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说道厉家菜,我的记忆还得扭转回09年。刚来北京没多久的我听到L童鞋说起了北京后海胡同深处有个传说中的宫廷菜馆,名曰”厉家菜“。这北京最正宗宫廷菜的历史,要推到那个威名远扬/臭名昭著的老佛爷头上了。慈禧太后有一宠臣,叫厉子嘉,官至内务府都统。这职务有一特别任务,凡是御膳房做给慈禧和皇上的饭菜,菜谱得经过他一一过目、品尝确认。厉子嘉这人,史书上也没说其有何功绩污点,但此人有一过人之处,凡阅过之书,皆过目不忘。所以他就当了一会儿勤劳的搬运工,将宫廷菜谱一一记住心中,回家誊抄菜谱,在家里悄悄用皇上的菜谱开小灶。这本不可示人的菜谱,从他儿子厉俊峰,然后又传给了孙子厉善麟。在厉善麟老爷子心中,践行着唯美食与数学不可辜负的人生格言(没错老爷子是北师大应用数学教授),用数理的严谨重新整理并创新了祖传的菜谱,在后海羊房胡同开了个小店,开始了厉家菜的发扬光大之旅。
为什么说是小店呢?因为...老爷子早在乔帮主之前N年就开始践行饥饿营销战略。每天只做一桌菜,供十个人吃。这尼玛是真正字面上的饥饿营销,让广大食客干望着,就是吃不着。越是吃不着,想吃的人越多,名声也就越大。老爷子忙活不过来了,携手 女儿开分店,最后都开到了日本和澳洲。其中东京六本木的那家还得了08年的米其林二星。
好了,背景就科普到这里了,开始吐槽之旅了。
起因是L童鞋回北京办签证,几个老哥们一聚会,又提起了这个话题。这位童鞋从大二开始就许诺考完法语专四请厉家菜,然后时不时赞美着要提前半年定位子,菜品多么多么精致,就餐环境多么多么古典幽静。让幼小的我开始脑补在宫殿式的红墙大院里坐落着一个别致的宅子,青砖乌瓦,曲径幽竹。一碟水煮白菜,名曰烟雨翠玉,一扎酸梅汤,名曰梅雨时节。价格往high了里定,反正北京不缺财主。这逼格,也算没在帝都白吃几年雾霾。
L童鞋也觉得,厉家菜已经升华为哥几个心中的一个symbol,一个”仪式“(引自其本人),所以打算出血请客料心愿了。但是问题来了,前一天下午在学校小咖啡店里小资着的我们,如何在后一天中午去吃传说中提前半年定位的菜.... 本着不抱希望试一试的心态,还是派了个代表打电话了。得到答复,有座。
本来该高兴的事,L童鞋瞬间没了兴致。本来订餐期是半年,这下好嘛,瞬间变成了一天....这还不如海底捞呢。逼格何在啊。遂决定临时换地不去了。
本来厉家菜的故事我已无缘揭晓了,谁知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一个师兄忽然来了兴致想起尝尝。理由很简单,因为贵...这下问题又来了:当天中午在巴沟系着围裙吃海底捞的我们,如何在当天晚上去吃传说中提前半年定位的菜呢.....本着完全不抱希望试一试的心态,还是派了个代表打电话了。得到答复,有座.......
额。。于是就去了。。。
怎么找到那个偏僻的地方我就不提了,某些人还被山寨机的GPS带错地方。总之我们讨论了半天坐公交还是换地铁还是走路的方案后还是顺利到达了。PS:没有一个小伙伴敢问传说中高端霸气上档次的厉家菜前台”那个请问一下从XX大学转公交怎么到你们那儿哦~?“这种没有逼格的屌丝问题。
然后只看到一个很小的门口写着羊房胡同11号几个更小的字。在犹豫了很久是不是找错地方的时候,一个服务员妹子出来说了没错这里就是厉家菜。我的第一反应是,牛逼,正如温州的有钱老板都穿布鞋马褂一般,暗暗的灯光、窄窄的门口,处处透露着一种低调的华丽。然后进去了,然后我错了,只有低调,没有华丽了...
青砖乌瓦....曲径幽竹....烟雨翠玉.....梅雨时节.....Sayoulala了....
这就是一个能有多小就有多小的四合院(其实是三合院,那个完全不能叫做中庭的像是犯人放风的地方是三角形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进了包间,开始点菜。只能点套餐,人均从两百多到两千多不等。如果几个人点一样的套餐他会把几个人的小份和成大份端上来。说实话,这种类似西餐的点菜方式还是蛮有逼格的。人就是贱,给你自由选择随意点,你觉得太低端,给你规定好菜品上什么你就得吃什么,你反而觉得我操真牛逼。我们7个人,点了三个两百多的,四个五百多的,因为L童鞋想吃五百多套餐里的鹿肉。其实除了鹿肉,其他菜基本是一样的。
原谅我没带单反,只有用手机了,拍不出那么多的食欲了。(但是这些菜用单反感觉也不会多提振食欲吧...)
注意了,我要开始点评了....
---------------------------------------------------
1.翡翠豆腐
这是第一批上的凉菜之一。那个勺子大概比咖啡勺大上一号。因为这个是共有的菜品,所以我满心期待她端上另外六份。可是她没动静。
”这个怎么只有一份呢“
”这个是七人份的“
”.............................“
没错,当传到我这里时,前面的一位童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舀走了两个人的量了....
--------------------
品相:如图
口味:一般般,不难吃
分量:我的智商没法理解一份到底是多大了...
-------------------------------------------------------------
2. 某种酱肉
品相:如图
口味:挺好吃的,不腻口
分量:一人一片,还少上了一片,给服务员说少上了,然后她疑惑的”1,2,3,4,5,6...哦..." 然后去厨房用小碟子又拿来一片.....老爷子不亏是数学系的.....
---------------------------------------
3. 某种炸过的鸡配上过油的海苔?
真不好意思,光顾着吃和拍照了,忘了记菜名...
品相:如图
口味:海苔炸过很特别,感觉比炸鸡肉好吃....
分量:我的智商还是没法理解一份到底是多大了...
--------------------------------------------------
4. 某种炸过的像蝌蚪一样的贝类配上过油的海苔?
品相:如图
口味:没吃出是什么肉味,不如劲爆鸡米花,另外炸海苔适合看电视的时候当零食吃
分量:我的智商终于能够理解一个人是一个!
--------------------------------
5. 某种酥皮的炸鸡
看得出皮是用特殊的做法炸过的,但是特殊不代表可以产生小当家的光环
品相:如图(没拍好...)
口味:还不错,但是谈不上特别好吃
分量:我的智商终于能够理解一个人是一块
------------------------------
6. 糖醋排骨
我一直觉得糖醋排骨是一道特别考验厨师技术的菜。如何把握糖与醋的比例至关重要。糖多则甜腻,醋多则味怪。这道菜倒是较为出色的把握的这个平衡点。
品相:如图
口味:肉质嫩口,糖醋和谐,好吃
分量:我的智商终于能够理解一个人是一块
----------------------
7. 清蒸哈什蚂
X童鞋:”哈什蚂是什么?“
”你真的要知道么“
”是什么....“
”青蛙的输卵管“
”....................“
确切的说,这道菜里是加了哈士蟆油,原料是东北林蛙的卵巢,女性大补。
希望我没有坏了各位的胃口
品相:如图
口味:咦蒸蛋里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分量:第一反应,不错终于来了个大分量的了来来来一人一罐哈
然后发现容器只是上面的功夫茶杯....下面是空的......
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只有自我安慰这菜逼格真高
----------------------------------
8. 一种炸过的虾配上勾了芡的黄瓜和藕粒
你会慢慢习惯我的命名法的
品相:如图
口味:虾够嫩,整道菜中等偏下
分量:反正就是几个人一盘,我习惯了
------------------------------------------
9. 一种将木须肉里的肉置换成炸虾后得到的菜
品相:如图
口味:失败,虾偏咸
分量:反正就是几个人一小盘,我习惯了
--------------------------------
10. 焌油鳜鱼
这道菜有点意思,鱼先切开花片,然后裹汁、过油炸。火候掌握的好,没炸过。
品相:如图
口味:略好吃
分量:7人一条
---------------------------
11. 油焖茄子
品相:如图
口味:这个不错,好吃
分量:7人一盘
---------------------------------
12. 麻辣牛肉
这个菜有特色,其他地方没吃过
品相:如图
口味:蛮好吃
分量:一人一块
--------------------
13. 虎皮肘子
这个是大杀器,这个是这桌菜里我唯一会给五颗星评价的。猪皮是用油烫出来的,但是如何能烫出水晶剔透的效果,实在是费解。白菜也很炖得很烂,淋上一勺酱油,非常美味。
品相:如图
口味:很好吃。但是也许令厨师觉得悲哀的是,肘子肉好吃,但是吃完肘子肉和酱油拌饭更香....
分量:一人一碗饭一片肉一片白菜一勺酱油.....
-------------
总结陈词:
前几年老爷子过世了,现在的几家店由几个女儿继承,由于没有吃过他本人做的菜,所以我也不好评判厉家菜到底功力如何。但是,如果今天吃的菜代表了厉家菜的水平的话,只能说不过尔尔了。而且精确的分量刚好让每个人吃到健康的八分饱也是一种能力.....另一个原因是名气太大导致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过高的期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总体来看,有好吃的也有不好吃的,其实是个还不错的馆子,但是名气越大,做出好菜的责任也就越大(何况费用那么高)。当然有小伙伴也许会问有可能我们吃到的不是最高级的那等,但是我觉得厨艺水平体现在基本的菜品上,上好的极品食材不会为味道加多少分的真的....
最后,如果这就是皇上太后吃的菜的话,我自愿放弃清穿回去当八爷的未了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