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单位的一则走失人员协查,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现在,她的身份终于确认了,那么,在她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呢?她的事儿,还要从一次民警访查开始。
一
6月初,彭村派出所民警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李外河村的小何,要给家里一名无户口人员申报户口,民警随即到其家中进一步调查,事情的原委着实让人动容。
原来,小何一直未婚,家境也不是很好,4年前,外出打工时,遇到一流浪女子,心地善良的小何见其可怜,无人照顾,就把自己的饭分给她吃,女子还就跟着小何不走了,考虑再三,小何把她带回家共同生活,虽然日子过的苦,也没让她饿着冻着。
过了一年,“媳妇”竟生下一个儿子。但是,由于她没有行为和表达能力,始终不能确定其真实身份,孩子出生时,医院无法办理出生证明,孩子的户口也一直没有上,眼看孩子快上学了,小何也着急了,想着把“媳妇”、儿子的户口补上,也算是个家了。
二
得知这个情况,派出所非常重视,根据小何反映的情况,户籍民警立即找村干部和村里的有关知情人调查,在村里进行公示,采集DNA等等。补录户口材料上报到县局人口管理大队,大队也很重视,积极请示汇报,制定解决方案。
在解决无户口人员工作中,通过查找无户口人员的来源,来解决户口问题是一项重要措施,所以,在向市局上报的同时,我们还通过微信平台发布了协查,希望通过平台的影响力,能够联系到家人,以确定她的身份,这样就不用补录户口这么复杂了。
三
事实证明,微信平台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热心群众向我们反馈信息,不几天,就有人反映,该女子是东湾乡的,民警立即按照这个线索,找到了这家,经了解,该女子也未婚,为了确定无误,民警做了大胆决定,带着其娘家人,到李外河去认亲。
6月15日,在民警、村干部的陪同下,双方在小何家里见了面。一进屋,她的母亲一眼就认了出来“没错,这就是我们家闺女!”看到这几年,虽然小何家里条件不好,闺女却没受什么委屈,老太太也放了心,认下了这门亲戚,随后,还和老亲家唠起了家常,尤其是见到了小外孙,健康活泼、虎头虎脑的,老太太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临走前,老太太把闺女的身份证交给了小何,让他去办孩子的出生手续。
四
有了身份证,就不用补录户口了。随后,民警又开始为孩子的户口奔波。
这几天,民警跟小何一起,去县里妇幼保健站、医院各科室补办出生手续,到东湾派出所开具未落户证明,经过查找当年的出生记录档案,重新补建病历、分娩记录,几经努力,6月26日,小何终于拿到了《出生医学证明书》。
凭出生手续,民警为孩子登记了户口,并亲自送到小何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