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
(以下简称“成都世园会”)
园区规划提取芙蓉花绽放的线条形态,尊重现状场地肌理,遵循天府人居哲学与川蜀造园意境,花开三轴,形成“一带一环三轴四组团”的空间结构。其中,一带为绛溪河生态带,一环为世园数智环,三轴为未来天府轴、东方人居轴、世界之都轴,四组团为未来组团、中华组团、国际组团、童梦组团。
入口处的“芙蓉花瓣造型
此次盛会将于2024年4月26日至10月28日举行,共186天。其间,会期将策划举办包含开闭幕式、月季等九项国际花艺竞赛、世园飞花令、世园八幕戏、世园十二乐章等上千场特色活动。
成都世园会设1个主会场(成都东部新区)和4个主题分会场(温江川派盆景、郫都花卉产业、新津现代农艺、邛崃生物多样性保护)。
园区以“七区百园六馆”的概念形成布局,七区为:
综合服务区、未来园艺展区、天府人居展区、中华园艺展区、国际园艺展区、公园城市展区、童梦世园区
,百园为120个邀展展园、8个特色展园,六馆为主展馆(中国馆)、植物馆(国际馆)、锦城园艺馆、天府人居馆、散花楼、综合服务馆。
在种类上,游客们可一睹五大洲奇珍异草同园竞放的盛景,共有60余种本地区植物和500余种展园特色植物集中呈现。
主会场展馆
东西两座建筑对称而立,三座典雅美观的伞型建筑与之相连,呈现出 “芙蓉花开”的主题。在立面形态上,也是借鉴了“汉阙”的空间意向,将巴蜀大地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建筑充
分融合,展现出世园会古今交织的艺术魅力。
屋面出檐、翼角起翘、平座斗拱……走近2024成都世园会主会场,一座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盛唐建筑风貌的楼阁——「锦云楼」映入眼帘。锦云楼总建筑面积约8100平方米,是主会场内的最高建筑,也是园区的地标性建筑。其中,「锦」「云」二字取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登锦城散花楼》,是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成都市容风貌的完美结合
。
园区主展馆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屋面最大高度达16.8米,造型取意于三星堆神鸟,展现神鸟飞至至摩诃湖畔衔花祈福的优美姿态。这里也是世园会期间开闭幕式、国际花卉竞赛以及展览等活动的承办场地。
主展馆:中国馆
在锦云楼不远处,便是一个以三个相互交织的圆环为设计的建筑——天府人居馆。人居馆以“圆”为设计理念,构建最具成都特色的三个情景空间,听川剧评书、摆龙门阵、观荷塘月色,展现成都的“院坝”人居哲学。
“深藏蓄力,破土生长”是植物馆的形象寓意,成倍放大的“种子”从土地中萌芽生长,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作为国际园艺展区核心建筑,植物馆建筑面积约6300平方米,采用智能电表、物联网水泵等设备设施,通过节能低耗的技术手段,打造绿色、低碳、科技、生态的植物种子之家。
世园十景 蜀川雅韵
在主会场公区景观设计中,方案充分依托场地自然条件,挖掘川蜀文化元素,融入新颖设计手法与园艺技术,凝练出“天府之眼、神鸟振羽、摩诃涵碧、悬湖漱玉、九州图画、异域园囿、锦云花谷、幽篁蜀居、世园欢会和绛溪畅游”等世园十景。随着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以上优美的图画与精彩纷呈的展园将在龙泉山下、绛溪河畔次第花开。
天府之眼
天府眼以巨型的LED纤维显示屏打造链接成都与世界的任意门。穿越历史与未来的时空隧道,画境与实景交织的魔力画框,欣赏大地景观的中空摩天轮。
摩诃涵碧
幽篁蜀居
油画草甸
生态雕塑设计
4个主题分会场
新津分会场
展区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