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节点,一直是品牌营销的必争之地,品牌为了在短时间内快速拉新促活,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莫过于撒福利,发红包,这种方式简单粗暴,立竿见影。
但这件事做了这么多年,我们也不得不反思:用户被留下来了吗?有多少人是为了抽奖而来,活动一结束便转身离开?纯粹的福利刺激,固然能带来一时的人气,却难以沉淀品牌心智,更谈不上积累品牌资产。
显然,在用户愈发成熟的今天,仅仅依靠发红包、送福利的老一套营销已经远远不够。那么,面向节点营销的下半场,品牌打法究竟该如何升级?除了物质激励,我们还能为用户创造哪些更深层次的价值?
我们来聊聊,在重要节点,品牌如何通过情绪价值的打造,真正赢得用户的心。
以下,Enjoy:
一、趋势:情绪价值大于福利红包
长期以来,节点营销活动大多基于“中彩票”的逻辑展开:设置大奖作为吸引用户的噱头,再加上来者有份的参与奖,来激励用户参与互动或完成特定任务,进而获得抽奖资格。
不可否认,这种逻辑下的活动在拉新和短期引流上仍有效果。但当我们想要追求更高的营销目标,例如提升用户忠诚度、沉淀品牌资产时,“中彩票”式的单向刺激就显得力不从心。
那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我认为想要真正打动消费者,首先要转变思路,从品牌视角切换到用户视角,思考如何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过去那种“我发福利你来拿”的单向输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情感需求。
针对大众市场的节点活动,更应该注重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让大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认同、归属感,真正玩在一起。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
其一,是提供触动用户内心的情绪价值。
很多品牌在做类似活动时,往往陷入什么火送什么的同质化竞争,例如一股脑地赠送最新款iPhone等。这些奖品往往与品牌自身缺乏关联,更不会包含情感元素。
品牌应当关注用户的情感需求,设计能够引起共鸣的奖品或体验,让用户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被关心和被重视。比如支付宝在春节期间的集五福活动,不仅仅是送奖品,更包含传递祝福的情绪价值。
其二,是激发群体效应。
传统的福利活动,通常是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单向互动——用户领取奖品后便不再参与。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和互动,在整个活动流程中是被忽视的。
今天的节点活动,品牌应该致力于构建更具活力的社群氛围,让参与者彼此被看见,鼓励用户将参与活动的体验分享出来、晒出来,使其成为社交网络上的流行话题和谈资。当“大家都玩了,所以我也要玩”的群体心态被激发,活动的参与度和传播力自然会呈指数级增长。
所以对于新时代的节点营销而言,福利和红包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基础配置,但在此之上,叠加能够引发用户情感共鸣、促进社群互动的情绪价值,才是品牌在节点营销 2.0 时代制胜的关键。
二、小红书:用情绪杠杆重构春节仪式
谈谈案例,在2025年春节期间,小红书推出一年一度春节庙会活动,用户通过逛庙会、做任务获得小红袋的抽奖机会,并以集稀有贴纸的形式最终解锁大奖小红盒。
巧妙的机制和有趣的IP形象,非常契合小红书的气质,活动吸引了数千万用户参与,成为春节期间用户热议的话题。小红袋、小红盒也借势出圈,为这两个 IP 的长期打造奠定基础。展开讲讲。
1、
情绪价值:满足好运需求
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文化语境下,用户参与品牌活动,除了物质奖励之外,更深层次的渴望是一份美好的祝福,一份新年的好运。小红书春节庙会活动,在设置上,精准地捕捉到了用户在春节期间这种对 “福气” 和 “好运” 的情感需求,并巧妙地将这些情绪价值融入到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看参与机制与奖品设置,用户参与活动后,可获得“拼手气二选一”小红袋的机会,奖品包括66元现金红包和稀有贴纸,当用户集齐五张不同的稀有贴纸后,可兑换小红盒。
小红盒是寄送给用户的实物礼盒,精心设计了福气、健康、发财、喜乐、红运大主题,小红盒中包含小红书特别定制的物品,如被好运福气物件,以及实物黄金等。
从小红盒的主题设定,到盒内奖品的选择,小红书不仅充分满足了用户对基础物质激励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它精准地回应了用户在春节期间对幸运、祝福、美好等情感价值的深层需求。
更进一步来说,小红书通过小红袋和小红盒这两个核心IP,传递给用户的,是一份被在乎、被关怀的情感温度。在春节这个强调人情味和仪式感的传统节日里,一份精心定制、寓意美好的小红盒,无疑更能触动用户的心弦,让他们感受到品牌不仅是发福利,更是懂我心。
2、共同经历:引发玄学流行
近年来,“玄学文化”在年轻群体中悄然兴起,玄学成为当代人排解焦虑、寻求心理慰藉,消解现实压力的娱乐方式。
用户自发地创造了五花八门的中奖玄学。为了能成功抽中小红盒,各种玄学攻略在小红书上层出不穷,如拜付航、每天早上6点或晚上8点准点抽取、改名大法,ID带红等等,各种匪夷所思的玄学操作,被用户津津乐道并广泛传播。
这种用户自发性的玄学动作,在平台内形成了独特的流行风潮,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玄学互动,也因此被看见,被放大,最终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体狂欢。
本质上,这场围绕小红盒的玄学浪潮,是用户共同经历的一种群体效应体现。这场用户自发的玄学狂欢,也很符合小红书的气质与用户属性,也深刻展现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在小红书让原本分散的用户,因为共同的活动聚集在一起,共同创造了一段难忘经历,共同经历则创造共同的春节记忆。
3、社交货币:激发分享欲望
当用户获得奖品后,奖品本身的特点驱动大量自发的分享行为,这种分享行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驱动:
首先是
独特奖品
。小红盒内的物品,都是由官方精心挑选的,且是小红书特别定制款,具有辨识度和专属感,做到了人无我有。更重要的是,总量仅有10万份,稀缺性极强。
这种独特性和稀缺性,使得中奖本身就带上了一层光环,中奖者仿佛是被幸运女神眷顾的“天选之子”。一旦成功抽中小红盒,用户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分享和炫耀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