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果壳
果壳网(Guokr.com)是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
51好读  ›  专栏  ›  果壳

防止肥胖,要像猪一样吃饭

果壳  · 公众号  · 科学  · 2025-02-13 20:00

正文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有科学家建议你 “向猪猪学习减肥”


2023年3月,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者在《代谢》(Metabolite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对抗肥胖,要像猪猪一样吃》


图|Giphy


科学家一脸认真地表示, 猪猪是非常合适的肥胖研究对象 。猪猪经常吃得非常健康且营养均衡。而且猪猪还发展出了“顺应生理时钟、不容易发胖的自然进食法” ,而人类已经不幸失去了这种本能。


猪猪,优异的研究对象


一提到猪,大家就会想到肥。


虽然猪猪的确是非常合适的肥胖研究对象,但并不是因为它肥。


事实上,现在的猪猪平均体脂率, 在人类身上属于可以看到腹肌的程度


俺们猪猪体脂率很可能比你低呢|图虫创意


猪猪之所以越来越瘦,人类越来越胖,主要是因为人类爱吃瘦肉,所以现在养殖的猪猪里越来越多瘦肉型。


有研究曾经精确测定了48只猪猪的体脂率,发现猪猪的平均体脂率是17.8%,范围在9.3%~24.3%之间。


这个值甚至低于很多人类的体脂率 ,男性体脂率一般在12%~20%,女性体脂率一般在21%~30%。


人类体脂率示意图 | www.topendsports.com/testing/tests/bodyfat-visual.htm


猪猪适合做肥胖相关的研究,真正的理由如下:


猪猪类人


猪和人的生理机制/消化道结构/消化率系数/代谢通路都非常相似。


和人一样,猪猪也是杂食性动物。


在野外,猪和我们一样,经常吃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吃鸡蛋,吃昆虫,吃蜂蜜,如果有肉,就会很开心地吃肉。


猪源胰岛素,曾经用来治疗人类的1型糖尿病。猪猪胰腺里提取的消化酶,曾经用来治疗人类的胰腺功能不全。猪猪的转基因器官,未来很可能可以移植给人类,治疗人类的器官衰竭。


更重要的一点是,猪猪的数据很靠谱!


猪猪可以做大规模研究。养猪场里的猪猪要多少有多少。


猪猪的饮食可以严格控制, 绝不会自行额外加餐


要说服人类吃无聊的健康食物,本身就很困难。尤其是时间长了,身边又有朋友在吃烧烤喝奶茶之类,人类就很难不越轨。


猪猪 也不会欺骗研究人员 ,吃了还说自己没吃。


猪猪好乖的,让吃啥吃啥|图虫创意


相比之下,人类在上报自己的饮食时,经常会省略掉一些“说出来科学家可能会生气”的项目。


总之,猪猪的数据可以作为人类很好的参考。


猪猪到底怎么吃?


关注身体发出的自然信号


猪猪和人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什么时候吃”。


相比猪猪,人进食的时间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人的饮食通常受情绪驱动,而且往往在“符合社会规范”“方便获得食物”的时间进食。


没有什么是一顿大餐解决不了的|Giphy


相比之下, 猪猪努力在符合自己生理需求的时间进食 ,胰岛素、褪黑素和皮质醇可能是驱动因素。


(人可能失去了这种本能。)


猪猪不喜欢一顿吃很多的大餐, 更喜欢少食多餐 ,比如一天5~6顿。


分析显示,这样的少食多餐,会让猪猪的血糖比较平稳,比较不会触发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这样, 即使总卡路里不变,猪猪也比较不容易发胖,肌肉也比较发达。


猪天生喜欢吃早餐,也喜欢吃晚餐,一般19~20点的晚餐吃得最多。


猪猪一天不同时段的自然进食曲线 | 论文


按照这个自然节律进食,猪猪是最不容易发胖的。


然而,一旦偏离这个饮食模式,猪猪就容易长胖。


有一次,科学家强行让小猪仔的进餐时间改变了12小时。结果是,小猪仔们的身体活动量下降了7%,脂肪增加了7%。


结论是,对猪猪来说,19~20点吃下去的卡路里不容易转化为肥肉, 但如果半夜吃同样的卡路里,就会变成肥肉


(马无野草不肥,猪无夜宵也不肥。)


还有一种情况,是 地位低导致没法“按照自然节律进食”


如果猪是群养的,那么地位高的猪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因此可以按照自然节律进食。


但地位低的猪就没那么好运,它们需要等地位高的猪吃完了才能吃,所以它们在“自然进食高峰期”吃得不足,就只能在其他时段多吃点来进行补偿。


地位高的猪猪想吃就吃|Giphy


结果是,地位低的猪更容易发胖。


这符合肥胖里的“保险假说”(insurance hypothesis),也就是说,“食物供应的安全无法保证,是发胖的驱动因素”。


由于无法保证“想吃就吃”,只能 在“吃得到的时候吃”,饮食模式和内分泌模式无法协调,从而导致肥胖


在口味上,针对猪食的“适口性”研究显示,猪猪和人一样喜欢吃不健康的甜食,也就是胰岛素指数高的食物。


怎么会有猪猪不喜欢吃甜筒!|Giphy


但饲养员会从营养上考虑,所以猪猪通常还是被逼着多吃蔬菜、全谷类、豆类。


这些食物消化得慢,血糖不会迅速飙升,从而更容易长瘦肉。


研究发现, 猪猪不爱吃健康食品,但只有健康食品的时候,它们也就将就吃了。


即使喂食时间不太对,猪猪依然不怎么发胖,为什么呢?


可能是因为,猪食的 营养实在是十分均衡 ,可以说是绝佳的健康平衡膳食。


天生的遗传影响很显著


不是每只猪猪都拥有“容易长肥肉”的体质。


比如皮特兰猪就是瘦肉型猪,看上去好像它们每天都在健身房锻炼(←论文原话如此)。


梅山猪(原产中国,太湖猪的一个类群)就是肥肉型猪,长得好像沙发上的肥宅(←论文原话如此)。


瘦肉型猪猪 vs 肥肉型猪猪 | 维基


两大类猪猪的区别, 主要在于拥有多少肌肉,以及利用能量的方式。


瘦肉型的猪猪通常性成熟得比较晚,肌肉生长的能力比较强,脂肪少,在寒冷环境里热量很容易散失。


相比之下,肥肉型的猪猪通常性成熟得比较早,肌肉生长的能力比较弱,在寒冷环境里有脂肪保温,热量不易散失。


瘦肉型的猪对饲料的要求比较高,为了肌肉快速生长,通常要 高蛋白低碳水的饲料 (←是不是很像健身教练让你增肌时吃的东西)。


你也要多吃高蛋白低碳水的“饲料”哦~|图虫创意


以前我们国家喜欢养肥肉型猪,肥肉型的猪还有个好处——“耐粗饲”。喂什么都能吃,吃什么都长肥膘。这种猪的体脂率就不一定比人低了。


后天遭遇也会影响


如果猪猪 在胎儿阶段或者在幼年阶段,遭遇过缺氧、营养不足等逆境,就会变成“易发胖”体质


这些猪猪出现了类似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现象,这些猪猪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从分子机制上,这属于“表观遗传编程”。后天的遭遇,可以调节先天基因的表达。


对人类来说,就是胎儿时期和幼年时期遭遇过饥荒的人,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


然而,猪猪非常厉害的一点是, 虽然变成了“易发胖体质”,但现实里真正变得严重肥胖的猪猪却并不多


研究发现,这些胰岛素抵抗的猪猪,似乎能感受到自己的血糖变化。如果吃的是普通饮食,这些猪猪会自动控制食量,吃得偏少。但 如果吃的是“低升糖指数”的“糖尿病健康饮食”,这些猪猪就会大口干饭,吃得更多! 而且在吃“糖尿病健康饮食”时,它们生长速度会和其他猪猪一样迅速。


(相比之下,人类已经失去了这种“感知饮食是否会造成过高血糖”的能力。)


猪猪还会遭遇另一类重要的事件——阉割。


阉割后的猪猪……吃得更多了。


维持同样的体重,需要吃最多的是阉割过的公猪,其次是没阉割过的母猪,吃最少的是没阉割过的公猪。


也就是说,对猪猪来说,在失去某种世俗的欲望的同时,也失去了留住身上猪肉的能力。


要长肌肉,营养均衡非常重要


研究还发现,对猪猪来说, 长肌肉真的很难,相比之下,长肥肉可就太容易了


对你来说也是这样的~|Giphy


吃下去的东西转化为脂肪,似乎是“最简单的通路”。


将食物转化为肌肉,需要猪食里营养均衡,不缺氨基酸、矿物质、B族维生素、磷酸盐等等微量营养素。


磷酸盐是很重要但常被忽略的营养素,如果猪猪吃淀粉的同时磷酸盐不足,淀粉就容易转化为脂肪。


而磷酸盐充足时,猪猪就更容易将卡路里转化为肌肉,而不是脂肪。


有个研究让猪猪吃磷酸盐充足(0.475%)的猪食和缺乏磷酸盐(0.08%)的猪食。结果是,缺乏磷酸盐那组猪猪吃得更少,食量少了4%,然而,它们的脂肪增加了17%~21%,而总肌肉量少了6%~8%。

动物们似乎能感觉到自己缺少磷酸盐,有时候食草动物会开始咀嚼骨头,就是为了获得磷酸盐。


食草动物的“食骨行为”(Osteophagy)通常是因为缺少磷酸盐 | Thetford Private Game Reserve


研究还显示,(对猪猪而言),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食谱。 只要配比得好,营养足够,猪猪依然不会过度肥胖。


有一个研究,是让猪猪吃用“超加工食品”为原料制作的猪食。


荷兰的一家动物饲料厂收集了一大堆人类的报废食品——饼干、焦糖、面包、软糖、奶油……都是看上去就会发胖的东西。


图源:Giphy


然而,以这些东西为原料,再加入足够的营养素,配比出来的猪食给猪猪吃下去,猪猪居然没有明显变胖。


顺便说一句, 肌肉长得够多,猪猪就不会变成易发胖体质。


在猪猪身上,每消耗1千卡的净能量,能合成0.916千卡的脂肪。


而那1千卡的净能量如果用在制造蛋白质上,就只能形成0.511千卡的蛋白质。


而且脂肪形成以后,就不太更新,静静躺在猪猪身上,消耗的额外能量并不多。


但肌肉形成后,蛋白质还要不断更新,于是就需要不断继续耗能。


果糖,可能真的不健康


猪猪吃果糖有三大问题,一是消化率低,二是对肝造成负担,三是诱导肥胖


果糖天然存在于水果、蜂蜜里,不过,近几年来果糖大量出现在加工食品和甜饮料里。原因是人类发现了用玉米制造大量果葡糖浆的办法, 于是这种极度便宜的糖就占据了市场。


果葡糖浆大量出现在加工食品和甜饮料里|编辑拍摄


然后人类就吹气一样地胖起来了——当然还有其他多重因素, 但果糖在里面绝对有贡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