)稳健性检验

包括: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控制省份固定效应。

4. 拓展性分析:作用机制检验与异质性分析

(1)作用机制检验

表5汇报了中介效应检验结果。首先,对于促进企业外部合作的作用通道, 表5第(1)列中DumTC×POST的系数为正,并在5%水平显著 ,这意味着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中介效应。在第(2)列中, DumTC×POST对企业外部合作水平(EC)这一中介变量显著为正 ,表明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外部合作水平,加之第(3)列中 外部合作变量在1%水平显著 ,由此说明 间接效应显著,并且α2×δ3和δ2的符号一致且均显著,表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假设H2a得以验证。其次,对于提升企业商业信用的作用通道,表5第(7)-第(9)列的检验结果显示, 商业信用(BusCredit)这一中介变量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假设H2b得以验证。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文章还汇报了Bootstrap法检验结果。

(2)异质性分析

①企业所有制的异质性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第(1)列、第(2)列中DumTC×POST的系数不显著,第(3)列、第(4)列中DumTC×POST的系数分别在5%和10%水平显著为正,这表明 相比国有企业,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民营企业具有更强的激励效应

②研发强度的异质性分析

第(5)列、第(6)列DumTC×POST的系数分别在1%和5%水平显著为正,第(7)列、第(8)列DumTC×POST的系数不显著。该结果说明, 相比低研发密集度企业,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高研发密集型企业具有更强的激励作用

(3)其他作用机制探讨

文章以企业当年制定的国家标准数量加1取对数构建了标准制定(Sta)变量,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①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否有利于企业制定技术标准?②标准制定在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企业技术创新关系之间是否也发挥中介作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