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艺sao客
新京报文娱艺术公号,艺术圈新鲜事、冷知识、尖峰话题一手掌握,艺术里的大众,大众中的艺术,文艺无处不在,sao客无所不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艺sao客

独家 | 单田芳追思会,姜昆李金斗聊了好些家常

文艺sao客  · 公众号  ·  · 2018-09-13 21: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臻、滕朝

新媒体编辑:报报


9月13日上午9点,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追思会在其家中举行,单田芳先生遗像环抱在鲜花周围,两边分别排放着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和副主席冯巩送的写有“单田芳先生千古”的花篮。


此前,9月11日下午3点30分,单田芳因心脏衰竭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去逝,享年84岁,今日与明日将举办两天追思会,告别仪式将于2018年9月15日上午9点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今日的追思会上,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和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亲自到场吊唁,众多文艺界人士,演员王迅、谷智鑫以及刘兰芳的儿子王岩代表母亲,相声演员李菁代表师父师胜杰分别前来吊唁,并在追思会上追忆单田芳先生与自己的过往。



姜昆

我们一定把接力棒接过来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在嘉宾题词簿上留下:“一代大师单田芳先生艺术风范永放光辉”。


在表达对先生的怀念后,姜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单田芳先生是我们中国评书事业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评书作为传统艺术,在单先生的意识实践中得到了发扬光大,他让我们更多的年轻人通过电视和广播甚至通过网络知道评书,了解评书,喜欢上评书,这点非常不容易。”


在他看来,在我们整个民族艺术在社会各方面潮流的冲击下略显衰弱的时候,单先生是个力挽狂澜者,是个坚定不移者,是个身先士卒以身垂范的艺术大师。


在姜昆眼里,单先生不仅在曲艺事业上是长辈,从个人交往上也是忘年之交,每一次跟单先生交谈的时候,都能在一个老前辈面前看到一股年轻的力量,心中产生很多崇敬。姜昆透露,在单先生灵前他也默默承诺,“您放心的走吧,我们这一辈会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一定把接力棒接过来。”


姜昆参加追思会(摄影: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姜昆在嘉宾题词簿上留言(摄影: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姜昆在嘉宾题词簿上留下“一代大师单田芳先生艺术风范永放光辉”(摄影:新京报记者 刘臻)


李金斗

他将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追思会进行到下午15点时,刚完成演出任务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也特地坐飞机从南昌赶来吊唁。


李金斗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单田芳先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评书演播艺术家,直到现在他每天还在准时收听单先生的《明英烈》,“别看老爷子个儿不高但底气足,虽然嗓音沙哑但极为好听,他几句话就能马上把听众带入到情境之中,而且单老师的作品形式多样,每一部书都能给你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特别接地气。”


在李金斗看来,单田芳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字写得好,待人接物和蔼可亲,每个人都应该向单先生学习,“我跟他接触很多,他每次有大的活动我们都来参加,向老爷子学习,单老的离开对评书界是很大的损失,他从书馆里走出来,能和百姓打成一片,是非常伟大的评书演播艺术家,他将会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李金斗与单田芳儿子单瑞林与儿媳妇张桂荣。(摄/新京报记者 刘臻)


李金斗在单田芳追思会嘉宾题词簿上留言(摄影:新京报记者 刘臻)


后辈


王迅

想拍《白眉大侠》影视剧


“您的评书带给人无限欢乐,您的艺德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这句话是影视演员王迅在嘉宾题词簿上的题词,谈起与单田芳的结缘,是因为单田芳的儿子单瑞林。之前在成都的时候,王迅一直学曲艺,当时就非常崇拜单田芳,从小就听评书,每次吃饭时就围着收音机听,“当时有幸认识了铁哥(单瑞林),当时他做编剧,我做演员合作了一部戏。没想到成为了铁哥们。之后有幸接触到单田芳老师。”


王迅最感欣慰的是单田芳的评书不光是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现在很多九零后也都听评书,尤其很多评书都是单田芳自己撰写,慢慢打磨,所以才能有众多精品的呈现。


王迅表示,自己特别喜欢单田芳的评书《白眉大侠》,之后想与单瑞林一起合作,将《白眉大侠》转化成影视作品,变成新的经典。


王迅祭拜单田芳老先生(摄影:新京报彭子洋)


谷智鑫

再也听不到单爷爷的新作品了


影视演员谷智鑫一直都是单田芳的邻居,住在单老师隔壁楼,提起单田芳先生,他也难掩内心的悲恸,“我是在拍了单爷爷两部作品以后才知道,爷爷住在隔壁楼。”


在谷智鑫印象中单田芳永远都是笑呵呵,“四五年前, 爷爷腿不好推个轮椅,我们在小区里总能碰到。突然知道他走了,我再也听不到新作品了。”


王岩

母亲刘兰芳听到去世消息非常伤心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的儿子王岩代表母亲前来吊唁单田芳先生。


从小便在单田芳先生家长大的王岩告诉记者“我们家和单先生家是世交,父母和他都在一个文工团工作,歇场之余经常和单先生聊天,他鼓励我要接家里的班。最后一次见单先生是在我师父张志宽的收徒仪式上,先生当时身体抱恙还赶到天津并送了一幅字,让我非常感动。”王岩表示,“母亲刘兰芳听到单先生去世的消息非常伤心,第一时间通电话嘱咐要我们晚辈过来吊唁先生,而15号追悼会刘兰芳也会亲自到场送别先生 。”


刘兰芳之前发的微博


李菁

我们都是听单先生评书长大的


代表师父师胜杰前来吊唁单先生的李菁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我们这一代人,无论是从事曲艺专业的演员还是曲艺爱好者,都是听单先生评书长大的,学艺期间他对我们的影响潜移默化。”


据李菁透露自己的师父师胜杰先生跟单先生是世交,两家人交情深厚,师父的大哥师胜利早年曾给单先生唱西河大鼓的母亲弹弦,这次师父特地嘱咐一定要代替他来吊唁,包括到八宝山去送单先生。




本文为文艺sao客(ID:so_art)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