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龙门
面向中产阶层,探讨和传播提升生活品质、创造精彩生活的人生智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暴力、药物、奴役:泰国“娱乐业”盯上日本风俗 ... ·  2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1-1 ·  2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1-1 ·  2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1-1 ·  2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1-1 ·  2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新一轮H1B抽签开启!今年可能是最容易中签的一年?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龙门

关于楼市,新任央行行长这么说!

龙门  · 公众号  ·  · 2018-03-20 19:18

正文

广受推崇的微信公号,点击上面蓝字“龙门”一键关注
龙门
Longmen518
龙门聚集了一批在事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精英人士。他们已经获得了财富自由、身心自由,或者正努力行走在追求自由生活的路上……
关注龙门,就是关心您的生活品质!

作者:暴哥

来源:暴财经(ID:icaijing123)


最近,各方揣测已久的央行行长终于尘埃落定!


继任者是前任行长周小川甚为赏识,之前排名第一的副行长。


易纲是绝对的货币金融领域的学者,业务知识绝对超一流,很多有中国特色的货币理论和现象都算是研究的开拓者,且和周小川一样一直是坚定的改革派。


同时我们要注意,他对于经济危机的研究其实非常多,比如著有论文《美国30年代大萧条及对中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启示》、《东南亚国家和墨西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这一点和中财办主任,今天刚刚成为副总理的刘鹤有很强的一致性。


考虑到易纲此前还是中财办副主任,因此很多人可能只看重易纲当选之后在货币、金融政策等层面和周小川的连贯性,改革的一致性和坚定性。而忽视了和刘鹤以及郭树清这个大的金融货币政策监管决策层的整体一致性。


简单来说就是强调防范金融风险,强调危机处理!


在简单介绍了基本情况之后,我们来看一看具体易纲对于未来货币政策、楼市等等大家重点关注问题的看法。


关于货币政策易纲在今年1月底有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金融杂志上,题为易纲: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


这篇文章是比较应景的,刚刚好能够说明易纲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态度。


原文还是比较长,大家可以到网上搜索自己看看,暴哥这里挑自己认为的重点给大家简单说说。(其实在此前暴哥的文章中也说了很多次,这里我们在回顾一下)


对于未来的趋势,整体来说,易纲在文章主要强调了这么几点:


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复苏态势仍可能延续,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趋向正常化,美联储的进一步加息动作为各界所关注,全球利率中枢可能会有所上行;


但来自外部的不确定变化也可能向国内经济金融领域传导,全球经济复苏和大宗商品价格回暖还可能给国内物价形成一些压力。


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取向变化也会对我们的政策空间形成一定挤压,增大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


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债务和杠杆水平还处在高位,资产泡沫“堰塞湖”的警报尚不能完全解除,金融乱象仍然存在,金融监管构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上面是易纲的原文,下面是暴哥的解读:


暴哥的理解,基本上易纲是判断未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回归正常化的,从货币政策的节奏来看其实就是从松转向紧的过程,而是要突破零界点的转向。


这个结果就是全球的全球整体的利率中枢上行。


易纲说了这个变化会给我们的货币政策空间形成一定的挤压,用暴哥的话说就是货币政策有底线,没上线。底线就是我们放松的空间被抑制住了,更大可能是跟着全球的步伐向前走。


而从货币政策要达到的几个目的看,货币政策朝着紧的方向变化也是符合我们未来的经济发展的。比如,易纲说了,物价会有一定的压力(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最近两会答记者问也有类似的表述)。控制物价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因此既然表示有压力,那么很可能就要抵消压力,结果就是加息。


再有,双支柱框架建立后,对于金融周期的管理,也就是资产价格,金融乱象等等具体的金融现象的体现也是重中之重。


此前暴哥说过,金融监管本身是会引起货币环境紧缩的结果,而为了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以及不让人们有预期上的变化,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两者最好是匹配,不然事倍功半。从这个逻辑考虑,仍然是很难有放松的余地。


具体而言怎么完成预期的目的呢?


易纲在文章中主要提了四点:


一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二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三是适当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四是继续稳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简单的总结一下就是:控总量、重调控、调结构、推改革!


总量就是货币数量上不放松,当然现在是以利率作为锚定;调控方面主要两方面,一个是资产价格,以房地产为主(央行在工作论文里由表述);一个信贷增长;调结构其实是说在货币供给控制的情况下,怎么分配的问题,很明显央行的态度是重点把信贷给实体经济、绿色经济等等,而缩减房地产等调控领域的信贷支持;推改革就是继续推动人民币汇改,继续完善利率市场化等等。


整体的货币政策态度,就写到这里。


对照美联储,在公开场合一般会一些货币政策变化的指引,突出预期管理的。易纲对于预期管理本身是十分看重的,所以暴哥以为在公开场合,尤其是最近两会的公开态度,是可以看做新任央行对未来政策变化的指引。


根据媒体的报道,在两会上,易纲曾经说过这些话:


长期以来M2来作为一个主要指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很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新变化,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使得像 M2这样的指标跟经济的走势的相关性变得比较模糊,有的时候预测性也变得比较不确定 全世界都有这种现象,这几年商业银行贷款以外的科目对M2的影响也比较大,各国都面临这种情况,所以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淡化M2或把M2作为一个预测目标。


这种相关性下降是一个规律性的事,重新定义M2,改变M2的口径也不能够完全解决问题 所以针对这种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针对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更注意盘活存量,更注意优化货币信贷存量的结构。”易纲称。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货币政策相关表述也出现微调,具体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


易纲称,货币政策松还是紧可以从几个维度观察,一是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包括支持小微企业,支持“三农”,支持薄弱环节;二是支持创新领域,看创新的领域能不能够及时得到货币、信贷、股市,还有其他各种融资方式的支持,中国经济目前有很多创新亮点。同时还有防范金融风险、金融改革。


他说,松紧适度主要是对实体经济而言,看实体经济能不能够得到各个方面有效的支持。能不能够创造一个防风险并且能够平稳推进金融改革的外部环境,为我们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供一个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流动性角度来讲,也要松紧适度、基本稳定。“我们看流动性方面,主要是看市场利率是不是平稳,整个的超额准备金水平是不是合适,各方面的指标是不是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就是我们对“松紧适度”的考量 。”易纲称。


上述易纲的讲话其实就是央行货币政策考虑的一些方向。


比如对于M2,暴哥之前写过很多次了,央行很早就在论文里面说过,M2有效性已经很低了。今年没有M2的具体指标,暴哥也说M2的时代结束了。


未来看什么?就看市场利率变化就可以了。


利率变化是直接反应货币政策松紧的结果,然而易纲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告诉我们从什么角度理解央行对于货币政策松紧的看法。


比如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够,那么就不算紧;如果不够,那可能就有松一点(这还是结构性的问题,以前尽管宽松,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其实并不低,现在经过调整结构,整体环境趋紧,但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没有增加的话,其实很合理)


再比如除了利率以外,要看超额准备金水平等综合指标。


关于楼市,易纲在去年底曾经有过专门的表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