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观众旁友们大家好,
欢迎收看本期的十三姨说事:
上个月十三姨正叨逼叨怎么现在打开电视,国产剧没一部能看的,
就看到了《南方有乔木》的预告片儿。
有“无人机”在飞!哇,这高科技又高端的样子!想看!
☟
有“无间道”似的兄弟反目情节!好复杂,我喜欢!
☟
还有这种见不得人的故事!有隐情!想看
☟
陈伟霆和白百合咋还亲上了?
欲擒故纵具体怎么玩的?必须看!☟
嗯?咋又给别的女人脱了?刺激刺激!等不及了!
☟
故事丰富、角色复杂,感觉比《谈判官》这种光知道耍帅装逼的都市偶像剧高级多了!
再说了,陈伟霆是市面难得的不油腻的鲜肉
,而白百合,演技我是信得过的!更有秦海璐,《白蛇传》两个多小时的话剧都能扛下来的秦海璐!
想看想看想看!一百个想看!
一上线立刻就小跑步去看了!
瓜子汽水都买好了。
哎我去,第一集前十分钟就看不下去了。
男主陈伟霆出场
☟
哎一古,瞧瞧这孩子,侧面45°、微眯眼,干啥呢?拍剃须刀广告吗?
☟
裸露上身走进衣帽间,干啥呢?拍西装广告吗?
☟
一个人制服四人带刀团伙,干啥呢?是拍《老九门》都市版吗?
☟
以及各种老旧姿势撩妹
☟
后来知道了这孩子作为男主,有钱、有产业、有黑白两道背景、会打架还智商贼高。
而女主白百何出场
☟
哎一古,
瞧瞧这孩子,一上场,坐在科技感十足的办公室里,一张口就是两千万的大买卖
☟
还自带这种“可以三天设计出无人机的核心组件,却无法和陌生人相处三小时”的女主光环
☟
后来知道了这孩子是女主。军二代,独立创业坚持无人机的梦想,有着从未去过酒吧的纯洁无瑕,也有着连自动旋转门都不会走的傻白甜。
鸡皮疙瘩前十分钟是一波接一波。
裹着棉被快进看完了后面的。
果然,最精彩的在预告里都演完了。
往后看,每集里都穿插着这种陈伟霆展示男性魅力
☟
陈伟霆花式壁咚☟
陈伟霆及时出现拯救女主
☟
以及
陈伟霆
霸道台词轰炸☟
“这个女人呢,我要定了”
“我的女人给你看的吗?”
(伟霆醒醒,你的剧是在2018年的中国都市播的!人家都叫“宝宝”“猪精女孩”的,“我的女人”“这个女人”真的hin过气)
终于捱到秦海璐出场了,扮演安宁的演技没得说,女大佬的狠毒、亦正亦邪,还有作为女人的温柔、脆弱面,甚至让观众站她和陈伟霆的CP
☟
但是安宁出场的时间并不多,是非常小的一个支线,主要还是服务于陈伟霆和白百合的玛丽苏剧。
男主故意接近女主,原本是以为她在背后害的他不能继续当飞行员,后来发现是个误会。他想通过跟女主角的情感游戏来找出真凶,却发现自己爱上了对方...
所以男主的日常就是拯救女主,而女主乖乖等着被拯救,两人顺便谈场故作虐却全场套路满满的恋爱。
而男配是个集团公子,和男主曾经是好兄弟,也一直默默的爱着女主。
什么男主女共同的梦想——无人机研发,只是微薄的背景,无人机的戏份,就相当于《谈判官》里的谈判、《翻译官》里的翻译。
除了秦海璐出现的情节,其他情节在《谈判官》《翻译官》,甚至《微微一笑很倾城》里都似曾相识。
第一次觉得陈伟霆这么油腻。
也开始怀疑白百何到底有没有演技。
这部剧没掀起太大水花,正面评价主要被秦海璐演的女大佬包揽了。
至于其它的,“骂”白百何陈伟霆演技的不在少数,还有一些骂编剧的。
而十三姨觉得陈伟霆白百何、甚至编剧,只是个表面背锅的。
这样一个套路满满的烂剧,
不能只怪露面的演员。
背后的编剧、导演、投资方
都在形成一个怪圈。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打开电视,国产片一部比一部烂。职场剧脱离不了小情小爱,家庭剧脱离不了婆媳和小三,抗战剧脱离不了敌方必败我方必胜。
换汤不换药,看一部就相当于看十部同类剧。
先从编剧说起
☟
一部剧的核心是编剧,
别看观众追着导演、演员跑,导演、演员顶多是锦上添花,
没有好剧本,再好的导演、再好的演员都得扑街。
但是国内编剧的地位是出了名的低,弱势到演员、导演、投资方能任意动。
甚至在国内,编剧的两条基本权利——获得报酬权和署名权都没有稳定保障。
去年公布的“编剧作家榜”☟
刚公布,就被著名编剧宋方金指出这是假榜,因为假榜上有他的真朋友,他也核实过:
“编剧的年度收入除了自己,其他人不可能知道。
陈彤上榜那年是第二,她跟我说是假的。也没有人通知今年上榜的束焕这个事儿”。
而榜单上连好多编剧的年龄、籍贯都弄错了,非常敷衍和不尊重。
曾以2100万稿酬位列第六名的石钟山在被采访时也说:
“这个数字不精确,只是一个估算值。编剧的收入在业内来说极为寒酸,在制作环境中堪称弱势群体。”
同在影视行业,比起一部剧的收入,甚至和演员相比,酬劳不能再低。
业内知情人曝过,一个顶级影视明星年收入大概是顶级编剧的30倍。
更心酸的是,编剧现在还得为电视剧、电影宣传海报上的署名权这种基础权利做斗争。
比如:
去年年底开播的《风筝》惹怒了编剧圈,因为宣传海报上并没有编剧肖锚的署名
☟
(
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编剧李亚玲
为群体发声)
署名权是人身权利,除非编剧本人放弃,否则不可剥夺。
而电影《墨攻》的编剧李树型,名字倒是出现了,但是与司机、茶水在一起。
这种揶揄式署名,存在刻意误导观众,降低编剧重要性的嫌疑。
石钟山也说:
“做这么多年编剧,被人误解,付出很大劳动拿不到稿酬,或者拿到一部分稿酬,有段时间伤心到不想和任何一家出品方合作,只想闭门写小说。”
除了酬劳低、署名权的问题,还有我们常见的作品被抄袭、尾款不兑现等小鬼难缠的事情。
即使斗争,也是个体告团体,赢面小且耗时耗力。
像宋方金这种编剧圈的“斗士”级别的,遭遇不公敢曝出来,并且争夺自己权益,为编剧圈发声的,是非常少的。
而围观者大多数也觉得他姿态辛酸,嚷嚷声太大,把他当热闹的看不是么?
编剧应得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恶劣的生存环境很容易让他们妥协、甚至放弃坚持。
再说演员
☟
《北京爱情故事》编剧李亚玲曾曝出:
“看成片大家可以看到,疯子(陈思诚饰)基本是个完美男人,有的小缺点也是为了增加他的可爱。”
是因为演陈思诚要求自己的形象必须完美无缺,且为此删改了很多场戏。
后来事实证明,疯子这个角色在大众心里引起的油腻不止一点点。
还有最著名的“两宋”战,《美丽的契约》编剧宋方金撰文指责宋丹丹乱改剧本。
宋丹丹微博反击,是这样说的:
“拍戏不是拍剧本,国外很多人拍戏往往有个故事梗概或大纲就拍了”
折射出的就是导演高群书的这句“在中国,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的关系问题,只取决于谁腕儿更大,没有真理伪理之说。”
演员有了一定咖位,观众的确会追随 。
但赵薇现在还被叫小燕子、张铁林是皇阿玛、王刚是和珅...
他们没演过其他角色吗?演过。
可观众记住的是那个最经典的角色。这不仅归功于演员自己的灵气,更是演员和编剧一起让角色开炸。
而他们扑街的时候,大多是剧本没挑好。
所以编剧是在背后,不意味着可有可无。反而抽走编剧的戏和角色,大多没有好下场。
女演员甘婷婷很爱改剧本,知情人曝:
“她提出来的意见都特别好笑,归根结底就是要强调自己的戏份。
但是投资方认她,其他人也只好忍气吞声了。”
既然如此,就说说投资方☟
国产动画片《大圣归来》还记得吗?
因为拒绝投资方改剧本的要求临时撤资,只能自己垫钱继续。
最终电影耗时八年才完成,没钱做宣传,只好众筹宣发经费。
好在拒绝了资方改剧本后,他们也成功打脸了资方的愚蠢和短见。
还有著名烂片《富春山居图》。后来被曝出:
“
在与投资方签约时,甚至连剧本都没写,但关于电影的整套的市场运营策划却早已开始,仅营销推广费用就达数千万元;
要么是通过依傍中影集团等大树,或者私下与院线签署合作协议等,取得“私人订制”的“霸王排片”。”
接触过该剧投资方之一派格太合的人爆料说,投资方要的就是要大场面,明星阵容即可,这样就能有票房,观众就会来看。
注意,这种情况下,营销策略、演员都找好了,而最重要的编剧却完全沦为执行末端,为投资方、演员甚至营销策略服务。
事实证明,观众眼睛是雪亮的,虽然负面营销有了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