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北京市网信办通报了多起网络媒体涉及“标题党”违规行为的案例。很多都来自关注度很高的网络媒体,影响恶劣。
其实,这种标题党现象在微信朋友圈普遍存在哦……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新华社”(ID:xinhuashefabu1)综合自
果壳网(ID:Guokr42)、央视新闻
果壳网在微博和微信上发起了征集:
你在爹妈的朋
友圈里看过的,
最让人无言以对、直翻白眼的谣言标题,是什么?
看完截图和留言,大家抱头痛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爸妈……
为啥能在爸妈朋友圈刷屏的谣言,我们光看标题能看出来不靠谱?
因为标题的套路是在太明显了!!!
1
标题开头一定是【震惊!】【惊爆!】【太神奇了!】【出大事了!!!】
感叹号要越多越好!
如果有人要“被震惊”“被愤怒”,这个人之前是奥巴马,现在叫川普。有时候需要人多一点显得更吓人——“全国人民都怒了”“震惊了13亿中国人”
2
谣言里啥玩意都不能一块吃,吃啥都会致癌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吃啥都能壮阳…
3
不管什么病,只需要“一招”“一副药”“每天3分钟”“只要7天”就能轻松治好
4
一句看上去似乎很黄暴的标题+一张小黄图
此类文章不只是标题党,更涉嫌打色情图文的擦边球,坚决不点不转!
5
每条都是必转,看完就会被删
然而……
爸妈亲戚的朋友圈都是这样的谣言,屏蔽他们的朋友圈,自己眼不见心不烦就没问题了吗?
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父母长辈仍然会把这些谣言传授的“真相”当做至理名言去照做。
如果只是逼着你再也不能吃小龙虾,每天都得喝一样的粥,可能也吃不出什么毛病。
但是,如果爸妈总对朋友圈的谣言没有任何辨别能力,碰上网络诈骗时上当受骗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生病的时候不去正规医院看病,不遵从医嘱吃药,只信谣言文里说的,光在家吃大蒜和跳健康操就觉得癌症都能治好。
这才是爸妈朋友圈谣言最可怕的影响。
不想让他们听信谣言,光在身后说“这是假的”可能还不够。
要扫清爸妈朋友圈的谣言,需要用科学的一套!
让爹妈们开始关注新华社、关注瞭望智库吧!粉碎谣言不要被骗!
以后多和父母聊聊天,让他们了解新鲜、科学的信息,别把墙建在了自己和父母之间,让他们被困在了你身后的谣言圈里。
微信朋友圈的八大骗局
骗局一:性格测试
这是某个app开发的营销测试,需要填写姓名和出生日期,用自己的微信登陆,从而泄露隐私,而且这类测试往往没有科学依据!类似的还有免费设计签名、测另一半长相、有多少人暗恋你、测测你的名字值多少钱等。
骗局二:投票获奖
这类投票往往要求先关注帐号或绑定手机,并提供家庭真实信息,一旦骗子掌握到用户重要信息,就可能编造车祸重病等圈套行骗。
骗局三:集赞换奖品
很多集赞活动都打着免费旗号,但兑现时仍有各类消费,不少往往是空头支票,兑现难度大,还可能泄露信息或买到假货。
骗局四:筹款治病
这类信息往往不易核实,且财物一旦被骗,财产很难追回,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轻信、不贪心、重核实。
骗局五:拼团买水果
“2元拼团买两盒进口蓝莓,还包邮!”最近,微信朋友圈里出现了不少类似“拼单”信息。其实这些微信营销的拼团活动,目的在于零成本地窃取网友的个人信息。
骗局六:帮忙砍价
“帮忙砍价”指的是在朋友圈链接中帮好友砍下物品的价格,如果砍到0元,可免费获得价值几百元、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物品。这类砍价链接都要求填写姓名手机号码,甚至身份证号码,可能成为不法分子作案手段。
骗局七:转发免费送
据调查,免费送的所谓"品牌商品",一般都是从购物网站上批发,成本价极低。
骗局八:转发领流量
这是广告公司用来筛选有些手机号的方法。以前都是一个个试,现在直接做个网页等着人分享,然后就可以发广告信息或打推销电话了。
学术合作联系人:周邦民(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中信出版社为库叔提供下图所示书籍10本,以及15本知名经济类书籍赠予热心读者。每天都送,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每条文章都可以评),点赞最高者(数量超过三十),库叔会在评论区回复并通知得奖。当然,评论的质量库叔会进行把控的。想和库叔聊天请添加库叔微信号(lwzkkushu),合作请联系微信(1851420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