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交建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官微。中国交建是特大型中央企业,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以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中国交建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业务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交建  ·  疏堵结合治理隧道涌水 ·  2 天前  
中国铁建  ·  钱七虎等9位院士齐聚!只为这项世界级工程 ·  2 天前  
中国铁建  ·  最“潮”站房,正式启用! ·  4 天前  
中工国际  ·  新型工业化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交建

“软硬兼施”助力桥面吊装

中国交建  · 公众号  · 基建  · 2024-09-24 23:14

正文




“多亏了"软”走位和“硬”支撑,才有了桥面吊机顺畅的‘行走吊装’过程。”二航局武港院装备技术团队负责人张超自豪地介绍。6月9日,二航局参建的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江苏常泰长江大桥顺利合龙,全球最大吨位——1800吨级桥面吊机提升着最后一块钢桁梁到达指定高度,尽管距离江面68米,钢桁梁的位置依旧精准无误。

江苏常泰长江大桥主跨117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拱桥,也是目前在建的最大连续长度钢桁梁桥。其中,主航道桥采用桥面吊机进行箱梁吊装,其最重梁段达1605吨,相当于900辆小汽车的重量。施工时,布设在桥梁两端的桥面吊机,将预制的钢桁梁起吊到预定位置,钢桁梁原地拼接组装后,吊机再次“行走”回桥面两端,循环往复。

千吨钢桁梁轻松吊装,但吊机行走的过程却不平坦。原来,桥面吊机的“前后支点”与斜拉索处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一旦挂上斜拉索后,桥面吊机在整机行走时,就会与桥梁的结构部位产生冲突,频繁出现“打脚”现象。传统施工工艺,将“前后支点”设计成可拆卸的结构。行走时,提前拆除干扰部分,待整机过索后,重新安装“前后支点”,这样多次拆卸不仅产生严重耗损,也会耽误时间。

在进行了多方论证、现场勘探后,在办公室演练行走轨道的张超突然被同事普通的开门动作吸引。看着大门的开合,灵活的弧形轨道避开了前后直推的碰撞,张超茅塞顿开。“硬碰硬不行,就得考虑‘软’走位,在保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如果将“打脚”部分设置为弯转结构,就能减少碰撞磨损。”他提出建议。找到了突破口,张超立即带着技术团队进行设计改造,重点对吊机的“弯转”结构进行攻坚。

在桥面吊机外侧配置可活动的铰点,相当于安装上活动的“弧形关节”,行走过程中,可提前感知,在遇见‘打脚’段时,前后支腿会自动像“关节”一样翻转、收回,待整机过索后再舒展开来。耗时2个月的反复试验,以力学转换为核心的设计方案达到预期。

“软”走位解决了行走问题,张超刚松一口气,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空载试验时由于四角受力不匀,在进行力学体系转换时,吊机支撑点油缸时常会突然回落,支腿处出现了“腿软”现象。

在大量研究桥梁项目同等设备稳定性处理案例后,张超说道:“支腿的稳定性关系到设备的整体安全,腿‘撑’不住可不行,还得上个‘硬’支撑!”经过试验,技术团队最终提出给每个油缸加入球阀装置,相当于给油缸上了个“保护锁”,液压油缸往上完成整体顶升作业时,将压力牢牢锁在液压油缸里面,就能给支腿部分增加强力支撑。

“吊机支撑架体结构安全、稳定,转动灵活,所有指标全部满足施工要求!”设备验收会上,张超激动地宣读试验报告结果,这一刻大家心底的石头终于落地。

来源


交通建设报

二航局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疏堵结合治理隧道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