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侠客岛
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瞭望智库  ·  微信、抖音、快手集体出手,它要凉? ·  23 小时前  
学习大国  ·  一口气看懂那些航天界的行话→ ·  2 天前  
中国政府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  2 天前  
政事儿  ·  正部级吴英杰,被逮捕 ·  3 天前  
政事儿  ·  被实名举报的区长曾鹏鑫,代表资格终止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侠客岛

【解局】这篇文章终于可以发出来了

侠客岛  · 公众号  · 政治  · 2016-12-29 23:43

正文


据说,今天是北京2016年的最后一个蓝天。


最新消息显示,12月29日到1月5日,河北省将出现一次重污染过程,石家庄、保定、廊坊、邢台、衡水、邯郸、定州、辛集等8个城市,将达到区域红色预警水平,唐山、沧州将达到区域橙色预警水平。 


而在此文发出的同时,喜欢走夜路的司徒格子同学表示,北京的雾霾已经转浓了。


这篇文章是上次持续一周的雾霾红色预警时,美丽高知的环境学博士岛妹写的。虽然大家现在对这事儿似乎已经有点儿疲了,但是还是有诸多真问题留待解决。无论是每次都有新说法的雾霾成因,还是各地在防霾抗霾时的手忙脚乱,都指向一个命题:这场战争可能还要打很久。



“阴霾的天空下依然有鸽子在飞翔”


成因


此前,岛妹对今冬的“霾情”是乐观的。华北的雾霾虽然存在,但AQI(空气质量指数)数值已经降低,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也比前两年有所减缓。岛妹想来,应该是各项控制措施逐渐到位,社会意识逐渐提高,齐心协力,终于取得可喜成效。


然而,12月的两次雾霾打破了岛妹的美好期待。那一周的雾霾,岛妹正好离开北京,从南站一路向南,车行至天津、河北、山东,整个车窗外都是茫茫一片,完全看不见沿线的村庄和田野。敲打这篇文章的同时,岛妹又从南方回到北京,看着窗外的“雾气”从淡到浓,从白到黑。


根据人民日报采访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总体专家组的报道,这次波及范围极广,污染物峰值极高的严重雾霾,主要受到恶劣气象条件的影响。原本就在京津冀以及山东、山西地区上空积累的大量大气污染物,受到两条风场辐合带的影响,在区域内相互输送,互相影响,最终形成区域性的复合污染。


换句话说,即使我们在污染物排放控制上已经成功完成一些微小的工作,在老天爷的严格检验下,依然还是不能及格。全方位的污染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更严峻的现实是,雾霾污染物的组成,已经超过了我们从伦敦酸雾、四日市哮喘、洛杉矶烟雾事件中获得的经验。


不久前的新闻显示,中德两国科学家宣布破解硫酸盐形成之谜。不同于以硫化物为主的伦敦酸雾和以氮氧化物为主的洛杉矶烟雾,中国的雾霾中,既有大量来自于煤炭消费的硫化物,也有大量来自于汽油消费的氮氧化物。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阶段性成果,以具有中国特色的雾霾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




来源


那么,污染物从哪儿来?这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


根据专家组对全年PM2.5来源的解析分析,在北京、天津、石家庄三个大城市,本地污染均占60%以上。换言之,北京的雾霾,这锅不能光让河北来背。各地居民自己对雾霾的贡献,还是主要原因。即使像上次雾霾攻陷北京时的移动过程那样清晰,但按照专家的解释,这也是原本从北京扩散出去的污染物又杀了个回马枪。


而河北污染物对北京雾霾的“贡献”,一部分是直接输入了污染,更重要的是堵塞了北京污染物往外扩散的通道。以此类推,山东的污染物都还没跑进黄海呢,围在最里面北京污染物更只能原地踏步地不停造霾了。


有网友质疑专家的结论说,“雾霾”真的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吗?这个问题可以换个角度来想。


比如,我们总是指责各种工厂烟囱制造了雾霾,但是工厂的产品除了一部分出口换汇外,还有一部分是供国内消费者使用的。大到房屋、汽车,小到网购包装和外卖餐盒,这些产品的背后,都可能是一个又一个在黑夜的掩护下排放滚滚浓烟的烟囱。如果那些小作坊按照要求控制污染,一部分工人可能会失业,一部分消费品的价格可能会提高,一部分人的生活福利会受到影响。


所以,雾霾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问题。解决它的复杂程度,更可能超乎大家的想象。



看待


岛妹原本想,经过了这么多年,大部分中国人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应该开始注意健康和环境舒适性了吧?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大叔大妈在公园跳广场舞啊!可是,在雾霾里健身的照片,甚至在雾霾里跑马拉松的“壮举”,真是让人说什么好呢?


其中的原因大概有几点。


雾霾虽是个新名词,但并不是个新现象。我国北方进入采暖期后,城乡空气质量一直会处于全年的最低点。专业上,我们叫它“煤烟型污染”。灰蒙蒙的天空和空气中的煤烟味,在北方的冬天不会少见。部分地区的居民可能已经“习惯”了这种天气,当媒体铺天盖地地渲染雾霾来袭时,他们可能并不打心眼儿里认为这有多严重。而且,长期的慢性的危害没有大规模的爆发。用经验的眼光看,也许就会认为如今被称作“雾霾”的灰蒙蒙的空气大概不是什么大事。


对于另外一部分地区的居民来说,雾霾则可能是个新事物,比如成都。对于雾霾是怎么产生的,它的危害是什么,有多严重,怎么应对,人们都没有充分的经验。过去几年,雾霾在某些地方可能只是偶发现象,大家吐槽、调侃着送走它,可能就没事了。



当雾霾像节气一样准时到来的时候,一部分敏感的人们才开始惊慌失措,各种不知对错的消息先转了再说,各种措施不管有效没效先用了再说。对于不太敏感的人来说,可能也觉得雾霾不是什么大事。毕竟风来了,天气就好了。


更重要的是,在没有十分确切的对应关系被权威部门公布前,谁都很难说,吸入多少雾霾会导致什么样的健康危害。因此,岛妹呼吁环境和卫生部门,加大对雾霾天气的科普宣传,包括如何正确理解和科学防护雾霾过程带来的可能的健康风险。




政府


雾霾里,政府的行动的应对,大概是无助的人们共同的期待。


不幸的是,岛妹不得不强调一个悲哀的事实。雾霾一旦形成,最有效的措施是等待气象条件改变,由大气活动稀释或带走污染物,俗称等风来。按照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暂时无法制造一台能够吹散城市上空污染空气团的吹风机;即使能制造这样的机器,其消耗的物质或能源,也可能制造新的污染。


应对雾霾,根本方法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雾霾的产生。雾霾一旦形成,政府的应急工作,主要就在于减少新增污染物的累积,降低污染过程的浓度峰值,缩短和减缓人们暴露在雾霾中的时间和程度。




比如,12月16日至21日,北京实施了单双号限行措施,但人们发现雾霾并没有消散,于是各种吐槽和调侃又接踵而来。既然这是一场应对硝(NOx)烟(颗粒物)的全民行动,政府部门或许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开诚布公地加强与居民的沟通。


同样,在其他的应急措施中,政府的决策应当与居民的预期相一致。目前来看,各地政府虽然纷纷制定了雾霾应急预案,但应急响应等级和具体措施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同一场雾霾里,出现了有的城市(如北京)的孩子停课在家,有的城市(如石家庄)的孩子却还得去上学的情形。




本来,根据各地具体的情况,采取各种灵活的更贴合地方实际的应急措施无可厚非,但“以人为本”应该是默认的全国统一标准。减少学生暴露于雾霾的方法很多,停课可以减少交通过程中的暴露,但如果能把学生集中到安装有高效空气净化设施的学校,则能减少家长的负担。毕竟,哪儿的花朵都是祖国的花朵。


既不停课,又未见学校安装空气净化设施的报道,甚至部分地方禁止学生带口罩,这就难怪家长吐槽。我们不禁也要质疑,雾霾应急工作,到底是为了应付上级政府的检查和媒体的监督,还是真正为城乡居民的健康生活所着想?


还有一些更令人啼笑皆非的举动。比如河北邯郸,上次红警来临时,居然想出了“停暖抗霾”的招数,直接把居民小区或者工作单位停止供暖了。我们想问的是,抗霾是民生,供暖就不是民生了嘛?照这个逻辑,如果哪天测算出了餐饮油烟对雾霾的贡献率,是不是雾霾天儿大家还不能烧火做饭了?




当然,岛妹也能够理解,除了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之外,雾霾应急工作是政府其他部门所不熟悉的新任务。雾霾来了之后,每个部门应该如何做,部门之间应该如何协作,对于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可能都是新课题。作为普通群众,岛妹期待着易发生雾霾问题的各地区政府的应急工作更加高效,也更贴合群众的需求。至少,雾霾天里,各地的交通警察、环卫工人、室外保安等等,能不能都带上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口罩呢?


最重要的是,岛妹希望每个地区的政府长官,都能像安阳市处理让学生露天考试的学校一样,雷厉风行、快速果断地关停并转各种不分昼夜偷排污染的企业,提高生活源管理水平,咬紧牙关做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毕竟,在应对和治理雾霾上表现如何,本身就是检验政府是否高效、负责、专业,“治理能力”是否“现代化”的标准之一。


文/云间子




P.S:岛叔的同事、“2050工作室”有个小答卷,希望大家可以支持一下。话题很有意思:预测未来。站在这个时间点上,向未来一年发问,给出你的答案,一年之后他们会把答案翻出,到时,如果用户所有题目都答对、或者所有题目都答错,都会收到他们送出的礼物。


链接在此,你也可以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进入。

https://sojump.com/jq/11623215.aspx


注:微信群已满,你可以加岛妹的微信(15911166061),让她帮你拖入,注明是想加学生群、公务员群、企业员工群、媒体群、经济金融群还是海外人员群。同时,我们也欢迎大家加入侠客岛微社区。很抱歉,岛妹每天微信加人数量有限,手机常常瘫痪,造成一些岛友排队等候时间过长,我们深表歉意,希望耐心等待叫号。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