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来源 | 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
作者 | 梨子
已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电车不应该只留在怀念里
跨入21世纪,中国的传统电车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中国各个大城市,地铁在交通工具领域一枝独秀。然而,有的城市,是不具备把地铁当成主要交通方式的条件的。比如济南,作为中国有名的泉城,由于地下水资源丰富,无法大规模修建地铁。
1983年 济南
同时,自2013年开始,中国华北地区有了大规模雾霾的环境问题。那年有个报道十分瘆人,在山东胶州正阳西路,因雾天视线差、能见度低,货车撞死了一女子后,又引发了六车连撞,伤亡惨重。
其实,电车除了对发展交通、缓解城市拥堵具有重要的意义外,对中大运量的交通工具来说,安全系数也比起汽车、公交车高得多。在欧洲和日本其他发达国家的交通结构上,均呈现出大、中、低运量型交通形式并存的局面。全世界具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300多个国家中,拥有有轨电车的达到84%,而中国和韩国,则过度依赖地铁,电车交通系统远远落后于世界。
1983年桂林 火车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探讨城市规划和交通上,关注到了这个空白,引起老百姓对旧时电车的怀念外,也把新型电车提到了城市发展的蓝图里。
截止2015年中,国内已开通运用有轨电车的城市,分别是长春、大连、沈阳、天津、上海、南京、苏州和广州。不过,长春和大连是全国仅剩的两个遗留了老式电车的城市。
1983年 大连
旧时的电车记忆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那时的北京的西单北大街,是童年记忆里最繁华的地方。
西单附近的胡同儿一个接连着一个,奶奶的家隐藏在九曲八弯里。我从济南过来北京住了小半年。闲来无事,她牵着我的小手去遛弯,最常溜的便是西单北大街。
1983年 北京
时间一到,电报大楼噔噔的悠扬钟声和菜市场的栗子羹,总拽着我出门,最令我着迷的,是嗡嗡一现的电车——铛铛(儿化音diang)车。彼时,马路还没有那么多机动车,清冷煞爽,电车便是老百姓的宠儿。每当嗡嗡声起,人们簇拥着登上“扎着”俩辫子的电车,七八岁的我看到这样的景象,感到非常新鲜。
圆滚的车头带着大圆灯,庞大的车身与小小的车窗玻璃,不太协调。玻璃安装得不好,从远方驶来,伴着啪啪的声音,传递着厚重的机械感。尤其是那最炫的拉线杆(大辫子)和接触网(架在天上的那两根电线)有时会刺啦刺啦地碰出火花,对于一个话说不利索的孩子来讲,简直是哈利波特世界里的魔法——当然,那个年月还没有哈利波特。
1983年 济南
回到济南上学,在蓝白相间的电车里,我度过了漫长的求学岁月。据说,人大概在七八岁的时候,特别惧怕死亡,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当两架一来一往的电车交错驶过,与天空中两道交叉的电线,形成了一幅完美的构图时,我疯狂地爱上了电车。
济南出现了电车后,很快地,街头巷尾的各种生活闲谈中,“咬零摇”这个词高频率地出现,就是济南话的“101”。最热闹的就是我们学校坐落的经四路-泉城路-解放路这一条线。这条街不怎么宽,多数路段是双向四车道,人车混行,路两侧有从建国初期栽下的法国梧桐,遮天蔽日,在艳阳高照的日子映出满地光斑。
每每下雨,最是有趣。一辆电车都只有两个用来调整窗户的摇把,平常都在乘务员手里,控制着窗户的大小。突然下雨了,全车的人不得不合作起来,讲究个速度和动作,一个传一个,把窗户赶紧地摇上去,才不至于被滂沱大雨洒进车来。
1983年 济南 经四路与纬三路
我清晰地记得,校园西门十字路口曾经有个环形的过街天桥。高中的时候,社会义务劳动的任务是去擦天桥的扶手,我在天桥上拿着抹布,和同桌看着桥下的101路的架空电车线,两个十几岁的孩子讨论着,如果把湿抹布扔下去,同时搭在两根电车线上,会不会导致整个电网短路或者爆炸,我们争执不下,谁也不让谁,最后捧腹大笑,不了了之。
电车,代表着好几代人的过去。
1983年 上海
中国的特殊电车
从一开始有轨电车的轨道,至后来无轨电车的空中电线,它们都静静地留下了每一个老城市发展的轨迹。
20世纪后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拨款让各地方自主研发。因此,那时的无轨电车,各地方有自己的特色,不尽相同。比如,济南的海军蓝白色相间电车、天津的深绿色车身、黄色车顶电车和上海的橘色电车等等。
1983年 上海 金陵东路
最经典的,便是SK561无轨电车,它俗称“火车脸”,与之前的老式电车一样都是电阻车(即是用电阻调速),驾驶员背后,便是电阻箱,但外观却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圆到方。SK561基本奠定了后来无轨电车的车身造型,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款式。后来,研制出了更先进的可控硅调速技术取代了电阻调速,外观仍是SK561,所以命名为SK561G(表示“硅”)。它的耗电量明显降低,调速方式也更趋稳定,是我国无轨电车技术的一大改进。
更有矿区电车,运用矿区附带的火电架设电车,从家属区到矿山通勤,一趟趟安全地接载着工人们出生入死。这些社会体制下的电车,有着最独特的轮廓。
SK561 无轨电车,车头为方,用电阻调速
90年代之后,中国改革开放,不再紧缺汽油,也没有引起对环境的重视。许多城市以架空电线不美观为由拆除了电车。在山城重庆,政府在2004年完成了最后一辆无轨电车的拆除。2000年,北京西单路口告别了多年的“大辫子”,2002,长春也取消了所有无轨电车,掀起了电车退役的一股风潮。
SK561 无轨电车,驾驶员后面是调速的电阻箱
重庆的陈老奶奶,是当年电车的“红姑娘客运队”一员。她说,那时的“五五"型电车,屁股挂俩电线绞盘,司机面前还垂两条绳子。”那时的车队叫电车总站,组建时,除了政府和单位出钱外,队里每人都或多或少集了资;那时的电车上,时不时还缺些零部件,队上没钱买,大家就一榔头一榔头自己敲出来。
“我退了几十年了,可听说要拆了电车,心里不好受。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就这么没了啊!”陈老太太感慨不已。
1983年成都
电车,城市的情感纽带
19世纪末,当人们开始寻求除了马车以外的另一种交通工具出行时,英国尝试用了蒸汽电车,但声音大得惊人,污染严重。女士们穿着白色裙子上了车,下车时裙子就几乎变成黑色了。德国人发明了有轨电车之后,大家发现电车安全舒适、成本低廉,开始风靡全世界。
清朝末期,中国开始在各大城市建造有轨电车。电车渐渐成为了老百姓日常最普遍的公共交通工具。它的建设投入大,要架铺电线,因此,线路的规划经反复斟酌,通车后便相对固定。一条线路,往往连续承载了好几代人的出行。一般来说,每个城市的第一条电车线路,是这个城市从前老百姓最集中生活的一带。
1807年从英国Mumbles到Swansea的电车正式开通
在北京,第一列有轨电车是从前门到西直门。陈鸿年在《北平风物》里写道,自从有当当车以后,每天的一清早儿,各路都从车厂分别开出来,尤其是冬天的冷天,窗户纸则有一丁儿白颜色,在顶暖和的热被窝儿里,睁不开眼睛,耳朵里净听:“当当!当当!当当!咦当当!咦当咦当当!”又清又脆,“刷!”过去一辆。“刷!”又过去一辆!心里再不想起身,也得爬起来了。
而在上海,最古老的电车是从今南京路口驶至延安东路外滩。一想起民国的电车,大部分人最深刻的画面,是琼瑶剧《情深深雨蒙蒙》里的开端。记者何书桓从大上海舞厅逃走,翻过铁索栅栏,上了木制窗框的白皮电车。在车内涌动的人潮里,把偷拍的胶卷交给大学生如萍,从而展开了浪漫的爱情故事。 1927年,上海无轨电车增至5条,10余年后又增加到9条,成为了最普遍的平民交通工具。
1983年 上海 四川路桥
不得不提的,还有香港保留至今的双层有轨电车,市民称作“叮叮车”(ding),它从1904年开始运行,由港英政府修筑的在香港岛的北区线路。电车系统一开始都在海旁路面修建,换作以前,若人们在香港岛市区迷路,只要从山往海的方向走,一直至电车路轨,即可分辨方向。然而,经过百年之后,香港不断填海,现今的路轨都远离海旁。电车成为了见证香港发展的牧师。
1980年 香港
除了香港,中国大陆的许多古老电车,于本世纪初,逐渐拆卸停用。然而,与中国相反的是,许多国家庄重地保留了电车并继续使用。
捷克的布拉格,是全球唯一一个整个城市全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名城。咔呲咔呲响的有轨电车,从十九世纪末到现在,穿行在山丘、大桥和一栋栋悠久的古建筑间超过百年。布拉格有着一张极其庞大的路面电车网络,几乎每条大街都有轨道和线网,30多条常规线路和9条夜宵线路,整个布拉格的常规路面交通依托于这30多条有轨电车线路。
而公共汽车和路面电车的比重基本为1.2:1,整个布拉格有公共车辆2000多台,其中有轨电车就有952台,这952台电车担负着布拉格新老城区的主要交通流向的接泊。
捷克·布拉格
日本长崎,在二战被美国原子弹炸毁后,城市重建时,保留并大大发展了有轨电车系统。长崎市区是狭窄的长条状,所以乘坐有轨电车,可以去绝大多数的地方。长崎路面电车的正式名称叫“长崎电气轨道”,但人们私底下都亲切地称为“青青电车”。因为,电车司机每回发车前都会按一下铃,于是车子发出“chin chin”的声音。
如今,成为了当地居民最普遍的交通工具。
日本·长崎
日本·长崎
在朝鲜平壤,石油只是军队使用的燃料,所以市内以地铁和电车两种电力交通为主。以前的外国游客是不可以乘坐电车的,不过到了2014年开始,游客可以随团乘坐有轨电车。电车,成为了当地上班族的首选。
朝鲜人的服装以黑、灰、蓝、白四色。人潮与破旧的电车,有种莫名的相衬,成为了平壤的一大特色。
朝鲜·平壤
澳洲墨尔本,是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有轨电车网络十分发达,从上个世纪保留至今,人坐着电车,可以穿梭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有一家始于1983年的墨尔本有轨电车餐厅,是全世界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开设在有轨电车上的高级餐厅。车厢内深红色的地毯、铺着长丝绒黄铜椅垫的长椅、点缀着康乃馨(顾客离开时可以带走)的餐桌……浓浓的怀旧氛围和古典浪漫的殖民风格,独一无二,难怪会成为墨尔本年轻人拍拖的首选。
虽然车厢一直在铁轨上行走,却不会对用餐有任何干扰,因为非常平稳,若不是车窗外流动的墨尔本街景,你甚至会忘记自己正坐在一间会移动的餐厅之中。
澳洲·墨尔本
现今的电车现况
当电车听话地驶出了现代生活,人们突然发现,乱七八糟架在蓝空中的电网,也好像不那么难看了。许多晕车的人,发现自己失去了只有在乘坐电车才享到的实在感。长长的辫子,划过公园湛蓝的天空,老人靠着窗户享受着缕缕微风,惬意地把手垂下。然而,这幅画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公交车炭黑色的尾气和地下铁混浊的空气。
人们开始寻找老电车的踪影,地方政府,开始呼唤着电车的归来。
1983年 鞍山
于是,电车的好处又被人们挖掘出来。第一,有轨电车的轨道铺设,在城市的路面以下,不影响行人和其他交通工具;第二,它可以换成现代化的电车。其实,许多老城市更偏向于使用历史上用过的旧车辆或仿制的老电车,想还原城市的味道、提升格调。
2008年,北京的铛铛车从新回到了前门大街,依照了1924年北京电车的老样式设计,成为了游客驻足的观光车。全程只有不到五分钟;大连在2015年,重新还原了老电车,并设计了观光路线;2016年,天津通过旅游局和交通集团的提案,重新架设老电车......
1983年 上海
为什么我们国人总要在失去了之后,才懂得拾掇、珍惜?故城的电车如是,故城的建筑亦如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次次地拆除了祖宗留下的,而又一样样重新把它装回来。
看着这新建的“老电车”,我感到仿佛失去了什么......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大部分来源于日本摄影师——出目里利吕井。他是一名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专家学者,他于1980年经香港进入深圳参观。1983年二度来中国,足迹遍及中国的西南、西北、东北、华南、华东、华中,来到中国大陆除了西藏和现在的海南以外的所有省份,拍下大量的珍贵照片,如实记录了中国各地改革开放初期的城乡面貌和人们的淳朴生活。
被访者:邓晓毅,从事一个全国只有200人的超微工种——飞机性能工程师,34岁,相貌与年龄严重不符,面嫩,喜欢电车、铁路等一切在轨道上跑的交通工具,因为生计需要,只能爱好这些,而以飞机为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