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歌单继续用的上一个
虾米音乐
还没仔细整理,大家先收藏着哈
83
-
Sonic Youth 发行首专Confusion Is Sex及同年 EP Kill Yr Idols
这才是 Sonic Youth真正的起点,他们从这张开始才树立好自己的美学,后面不管风格如何变迁,基本的基调都已经打下。
前面说过,他们的吉他风格基本上 Glenn Branca 和 Mars 已经能概括,不过架不住产量那么大还那么好听呀。粗糙的录音又正对应着他们本就地下感十足的风格,这时候他们在人声旋律上毫无追求美之处,还是 No Wave 系的喊叫式演唱为主。
这张的前几首,都足以跻身整个 No Wave 运动的顶级作品行列,其他的也不弱,足以 B+ 乃至 A- 推荐。当然了,被 James Chance揍过的那个Robert Christgau对这张碟评价只有C+,
对此我的评价是:James 揍得好
。
Thurston Moore 曾把同年单曲 Kill Yr Idols 改名叫I Killed Christgau With My Big Fucking Dick,用我的大屌干死 RC.....
说实话,RC 评级我不认同之处多了,所有拿 RC 评级说事儿的,我都内心拉黑了。当然了,他对Radiohead的评价我很赞同。
这也是十岁耶稣、8目间谍的鼓手Jim Sclavunos参与的唯一一张专辑,94年后他成为 Nick Cave & the bad seeds 的鼓手至今。
至于 EP 那张,我能说的就是:
Brother James是我的荒岛单曲。
我最后一个乐队翻过这首歌。
那个乐队, All Tomorrow's Party,是北邮吉他社毕业汇演,老吴给我留了名额,我就报名了这个乐队,然后上台前到处抓朋友,先是一个学妹上当答应了,然后快开演不敢上了,然后有个正在学弹陈绮贞的小学妹被我骗上台,发觉被骗后,找了把椅子坐在舞台口,背对观众不肯露出脸.... 我告诉她你就 xx俩和弦换着刷,不停从头刷到尾就行了......
然后笔记本里随便找个鼓 loop,歌词抄小本子上就开演了......
这首歌演之前我没自己弹过......
老吴深知我一贯的尿性,他自己演完就去喝酒了,不敢看我演出的盛况。第一年我演,放在最后一个,底下观众呼啦啦的走,他觉得是太晚了所以没在意;第二年把我们排第一个,好容易底下聚集了好多观众,我们一开演底下观众呼啦啦往外走,他差点被气死;第三年我真想不起来我是第几个了,我印象中一直跟我说,等等你们再上,等等你们再上,反正是等他们演完了,后面某个乐队还没准备好,才肯让我们上的.....
所以
@周宇航
你说咱们要是真组个团你会不会被我气死...... 话说有人打算跟我再玩个团不,写 No Wave 写的我心又痒痒了.......
继续说 SY,84年他们就发了个Sonic Death的现场磁带,新作不多,比录音室版本当然更混沌冗长,更有些迷幻感,对了前面忘了说,
SY 的作品,早期,和后期,你归入Neo-Psychedelia新迷幻也不算错,讲得通的
。
然后他们去欧洲巡演,发现自己在欧洲挺受欢迎的(Kill Yr Idols 当时只发了德国版,连美国都没发),一直到84年才在纽约逐渐积累出知名度。
-
Rhys Chatham 发行首专Factor X
La Monte Young的弟子,算起来和 John Cale 同辈了.....这是 No Wave 中偏学院先锋派的和 Glenn 类似的人物,从71年十几岁就开始在实验音乐演出圣地The Kitchen做音乐总监了。
78年起,受 No Wave 影响,他就已经开始和Glenn Branca一起玩了(77曲子Guitar Trio ,82曲子Drastic Classicism,在87专辑有收录),多吉他合奏的玩法也是他先搞起来的,Thurston Moore也受过他的提携。
这样的神仙人物当然不局限在 No Wave,不多提。
-
Glenn Branca 发行第一部交响曲Symphony No. 3 ("Gloria")和Symphony No. 1
Car Sick Cars 的张守望参与的是06年的Symphony No. 13(13有01、06两个版本)。
Glenn 自己的官网上,No 1.是81年,No 2是82年,不太清楚指的是创作时间还是录制时间。
总之在这几张交响曲录制的时候,他已经又发明了好几种设备,可以让吉他更加发出不像吉他的声音......
你要是问我对他这些作品怎么评价,说实话No.1 还能听出点乐趣(挺像后摇的),后面的我就没怎么听了,『敬鬼神而远之』,古人诚不我欺。
他们标志性的沉重鼓组和黑暗氛围很像The Birthday Party,但是货比货得扔呀。
首专已经带一点工业,Gira的唱腔相比后来更扭曲,但吉他差距不小。
-
The Golden Palominos发行首专The Golden Palominos
吉他手是 DNA 的 Lindsay,还有大神John Zorn, 首专后人几乎换了遍,所以后面风格也极大转变。风格虽然有点自由爵士,总体上实验味道还是比较重的。
-
ESG 发行首专Come Away with ESG
78年成立,8?解散。
这是个偏跳舞朋克的全女子团。东西不像其他二代团那么Disco,朋克底子还在。归到美式新浪潮也不错。
84
-
Lydia Lunch与Thurston Moore、Pat Place等合作 发行 EP In Limbo
这张专辑Moore弹贝斯,和提供想法。其他几位乐手也都是No Wave老熟人了。风格上属于比较缓慢的纯No Wave,更接近她个人首专一些。
这是Arto Lindsay搞得一个团,融合了巴西的节奏、一些流行向的编排,没那么实验,不过还是一耳朵就能听出他的No Wave 背景。这个七宗罪的主题一共出了三张,
Arto Lindsay在95年出的Aggregates 1-26,倒是更延续No Wave、Avant-grade 的作品,之前那些年基本上还是各种爵士、流行为主。
-
Swans 发行二专Cop和 EP Young God
极其缓慢沉重的工业鼓组加上No Wave吉他是什么样?这张就是答案。
他们专辑上写着,请把音量开到最大。事实上现场演出的时候,他们就以音量大闻名,经常招来警察。
演出现场,Gira也很暴力,除了打观众扯头发这种老手段,最牛逼的新发明就是踩前排观众放在舞台上的手指。
86年Greed时候,招来了新的女键盘Jarboe,风格转变,不再扭曲暴戾,将来再说。
日后Gira自己的厂牌就叫Young God,也是独立圈响当当的一个金字招牌。
-
Kim Gordan 和 Thurston Moore 结婚
之前多少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85
-
Lydia Lunch 与Lucy Hamilton合作The Drowning of Lucy Hamilton
Lucy是Mars的吉他手China Burg的另一个名字。这张器乐专辑是无浪潮电影导演的一个电影配乐,听起来比较像恐怖片,Lucy 贡献了令人惊艳的低音单簧管,如同合成器一般的音色。
-
Sonic Youth发行85专辑Bad Moon Rising
里面和 Lydia Lunch 合作的曲子Death Valley '69,是他们的名曲之一。这张专辑是他们开始不那么完全 No Wave 实验化的开始,也不能叫妥协,而是他们找到了自己的路。
84年他们开始在纽约有了名气,演出不断,但是他们自己觉得坚持之前的地下路线是没有出路的,所以开始结合了一些传统的摇滚的技术进去,Moore 的演唱也开始不是完全没有旋律的喊叫了(当然 Kim 的人声虽然还是没调,也偏吟唱而不是嚎了)。当然,依然还有Ghost Bitch这样的噪音实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