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郑州楼市
米宅( www.mizhai.com)旗下,深度分析郑州房地产、教育、装修、财经、人文等领域;专业、客观、深度、情怀;有分析、有数据、有现场案例、有团购优惠,专家团队实时在线服务!
51好读  ›  专栏  ›  郑州楼市

我的天!挤爆!郑州迎来最大规模的大迁徙!

郑州楼市  · 公众号  ·  · 2025-01-27 18:38

正文




1


今年又是载入史册的一年:

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流动90亿人次,比去年高7%,刷新历史记录。


这数字一出来太吓人了, 足足是咱们人口的6.4倍啊!

从1979年的1亿人次到如今的90亿,春运不断上演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来看咱们河南今年的数据:

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5.3亿人次,同比上涨6%。

除此以外,自驾占比超过了90%,高速公路日均出口流量将达到288万辆,峰值流量345万辆在这个过程中,预计郑州地铁日峰值流量将会创新高。

不得不说,郑州这几天迎来最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

这不,这几天的郑州,从各角落来说,都爆了!

随便截图一天的数据: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都堵到全国第三,客流指数全国第八。

根据实时数据,郑州东站客流指数竟达到全国第一。

在全国热门迁入地中,郑州在全国排名第八。

问题来了,挤爆的郑州到底是啥情况?为了给大家一探究竟,我果断买票加入这场人口大迁徙。


2


直接看高铁东站的情况:

早上9点,高铁东站3楼进站口已经被出租车网约车堵住。


拥堵太严重了,为了赶高铁,大家纷纷从车上下来,一个个背着行囊,拖家带口在雨中行走的人,此刻,目的只有一个: 回家过年


为了不让大家在进站口拥堵,东站所有的安检口都开了:


一提起郑州东站,很多人都有一个印象,那就是会惩罚每一个卡点的人,特别是这个31A/31B。


人,人,人到处都是人,排队坐车的时候是人挤人,等着坐车的时候,散落在各个角落的都是人。


在寻找车次的时候,艰难的从这条缝隙中经过。


这不,看到一位棕色衣服的大哥,利用坐车时间段锻炼身体。


除了低头刷手机,还捕捉到一个在线打工人:


卫生间门口的行李箱以及等待的人:


不得不说,坐高铁跟泡面更配,在热水间旁边靠墙蹲着一排吃泡面的人。


偶然看见充电宝都被借走一半:


每个角落都是拿着行李的人:


为赶时间,这位小伙子拿出百米赛跑气势!


在步履匆匆人群中,还看到一个担架经过,希望这担架用不到!


这位双手拿满东西的人,把所有的爱都留给了家人!


还有一边等车一边遛娃的宝妈!


二楼就餐区,KFC是大家的心头爱!


这位老乡回来出站第一时间,就是把这个消息分享给家人!


在我离开的时候,看到源源不断的人在进站。


这就是这几天被挤爆的郑州东站,甚至可以说是全国所有车站的一个缩影。


3


人从众就是春运的缩影,到底这40天会创造什么样子的神话?

来看,去年整个郑州站的战绩:

40天的春运结束,累计发送旅客1113.7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34.4%。


在这个过程中,郑州东站累计发送旅客556.6万人次,最高峰单日发送旅客17.4万人次,最高日开行列车859列。


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并不是只靠着嘴吹的!

而2025年春运期间最繁忙10大枢纽城市,其中就有郑州。


郑州,武汉,成都,重庆是人口回流城市,也是劳务输出城市。

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化,形成了非常明显的跨区域流动。 特别是郑州、成都等这些城市,一方面要承担输送本省旅客的作用,还要转接大量的外地人口返乡的过境。

你会发现,他们春节前是流入,春节后就变成流出!

图片来源网络

没有办法,想要享受红利,就要拥有比较牛逼的产业。

人随着产业走,人随着资金流动,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

河南人好像一出生就要往外走,虽不想提这些,但确实存在。

河南高考人数在全国都是有名,但河南本土的高校只有一所211大学。

就因为这一点儿,不少河南老乡孟母三迁,去西安,去天津,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只为给孩子拼一个前程。

没有好学校,那河南高等院校吸引外来优秀人才的能力就很低,而本土的人才也只能对外输出。

想要留住人,就要有产业 ,看看独角兽企业分布。


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 这五个城市的独角兽企业在全国占比达到了6成以上,接近7成。

郑州跟他们相比是比较弱的,留不住人才,只能依靠吸收本省内的院校毕业生。

有比较好产业的城市,但凡出点政策吸引优秀人才,郑州都毫无还手之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