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将在本周召开,会议对2024年经济发展基调及政策取向,尤其是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地产及化债等问题的表述或将是市场关注焦点。
结合12月8日政治局会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表述,我们预计,2024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或偏积极,而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结构上或有保有压,财政政策总体较为积极,“三大工程”建设或为投资端的新抓手。
1) 预计2024年GDP增长目标定于5%左右,增长基调或偏积极。
根据12月8日的政治局会议的要求,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2024年增长目标定调或偏积极,在延续去年“稳中求进”总基调的基础上,增加了“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表述,结合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远景目标,我们预计2024年中国实际GDP增速目标可能定在5%左右。
2) 预计货币政策基调整体稳健,融资成本方面,或将继续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但空间可能较为有限。融资规模层面,总量上合理宽松,但结构上“有保有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支撑总信贷规模层面或将起到更大作用。此外,汇率方面或将延续防范超调风险的基调,但稳汇率下或将对利率下行空间有所制约。
-
融资成本与利率层面,预计将在保证银行合理息差的同时支持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一方面,考虑通胀预期偏弱下、真实融资成本(即融资成本-通胀预期)偏高,实际加权平均利率或仍有下调的空间。同时,从目前实体经济增长、通胀、贸易顺差等指标的走势看,增长可能仍然低于潜在趋势水平。此外,随着地产和地方城投平台化债的重要性上升,我们预计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从而为地方政府争取更多的腾挪空间;另一方面,从防风险的角度需要保障银行体系稳健运行,央行降息的同时可能引导存款利率进一步加大下调幅度,从而带动贷款利率下行。
-
汇率层面,或将延续稳汇率、防范超调风险的政策基调。
参照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所强调的“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或仍将保持大体稳定,但可能对利率下行空间有所制约。
-
融资规模层面,总量上如果明年房地产业仍处于结构性转型阶段,可能需要更多结构性货币政策/政府主导融资支撑信贷周期,否则短期信贷周期可能会有所承压。
结构上,一方面政策或将重点支持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并配合地方政府化债,另一方面,包括政府债、政策性银行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在内的广义财政发力也将有助于支撑社融增速,包括为“三大工程”建设提供PSL等资金支持,但实际执行情况或受到项目层面的制约。央行在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预计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来配合增发国债及地方化债,而结构上可能“有保有压”,比如对于一些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的省份,信贷扩张可能面临一定约束。
此外,12月2日央行行长潘功胜讲话提到货币政策“始终保持稳健性,管好货币总闸门”,显示货币政策或仍将维持托而不举的总基调
,同时讲话还提及为 “三大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但执行层面或仍需结合项目端的匹配相推进。
3) 财政政策总体积极,中央赤字率或留有空间
财政政策有望保持积极态势,中央赤字率可能维持在3%,但不排除随基本面变化进一步扩张至3.8%、或通过增发特别国债等手段为“稳增长”发力,叠加今年1万亿国债可能有大约8000亿元结转至明年使用,明年实际实现的中央财政赤字率或达到4.5%。
-
中央财政层面,总量或留有空间。
中央赤字率可能维持在3%,但不排除随基本面变化进一步扩张赤字率、或通过增发特别国债等手段加码,储备政策仍留有空间;叠加今年10月宣布增发的1万亿国债可能有大约8000亿元结转至明年使用,明年实际实现的中央财政赤字率或呈现明显扩张。
-
地方财政层面,地方专项债额度或小幅扩容。
预计明年可能再下达一万亿元左右的地方再融资债额度,但同时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的约束可能会有所加强,预计明年地方专项债额度为3.9至4万亿元左右,仅小幅高于今年的3.8万亿元。
综合来看,一般公共预算及政府性基金赤字总量上偏积极,但地方化债带来的潜在财政融资缺口值得关注。
中央财政赤字率的扩张及地方债务化解带来的潜在收缩压力之间如何平衡或将决定广义财政政策的实际宽松程度。
4) 防风险可能仍是金融工作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一揽子化债方案或将有进一步的部署。预计再融资债置换或将继续扩容,央行的紧急流动性金融工具(SPV)也将陆续跟进,
但二者体量可能均面临一定制约。如果政府性基金收入仍在回落,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将更多介入及配合地方政府债务展期,为地方平台债务进行实质意义上的降息、展期等。
5) 地产方面,或仍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但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处于重大转型阶段的背景下,可能会进一步支持地产开发商合理融资需求,但考虑到地产周期的自身特性、短期或仍面临下行压力,不排除针对“三大工程”的行政推进力度加大,
以部分对冲地产周期下行风险压力,但实物量层面的进度及强度仍有待观察。今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三大工程”建设,随后11月22日广州首次针对城中村改造进行立法工作,明年各地制定配套政策、摸排编制改造项目方案等工作有望加速推进。
综合而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增长目标与政策力度间的匹配程度或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我们维持一贯以来的宏观分析框架——追踪货币、社融、财政月度赤字的环比变化,以判断从“总量”层面政策宽松是否有效执行。
同时,当前宏观环境下,地产销售、开发商现金流、政府债净发行速度、以及基建投资及新开工相关高频指标亦是重要观察点。
风险提示:地产去杠杆压力超预期,实际制定的增长及逆周期调节政策基调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