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手机也简单,打打电话发发短信。现在,智能手机神通广大,手机都换了,还没有熟悉全部功能。这要归功于手机上各式各样的APP。但是,
在APP激增普及的同时,恶意APP中暗藏的“陷阱”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扰。
手机应用蓬勃发展。据统计,
2016年全球手机应用软件数量已达520万
,较2015年增长近20%。2016年,我国各类手机应用的使用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
手机外卖、手机在线教育课程的规模增长最为明显
,从“物质食粮”到“精神食粮”,手机应用俨然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哪些APP最常下载?据统计,
2016年网民最常用的是微信、QQ等即时通信类的手机应用;下载总量方面,视频图片、社交、新闻类的应用则占据前三甲。
手机应用发展普及,APP良莠不齐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广大用户。
2016年,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通过自主捕获和厂商交换获得
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205万余个
,较2015年增长39.0%,近7年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以诱骗欺诈、恶意扣费、锁屏勒索等攫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应用程序骤增,约占恶意程序总数的60%。
盗版APP可能侵害用户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除此之外,越界读取位置信息、访问联系人列表等行为也让个人信息泄露的威胁日益加剧。2016年公安机关共侦破侵犯个人信息案件1800余起,查获各类公民个人信息300亿余条。
近年来,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强化对手机APP行业的规范。与此同时,由于应用隐私授权等手机安全问题可以依靠用户自身防范进行避免,因此提高用户对于各类安全风险的认知并建立防范意识也是当务之急。
但据调查显示,用户目前对各类手机安全风险的认知仍需加强。以窃取个人信息的问题为例,
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用户在遭遇手机信息安全事件后不会采取任何措施进行处理。
那么,作为普通用户,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在使用手机APP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呢?传播君这里先为你支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