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阳那些事儿
大事小事那点事儿 华阳生活百事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DeepSeek如何驱逐了传媒业?对于“系统 ... ·  16 小时前  
内蒙古政府办公厅  ·  喜报!内蒙古运动员喜获亚冬会金牌! ·  17 小时前  
内蒙古政府办公厅  ·  喜报!内蒙古运动员喜获亚冬会金牌! ·  17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治未病”“救急病” ... ·  2 天前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2 天前  
新民晚报  ·  胖东来道歉!承认管理中存在问题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复盘2024连锁餐饮舆情风险分布,精准把脉行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阳那些事儿

三年前体检正常,三年后心梗死亡!元凶竟是这道家常菜!

华阳那些事儿  · 公众号  ·  · 2018-11-20 12:28

正文


最近,在北京电视台《我是大医生》的一期节目中,医生分享了一个患者的体检报告: 三年前体检正常,三年后心梗死亡!




三年前的赵女士,55岁,体检结果完全正常,无吸烟史,饮食偏清淡;三年后却心梗死亡。


在这离奇的病案背后,潜藏着怎样的健康危机?这三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心梗死亡!竟是这个“家常菜”惹的祸!


医生介绍,患者之前最喜欢 西红柿炒鸡蛋” ,西红柿炒鸡蛋看似非常健康的食物,但却藏着猫腻,一步步刺激血管发生病变。


西红柿炒鸡蛋” 看起来好像很健康,但在烹调时放入大量的糖、盐和油,长期食用将危害血管健康,成为心梗猝死的元凶之一。



一份 “西红柿炒鸡蛋” ,相当于含有 10勺油 20g糖


危险因素:
高油

“西红柿炒鸡蛋” 这道菜,要把鸡蛋炒的蓬松,就要多放油,而鸡蛋中的卵磷脂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吃不出油腻感,无形中就摄入了过多的油脂。


一般平时做西红柿炒鸡蛋的平均用油量有整整 10勺 大约有50g ,超过中国膳食指南全天建议摄入量的1倍。


危险因素:
高糖

西红柿炒鸡蛋,常以甜压咸。若要吃出甜味,糖含量至少要占到10%左右,比如西红柿400g,要吃出甜口感觉,若西红柿占一半甜,至少还要放入 20g糖



专家提醒, 血管最怕高油、高糖、高盐。 有些菜肴过分追求口感和色泽,就需要加入超量的油、盐、糖,反而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炒菜时,可以用醋代替部分糖油,辅助保护心血管。


血管健康到心梗猝死只需三步


心血管专家介绍,体检报告虽然是一个健康的状态,但很多疾病的早期表现都非常隐匿,没有什么临床症状,一般检查查不出来,所以很容易被忽视,特别是血管等的病变。


1
血管内中膜增厚

血管内中膜增厚,是心血管疾病隐匿的征兆。 它不仅存在于三高等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群体中,还有可能存在于健康人群中。

研究发现:没有三高等任何传统危险因素的人群中,有 50%的人 发生了血管内中膜厚度增加的情况,但 没有任何症状


正常的内膜厚度应该是1mm以下,如果超过了 1.5mm ,8年内发生心梗的风险增加 一倍



2
出现小斑块

在内因或外因的不断刺激下,血管内膜会逐渐出现小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稳定的小斑块对血流的影响很小, 可能完全没有症状表现。



3
出现大斑块

通常,小斑块体积小,外表的包膜较厚,内容物较少,质地也偏硬,就像皮厚馅小的饺子。相对而言,更为稳定、安全。



但当 小斑块逐渐变成大斑块时 ,体积会不断的增长,其外表的包膜越来越薄,质地偏软,就像 皮厚馅小的饺子 非常不稳定 。一旦包膜破裂,内容物就会被挤出来, 形成血栓 ,进一步堵住已经狭窄了的管腔,导致远端没有血流, 诱发心肌梗死。


除了西红柿炒鸡蛋,还有这些家常菜!


1
包子、饺子

我们常吃的 包子、灌汤包、小笼包、饺子 ,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高盐、高油,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30个速冻饺子,可能含有7g盐,60g猪油! 速冻饺子里白花花的一层其实就是猪油,以 每只饺子2g猪油



2
烧茄子

烧茄子吃着最香,也最下饭。但是你不知道的是,茄子疏松多孔,十分“吃油”。比如,制作烧茄子需要过油,茄子在油里就像一块海绵在吸水一样,一盘汁浓味美的烧茄子实际 要吸油40克左右 。这些油最后都会被吃到肚子里,十分不健康!


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