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降薪、裁员、出售业务!2024年被称为裁员最集中的一年,养猪业上下游也不例外。近期,有行业人士向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反映,从去年年底至今年一月份,生泰尔公司猪业务板块裁员多名管理层。还有消息称,生泰尔公司甚至有意整体作价出售或转让部分股权。然而,当前动保行业裁员并不是个别现象。记者还了解到,某大型动保企业猪业务销售团队近年来,陆续裁员超70%。此外,也有猪场给场长降薪近半,大批饲料业务员失业。另外,据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调研,2023年新希望、牧原、傲农、大北农、正邦、天邦、唐人神、罗牛山等8家企业减员4.7万人。究其原因,2023年不少动保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到了2024年一季度,部分动保企业开始出现亏损。在整个养殖产业链中,亏损压力从下游向上传导,以利润有保障著称的动保行业也无法独善其身了。据悉,目前部分猪场的每头猪的动保成本,逐渐已从90元降至30元。
近些年生猪行情不理想,猪企都在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压低化药、疫苗等产品的价格。上游企业利润缩减,有的面临“保卫战”,甚至“生死之战”,出现大量裁员降薪。
云南的李浩(化名)告诉《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他去年就离开了山东一家药企,一是因为公司降薪降提成;二是公司人事变动,来了些关系户冲击区域业务。“我们去年离职那批就走了3个博士,区域经理、业务员、营销总监等走了10多个。去年1-5月份,仅销售板块人员就走了30多个。”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可大树一旦不让你靠了,就十分危险。国内有动保企业大量业务来自某集团猪企,而哪天公司产品被该猪企剔除目录,就面临“失血过多”的囧境。有业内人士透露,某动保企业失去一集团客户后,少了2/3的业务,公司差点没倒下,在大量裁员。
有的公司不是直接辞退员工,而是通过其他措施变相裁员。国内某知名化药公司相关负责人曾亮表示,公司原定了裁员计划,最后没有裁,而是实行业绩与收入严格挂钩,之前没有那么严格。这也相当于变相地裁员,离职率与预期的裁员率一致,离开了30人左右。其核心原因是现在动保毛利率非常低,盈利空间小,回款期长且出现了很多坏账,公司负担不起那么多人员。
另有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成都某动保公司原来全国有30-40个业务员,目前已经不足原来的一半。哪个区域没有销量就马上辞退那个区域的业务员,对于留下来的业务员,公司也削减出差费用,减少出差次数。
都说裁员不要裁到了“大动脉”,不然可能导致公司“万劫不复”。在西北地区一家知名动保企业工作的廖楠告诉《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在老板纠结裁谁的时候,谁提辞职马上批,总经理辞职也是如此。公司已裁员10%,未来还会缩减。“相对于某些产品单一的企业来说,他们是面临生死之战,拿命在内卷,我们是保卫战,也十分艰难。”
受冲击最大的或许是外企。记者了解到,很多集团猪企直接找外企谈话,能否降价,不降就不用,正在实施产品“去外企化”。一外企因某产品销量惨淡,直接砍掉了整个部门的人员。
据悉,虽然动保企业都在裁员,但裁的基本都是内勤与业务人员,研发类的高端人才是始终需要的。
从销售渠道的比重来看,近年来许多动保企业表现出对直销渠道的倚重。从公开的数据来看,多家企业直销渠道营收超过经销渠道,占据60%以上的营业额。目前,包括中牧、瑞普、科前、回盛、普莱柯、金河在内的多家企业直销营收均高于经销。
这与养殖端的集约化有关,大型养殖企业占据更多的比例,因此许多公司推出大客户聚焦的战略,将销售渠道下沉,直接对接较大型的养殖场。而且,由于部分大型猪场都开始招标采购,动保企业也不需要那么多业务人员了。
根据业内反馈,随着市场陷入一片红海,近年来动保行业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价格战愈演愈烈。猪企招标几乎以价格低为标准,同时回款账期长达半年甚至一年多。因此,不少动保企业陷入裸价竞争,疫苗、兽药跌破成本价,货款也迟迟难以回收,已经在贴钱做生意。
2018年以来口蹄疫苗价格变化(元/头份)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全国猪价持续回暖,养殖行业压力有所缓解,上下游企业的竞争压力或许也会有所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