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嘉定消保委
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推送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芋道源码  ·  18.6k ... ·  14 小时前  
南方人物周刊  ·  在王家卫的作品里,这样的圆满真少见 ·  18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头最铁的年轻人,买房只买顶楼 ·  19 小时前  
Java编程精选  ·  SpringBoot实现分布式验证码登录方案 ·  2 天前  
人物  ·  中年后,我还有哭的自由吗?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嘉定消保委

彻底关停!从月入10万到日赚几十,上海这一网红夜市何以成为“消失的市集”?

嘉定消保委  · 公众号  ·  · 2024-12-25 14:27

正文

最近冬日市集成为热点

充满烟火气的夜排档更是日常必备

↓↓↓

去年夏天

在浦星公路旁

紧邻地铁8号线芦恒路的

中欧街夜市突然爆火

这里的整体建筑

承袭外滩万国建筑群的风貌

颜值和实力兼备



和一些夜市“脏、乱、差”的情况相比

这里既接地气,又整齐规范

深受周边居民的喜爱




然而

最近记者再次走访

发现这里

一片黑灯瞎火


“网红市集”何以成为

“消失的市集”?




“现实版眼见他盖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现在不是做市集的时候了,时机不对了。” 曾经在沪上市集月入10万的摊主刘伟告诉记者,今年8月份,他从中欧街夜市退出,在市集旁的社区商业里租了一个小铺面。


“其实早在夜市关停之前,我们就开始另找出路”,离开这个曾经让他在上海实现二次创业的市集,刘伟心里也百般滋味,“讲实话,这个还是让我们很多人在前两年经济困难,出路不多的情况下,赚到了比预料中多得多的钱。”


曾经摊主月入10万

后来一天赚几十元


2023年,中欧街夜市几乎是沪上最火的几个头部市集,最多的时候达到200多个摊位,每天自发来打卡的市民众多,场面非常热闹。



“最初是附近的人们自发地来摆地摊,形成了一个临时商场。慢慢地,越来越多的摊主看到这里的人多,大家喜欢逛,闻声而来,到这里摆摊,数量变得超出想象得多。”


在此前采访中,当时的中欧街商场相关负责人邵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摊主数量太多,有限的工作人员无法承担如此大的工作量,因此招募摊主等工作都交给了第三方的运营团队。



美食摊主刘伟说, “2023年最火的时候,一天卖掉300份锅包肉,一个月能赚10万元;


一年过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市集,大家的选择也变多了,不过有时候一天还是能卖掉100份,虽然赚得大概是去年的一半,但能赚到2万左右,已经满足;


今年7月份,明显看到市集上的收入滑坡式下降,有时候一天赚100元,甚至隔壁的摊位, 一天只进账几十元 。”


赚不到钱了,摊主自然也逐渐离开



到今年10月份

中欧街夜市完全关停


曾经热闹的摊位全都撤离

只剩遍地垃圾

曾经人气满满

灯火通明的中欧街夜市

如今一片漆黑



一系列操作让市集“元气大伤”


“关停并不是没有缘故的,主办方做了不少让摊主觉得元气大伤的事情。”


多位曾经的中欧街夜市摊主告诉记者,这个夜市的选址本身有着天然的优势,靠近地铁和周边居民区,每天下班时分人流不少,由于社交平台的推荐火爆,甚至也吸引了全上海的人来逛夜市,元气大伤的事情是市集办得好好的,突然间跳闸断电,一片漆黑。


“从今年4月份起,经常会遇到跳闸的问题,那段时间我也在考虑要不要换个市集,会去不同地方摆摊,中欧街这里是偶尔来一下,结果 来了三次,跳闸三次 。”


某美食摊主说,停电之后一片漆黑,不少逛市集的人无奈离开。更糟糕的是,市集上没办法使用燃气,制作美食都得靠电, 一旦停电,有顾客愿意等但体验不佳,有人不愿等只能退款,损失不少。 遇到三次停电之后,这位美食摊主决定离开中欧街夜市。



摊主遭到突如其来损失的事情不止于此,“没有任何准备地关停更是让人觉得,这里不能再待下去了。”


“4月份有一天突然通知关停2天,我第二天的食材都买好了,只能全部扔了,无法出摊没有收入,还损失了1000多元。”


“5月中旬,突然又通知关停一个月,当时正是最佳逛夜市的天气,不少人没收到消息,仍然来打卡,到了之后发现一片漆黑,纷纷都说中欧街夜市关停了。”


一个月后,摊主们再回来,发现每天的人流和收入都急剧减少,原本一天赚5000元,回来之后,1000元都不到。



越来越松散的卫生保障

更是让摊主们介怀


“以前主办方会请5个保洁,保证市集的卫生、摊位上的垃圾处理,后来他们为了控制成本,只请2位保洁。”


某摊主告诉记者,大家对于路边摊的卫生问题原本就有所顾虑,一直以来,他为了让别人放心自家的美食卫生没有问题,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主办方不及时收垃圾把很久以来自己建立和维护的形象打破,“不干净的地方我也不愿意出摊。”


这些事情发生得多了, “光收租金和电费,不好好运营” 成了摊主们对于主办方的印象。


实际上, 主办方也叫苦不迭,“相当于我向商场租下这片场地,每个月的租金、电费、人工等运营成本十几二十万,支撑下来很不容易。”


“当时之所以选市集,

是因为它算是低成本创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